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生道歉說道:“先生們錯了,以后一定早來。”
說完旁邊的先生說:“哪里有以后了,小機靈明日就不在這了。”
話音落入想想的耳朵里,讓她有些失神。
先生說道:“開始答題吧。”
“先生問吧。”
“前有諸葛孔明躬耕于南陽,后有陶甕采菊東籬下,但他們盛名在外,隱人卻不隱名,這是如何做到的?”
說罷,想想的眉頭已經緊鎖,抬眉看看三位先生,看得三人頗為緊張,問道:“有何問題?”
“大問題。”想想嘆氣,眼里全是失望之色,說道,“我以為甲字班的閉館考試會特別難。”
先生禁不住一扯嘴角,說道:“好好答題。”
“哦。”想想說道,“無論是諸葛先生還是陶先生,都是身輕而心重。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聰穎敏銳,如果是個笨蛋,沒有才智,一定不會有人記得他們,就算是記得,后人談起,也定會是調侃說‘哦,就是那兩個住在南陽的笨蛋和整天看南山的笨蛋呀’。”
“……咳咳。”先生輕咳,說道,“不許這樣調侃前輩。”
閉館問答一共五道題,只問三道,先生便不打算再問了。想想見他們不繼續發問,問道:“完啦?”
“足矣。”先生感慨說道,“真是妙人啊。”
想想問:“通了嗎?”
“通啊!”
“哦……”想想一瞬有些失落,就這么輕易的就“通”了啊。她起身說道,“那我走了。”
“你等等,別忘了還得行恩師禮,你先去前頭等著吧,等甲字班的人都出來了,與先生行了禮再走。”
“哦。”想想挪了張凳子坐下,等著甲字班的同窗們出來。
過了半個時辰,陸續有人出來了。或興高采烈,或垂頭喪氣。“通”者坐到了想想身邊,“不通”者就直接走了,不用行恩師禮,這是明年的事了。
又過半個時辰,四個甲字班的學生都已出來,通者不過一半,約莫八十余人。
先生們也已出來,恩師禮開始了。想想是第一個答題并且是第一個通者,走在最前頭,朝先生們行禮道謝,得先生們的祝語后,就從書院大門離去,踏出這道大門,就正式離開書院了。
想想行了禮后,林洞主領著一眾先生贈予她祝語。
大多都是前程似錦切記君子之心的話,跟往年沒有什么不同。
想想行完恩師禮,便往大門那走。還未踏出書院大門,先生們的目光還未收回,就突然見她轉身,看得眾先生如當年初見她那般,如臨大敵。
隨著她輕輕轉身,少女的羅裙輕揚,嬌俏的臉上滿是驕傲。想想看著這待了五年的書院,看著都教過自己的先生,說道:“你們是我教過最差的一屆先生!”
“……”
站在最前面的林洞主失聲一笑,這沒禮數的小丫頭。他朗聲說道:“好了,你可以走了。”
想想腳步一頓,目光久久沒有收回,還想再做點壞事,可突然沒了那個心思,她最后說道:“那我走了。”
——先生們可要記住她,一定要記住她。
她走了幾步再回頭,先生們已經在接受別的學生的拜別禮了。想想再看看那恢弘安靜的九鳳書院,真……舍不得呀。
可終將一別,誰讓她都成甲字班的學生了,再留……
就變成先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