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1章 鄉下老農養馬種地

  • 黑劍客與白書生
  • 故事空空
  • 2433字
  • 2019-10-07 14:58:28

帝國是一潭深水,當這潭水平靜時沒人知道這潭水有多深,更無人知道水下藏著什么。

但若是這潭深水被攪動時,誰知道會出現什么深藏在潭底的巨獸。

如今的新政便是一只粗長的木棍,不遺余力的攪動這潭深水。

在這根木棍的作用下,楚國這潭深水正在逐漸發生變化,整個楚國都醞釀著這種氣息。

帝國的劇變的發生,往往體顯在市井百姓的生活瑣事中。

江陵城外的王家村,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一塊難得的好地。

達官貴人們不會住在這里,鄉下住著的只是一些尋常百姓,男耕女織日子倒也過得去。

村子不大總共也就五十戶人家,因為村子里的人大多姓王,故而得名王家村。

村南頭有處房舍,這間房舍比村里的其他房子看著便大了許多,房舍的主人是村里的王老漢。

老漢的房舍大是有原因的,他是村里的養牛人,他家里有個大牛棚。

牛棚里有倆頭牛,一頭黃牛,一頭黑牛,黑牛的毛皮看著更亮一些。

王家村不大只有五十戶人家,而這五十戶人家都指著王老漢家里的倆頭牛過日子。

清晨,微風。

王老漢靠在自家牛棚上看著那頭骨架突起的黃牛。

老漢臉上的皺紋一道壓著一道,一臉的溝壑,頭發也白了。

他用粗糙的手摸了摸牛頭道:“老黃啊,老黃,你咋不是頭母牛呢?”

“二十年也沒給村里下個牛崽子。”

“得,看你這骨架怕是也熬不了幾年了。”

“村里還得花錢去買頭牛崽子。”

人老了,牛也老了。

“哞,哞”

老黃牛仰起頭來叫了倆聲。

王老漢給牛棚里丟了把鮮草,走了出去。

老黃牛老了,剩下一頭黑牛。

夏忙就要來了,一頭牛可犁不了全村的田,田梨不出來,哪里有糧交稅交租,吃飯都是問題。

他得去城里買頭牛崽子養了。

.......

黃昏,落日

夕陽下回村的小道雜草長的正盛,回到王家村還有段路,清晨便出門的王老漢一直沒有停下腳步歇息。

春夏之交路上長滿了雜草,踏在草上老漢的步伐有些匆忙。

江陵城離小村不遠,來回一趟也用不了一天。

不過他卻在城里待了一天,甚至花錢在城里吃了頓午飯,這一切當然不只是為了買頭牛崽子。

一切都是因為一個消息,一個用皇榜張貼,高掛在江陵城南城門上,蓋著大章的消息。

在聽到這消息那一瞬間老漢心里冒出四個大字:

“怎么可能。”

老漢是不識字的,為了這個消息,他在城里待了一天,多方求證,最后是一個白凈的讀書人幫他再三解釋,他才慢慢相信。

這種事老漢盼了一輩子,卻從未聽說過。

.........

日頭慢慢沉下去,小道上,老漢身上抱著一只小馬駒,身后還牽著一頭牛崽子。

他是去城里買牛崽子的,為什么多出了一只小馬駒,這又是他進城里的另一件事了。

天已經黑了,王家村就在眼前,老漢的眼里放著亮光,心里的激動無法掩蓋。

若不是身上抱著著小馬駒,身后還牽著牛崽子,他這把身子骨甚至想跑起來。

終于老漢進了村,卻沒有立刻跑到自家里歇會,而是到村里那棵大榕樹下,敲響了樹下的銅鑼。

鑼聲將入夜的鄉村驚醒,勞累了一天的漢子們紛紛走出房門。

老漢站在高大的老榕樹下,狠狠的喘氣了倆口氣,把身子直挺高聲喊道:

“鄉親們,快來!”

“鄉親們,快出來,有大事!”

“有大事!”

勞累了一天的漢子們摸黑走出了家門,心想著是官家催糧稅了,還是城里的上家催租子了,這也不是時候呀?嘰嘰喳喳的聲音的聲音響起。

“老王頭,把大家叫出來啥事啊,這都要入夜了。”

老漢放下銅鑼,喝了碗水,看鄉親們七七八八都來齊了,踩在一個石塊上,站的高高的,激動的把那個消息喊了出來。

“鄉親們,我們要有田了!”

老榕樹下的漢子還沒回過神來,老漢將脖子又伸長了些再喊了一次。

“鄉親們,以后田可以是我們自己的了!”

榕樹下漢子們停下了閑聊,目光都向老漢望去,場面出奇的靜,片刻的安靜后便是喧鬧。

“啥,田是可以是自家的了,老王頭你可別被框了?”

“老王頭,你可別瞎說?”

“什么時候見過租戶也可以有自家的田了?沒有的事”

榕樹下的漢子們有疑惑的還有有不懈的,幾乎都沒幾個人把老王頭的話當真。

不過愣是看他們怎么說,卻掩蓋不了眼神深處的那絲火熱。

有誰不想老王頭說的是真的呢?他們這些莊稼漢子做夢都想著有這事哩。

他們所在的王家村土地肥沃,但這些地從來都不能算是他們自家的,他們種田不僅僅要交糧稅給國家,更要交地租給城里的一個地主,這些地只能算是他們租來的,祖祖輩輩都是如此。

“鄉親們靜靜!靜靜!先聽我說。”

“官府貼出告示,我們這些租戶可以用糧跟地多的地主換田,劣田十擔換一畝,良田二十擔一畝,而且我們還可以去山上開新田了官府都不攔著!”

“用糧換田,起初我也不信,還以為是當官想到什么花招,不過卻是一個書院的學生跟我打保票說這是真的,還說是什么宰相,什么新政什么的。”

“大家聽見了,是書院學生給我們打的保票!”

這些莊稼漢子大道理知道的不多,不過對楚國都城城南的那座書院卻有著非一般的相信。

那些不相信的聲音一下就安靜了,有人怯生生的問道:

“真是書院弟子說的,俺們真的可以有自家的田了。”

王老漢笑著說道:“老漢我啥時候騙過鄉里,這回是真的!”

榕樹下的漢子們一下就像爆發了一樣,一個個眼神里出了熾熱的火光,即便是在黑夜里也異常清晰。

“用糧換田,以后這些田就是我們自家的了,再也不用交地租了,可以祖祖輩輩傳下去。”

“不就是二十擔糧嘛,就算俺這一輩子兌不了十畝,還有俺兒子,俺孫子,總有一天俺們耕的田都是俺們的!”

老王頭站在石頭上越講越激動,仿佛以經看見家家戶戶都有著屋外良田兒孫滿堂的時候了。

他們可以有自家的田了,雖然要用糧食去換,但糧食只要去種就會有的,只要換了地,以后子孫世世代代都有自家的地了!

那地可是可以子子孫孫的傳下去的啊!

“種田,贊糧,換地”

“種田,贊糧,換地”

.....

不知道那個漢子先喊了出來,接著便是群情激奮。

夜幕中,明月掛在老榕樹上,世代做租戶的王家村農民們似乎看到了某種曙光。

事實上這樣的曙光不僅僅出現在江陵城外的王家村。

......

大楚天成十三年,楚國第新政第一批法令頒布,江陵所在的神州率先開始實施。

第一批法令主要在體現在倆個方面。

一則鼓勵養馬,二則鼓勵農耕。

其中最為關鍵的一條規定:凡楚國之民,人均地不能過百畝,但凡超出租戶皆可以糧置地。

以此為開端,宰相的新政在楚國逐漸開展。

在新政實施后的一個月,楚國正式改年號為新元。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宣县| 新民市| 广南县| 大庆市| 左贡县| 密山市| 林州市| 嘉兴市| 额敏县| 广德县| 宣化县| 垦利县| 六枝特区| 锡林郭勒盟| 京山县| 东明县| 南通市| 尉氏县| 福建省| 临汾市| 乌兰县| 马尔康县| 天门市| 交城县| 阿巴嘎旗| 安平县| 清镇市| 阳高县| 遂宁市| 来安县| 江口县| 北宁市| 英山县| 酒泉市| 永春县| 县级市| 文昌市| 博客| 抚松县| 宜州市| 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