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0章 兩個人才

四方客棧內(nèi),歐陽凡六人各自散開,走向一個個坐滿酒桌的人才。

選擇了西北角落的方向,歐陽凡最先來到近處的酒桌旁,這桌上有四個人正在討論什么。

歐陽凡靜靜的站著,他打算先聽聽這四人有何才能再做打算。

只聽四人中有一三十多歲的男子悠然自得的說道:“非也!張角之敗并不可惜,而是必然。”

“嗯?必然?不知先生此話怎講?要知道張角起義時有四五十萬之眾,而且天下百姓連續(xù)揭竿而起,響應其眾者更不知幾何。

整個漢朝望之都要膽寒,諾不是張角被殺群龍無首,怎能會敗?”

有人反對道。

“對啊,張角不死,起義必將延續(xù)下去,大賢良師名諱百姓皆知。漢庭如何在半年內(nèi)就鎮(zhèn)壓了起義?”

另一人附和說道。

“哈哈。”先前那位男子笑了笑,對二人所說的毫不贊同地搖了搖頭,“張角?不過一匹夫而,有何才能統(tǒng)領四五十萬之眾?

韓信曾與漢高祖說過,君只能指揮十萬兵馬,不可以過了這個數(shù)。而多了過了,就會打不了勝仗。

那高祖就問你可以帶多少兵馬?韓信回答說,我?guī)П鴦t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眾所周知,兵馬越多實力越強,勝機越大。可這里被稱為兵神的韓信,卻說高祖不可帶兵超過十萬,過了這個數(shù)還會打敗仗,這是為什么呢?”

男子說完一掃另外三人,用眼神詢問三人。

三人則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答。

“為什么?”

三人苦思冥想不得其理,便齊齊開口問道。

這時在一旁靜立的歐陽凡突然插嘴說道:“因為韓信有大才,高祖之才比不得兵神韓信。如果超過十萬大軍,軍隊的秩序就會亂,軍隊的戰(zhàn)斗力得不到凝聚,無法發(fā)揮一個重拳的威力。

就算有百萬大軍對敵,看似聲勢浩大不過一盤散沙矣。不足為懼!

但韓信有指揮百萬大軍的才能,諾是他率領就算再多兵馬也能將整個軍隊訓練的如同一人,做到從思想到拳頭的一致性。

說白了就是,劍鋒所指必是眾將士奮勇殺敵之向,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之情。”

“你是?”

三人忽然被這突如其來一番解答弄糊涂了。

“好一個拳頭!不錯,閣下所言正是此題最佳解法。在下佩服。”

雖然與自己的答案不同,可是那個三十多歲的男子卻認為這才是最好的答案。

“在下常山歐陽凡。先生繆贊了,敢問先生對于張角必敗有怎樣的見解?”

歐陽凡對著三人簡單回道,最后把期許的目光落在男子的身上。很顯然那三人并無大才,因此他不得不期望這位男子能給自己帶來驚喜。

“我之所以說張角必敗,就是因為張角無才,其麾下更無一人可以作為領兵大將,也無一人可為其出謀劃策。

皆是一群斗大不識的農(nóng)民。

人數(shù)再多如何能勝朝廷精兵良將?

還有一點至為關鍵,那就是各地反賊只知據(jù)城而戰(zhàn),不知當應聯(lián)合一片相互呼應,使自身兵多的唯一優(yōu)點體現(xiàn)出來,方有一絲勝算。”

男子說完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嗓子看向歐陽凡,“不知我說得可對?”

歐陽凡笑了,對著男子拜了拜,“先生大才,晚輩佩服!敢問先生貴姓?”

黃巾起義的失敗無非兩點,一是不知相互配合,各為己戰(zhàn);二就是黃巾軍中實在沒有真正可以領兵打仗的將領。

就不要說以農(nóng)民為主體的軍隊,其戰(zhàn)斗力那更是弱爆了,還有裝備極差怎能不敗?

“不敢當,在下涼州賈詡、賈文和。因神書將臨特來洛陽,一觀各位大人風姿。

不知大人可否出神書讓我一瞧?”

賈詡說道。

這時候大江湖在歐陽凡的體內(nèi)還未蘇醒,無法事先得知出現(xiàn)了歷史名人。

為此,當歐陽凡得知賈詡之名時,瞪大了眼睛一副驚呆了表情。要說來個史上名聲較小的謀士,那歐陽凡可真一定認識。

畢竟三國武將、謀士無數(shù),誰也不可能全部記住。

但這是賈詡啊!

誰不知道他的計謀是有名的毒辣,號稱毒士。

賈詡這個人一生換了不少主公,只為保全家人,在亂世之中謀求安身立命之地。

說他不夠忠心也對,說他忠心也沒錯。因為他所跟的勢力哪個不是倒塌之后,才追隨的其他勢力?

背叛用在他的身上不合適,只要他在的勢力有可能繼續(xù)存在下去的話,他就會盡自己的職責為其出謀劃策。

賈詡是個聰明人,歐陽凡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當然可以,不過先生知道這是洛陽,神書不宜堂而皇之的展示出來。

如先生有愿,我愿請先生助我常山國一臂之力,諾得先生常山國必無憂矣。

我當視先生為左膀右臂。”

歐陽凡言情誠懇,賈詡也不是那種扭扭捏捏之人,當下做出決定愿隨歐陽凡出仕常山國。

這樣,收得謀士一名。

賈詡來到四方客棧有些時日,對于其中的人才知道不少,“主公來此尋才,我可為你引薦一二人。不過,還得主公自己考究。”

“文和不必謙虛,我信得過你這雙眼睛。”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歐陽凡深知此理。

“多謝主公信任。請跟我來。”

賈詡來到旁邊一桌,“伯侯,來,允許我為你引薦在下之主,常山國國相歐陽凡。主公,這位杜畿,河東郡人士。

擅刑法,理內(nèi)務。依我之見定是一位太守之才。”

歐陽凡順著賈詡的指向看去,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映入眼簾。

杜畿?

這個人歐陽凡有點印象,記得是曹操勢力下的一位文官。

雖說有印象,但也只限于這些。

其實杜畿不僅是一位太守級的人才,為官還甚為清廉,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好官、清官、愛民如子的正人君子。

沒有大江湖,看不到杜畿的具體能力。但賈詡引薦應該錯不了,所以歐陽凡不敢怠慢,對其拜了拜,“文和舉薦想必先生一定有才。在下在此,愿請先生出山,為常山國分一擔力。”

聞言,杜畿似無意因別人舉薦而出仕,“不了,大人即已有文和先生相助,還怕一小小的常山國治理不好?在下才薄,不勞大人費神。”

杜畿性格高傲,不屑落于他人之下。不過,此人也有令他驕傲的才華,在內(nèi)政的處理上很有見解,尤其對于刑法的方面無人可出其右。

在三國里也是少有的刑法人才。

賈詡微微一笑,看著坐著一動不動的杜畿淡淡地說道:“伯侯不會是因為覺得才能不足,怕去了常山丟臉不成?”

“你!”

杜畿臉色拜變了又變,最后卻笑了起來,“好你個賈文和,一把年紀了還來激我一晚輩。”

賈詡笑而不語,雙目直視杜畿。

“好吧,主公請受我一拜。”

杜畿站起,推開座椅對著歐陽凡作揖。

雖然激將法被識,可杜畿心里的傲嬌心理,還是被激發(fā)出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辛集市| 唐河县| 张家港市| 高平市| 池州市| 咸宁市| 会东县| 贵阳市| 广元市| 广丰县| 郯城县| 郓城县| 长乐市| 双鸭山市| 馆陶县| 措美县| 通山县| 绵竹市| 诏安县| 巴彦县| 鲁甸县| 确山县| 桑植县| 仙桃市| 张家口市| 山阳县| 南丹县| 大足县| 兰考县| 体育| 黔西| 涟源市| 工布江达县| 天等县| 西丰县| 札达县| 临夏县| 旺苍县| 美姑县| 乐业县| 舞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