第18章 談古傷今
- 名劍凌云
- 只是龍的
- 2127字
- 2019-08-20 19:23:44
天已大亮。朝陽驅散了徹夜的寒冷,也喚醒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襄陽城里已熱鬧極了,街上來來往往的各式各樣的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早起勞作的,閑來逛市的……
所有人臉上都洋溢著愉快的笑容,所有人都忘了這兩天城里已接連死了兩個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因為大人物的死活從來也影響不到他們的生活。
杯里的茶已倒好許久,蕭凌云一口喝下一整杯茶,卻像是完全感覺不到茶已涼。
這是不是因為他的心遠比茶更涼?
“你在想什么?”
林清越如百靈鳥般清脆動聽的聲音忽然在他耳邊響起。
蕭凌云嘆了一口氣,道:“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槍譜對寇海山而言實在用處不大,為什么他還要殺雷前輩?這人究竟還是不是人?”
林清越淡淡道:“或許就因為他也只是個人,所以他也難免被權勢遮蔽了雙眼。”
“荊襄武林人才輩出,無論誰能一統荊襄,都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但這二十年來,由于雷前輩的存在,荊襄武林一直安定得很,自然會有人不愿這個局面繼續下去。”
她呷了一口茶,接著道:“雷前輩雖退隱多年,卻仍執荊襄武林之牛耳,只要有他在一日,別人是永遠無法上位的。”
蕭凌云皺眉道:“所以即便他退隱多年,卻仍是一些人的眼中釘,欲除之而后快。他山莊外的那些暗哨,名為保護,實際上也是一種監視。”
林清越淡淡道:“正是如此。”
蕭凌云又嘆了一口氣,他望著茶館外熙熙攘攘的人流,忽然開口唱道:“古今多少利名人。棄命斗爭功。英雄盡歸何處,都總落沉空。”
林清越接著唱道:“爭如我,洞庭中。遣家童。金觥輕泛,醉臥當軒,一枕清風。”
她一曲唱畢,蕭凌云已聽得癡了。
林清越淡淡一笑,道:“洞庭湖恰好在楚境內,我們不若立即動身前往,一同泛舟湖上,吟風弄月?”
她提議往洞庭湖去,除了游玩之外,自然還有別的心思,但蕭凌云卻無論如何也不會知道。
蕭凌云聽了林清越的話后目光閃動,忽又黯淡下去,搖頭道:“我已答應了別人一件事,需要先去洛陽一趟。”
林清越眼中的失望之色一閃而逝,又笑著道:“咱們也算有緣,我也恰好要去洛陽。”
蕭凌云朗聲笑道:“你當然要去洛陽,誰不知道洛陽林家聲名顯赫,林家大小姐更是名動江湖。”
林清越俏皮一笑,輕聲道:“你在這時候提起這件事,是不是在怪我之前沒有告訴你?”
蕭凌云笑著道:“告訴與否都不打緊,我畢竟是知道了的。”
林清越語氣輕快道:“我早知道你不會怪我的。”
蕭凌云柔聲道:“你若已吃飽了,我們就該離開啦。”
林清越眨了眨一雙如秋水般明亮動人的眼睛。
兩匹馬并肩馳騁在一條寬闊大道上,揚起的灰塵被遠遠甩在后面。
蕭凌云已記不清他有多久沒有笑得這樣開心、這樣自在了。
他只清楚與林清越相處的這段時間會是他心中最柔軟、最動人的回憶。
林清越也同樣笑得開心,只是她眉宇間隱隱有著一股憂慮。
這憂慮一天比一天更深,只因為他們離洛陽一天比一天更近。
林清越忽然覺得有時候跑得太快的馬兒也不太招人喜歡。
日漸西斜。
蕭凌云勒馬駐足,道:“清越,我們現在到哪兒了?”
林清越道:“應該快到南陽了。”
蕭凌云面容一動,道:“南陽?是諸葛孔明的故里?”
林清越點頭道:“正是。”
蕭凌云面上躍躍欲試,終于忍不住道:“我想去看看諸葛孔明的故居,可以嗎?”
林清越笑道:“呆子,當然可以啦。”
蕭凌云忽然一聲呼嘯,策馬加快了速度。
諸葛孔明乃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其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乃自古以來的忠臣典范、智者代表。
諸葛孔明歷來受后人歌頌。唐人杜甫詩云“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南宋陸游名句“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等頌歌不過如恒河一沙,不勝枚舉。
南陽武侯祠坐落于城西臥龍崗上,始建于魏晉時期,歷經千百年而不衰。臥龍崗更因為諸葛孔明的存在而被譽為“天下第一崗”。
蕭凌云遠遠便從馬上下來,牽著馬步行到諸葛草廬前。
諸葛草廬經后世多番修葺,雖已不是昔年劉玄德三顧茅廬時的景象,卻也吸引得不少文人墨客前來憑吊。
然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草廬之所以名垂歷史,全因諸葛孔明光照后世。如今先人英魂已逝,此地空余武侯賢祠,也不過止增后人傷感耳。
想到這里,蕭凌云不禁感到一陣悵然若失。
林清越見他一臉惆悵,寬慰道:“你若待得難受了,我們不如離去吧?”
她眼珠一轉,又道:“南陽自古多才俊,東漢光武帝麾下云臺二十八名將,有十一人都是南陽人氏。像這種人杰地靈的地方,就算再游玩數日也不為過。”
蕭凌云搖了搖頭,緩緩道:“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我雖對功名不感興趣,然而先輩英魂在上,我卻也不敢多加叨擾。我們還是走吧。”
二人牽著馬離開,忽然發現身后不知何時竟站著個落拓書生打扮的高瘦老者。
蕭凌云心中一驚,面上露出一副淡淡的微笑,暗里卻已在提防。
老者走到二人面前,微笑道:“二位已然來到此地,又何必急著離開呢?”
蕭凌云拱手道:“前輩有禮,我二人在此地流連多時,已該走了。”
老者笑道:“走即是不走,不走即是走。二位心已在路上,身又何必執著?”
蕭凌云同樣微笑道:“既然走即是不走,那走又何妨?”
老者長笑道:“小友悟性極高。念在你我有緣,我有一言相贈。”
蕭凌云道:“前輩請賜教。”
老者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蕭凌云拱手道:“小子受教了。”
他攜著林清越,往前路慢慢走去。
老者手扶長須,在二人身后長笑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林清越心中一動。似乎已隱約猜到這老者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