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夜的休整,歐陽軍稍微回復了點神氣。根據曾勇的指示,眾人再次向上艾縣出發。
就在行走不到兩個時辰時,昨夜派出的探子,連夜趕回與軍隊匯合。
一伍長報曰:據探查,國相府派出大軍前往上艾縣。縣城已緊閉城門,大有與官府軍一戰之勢。反賊數量近一萬,但是真正精銳,只有收納縣府兵的一千多人。
“看來官府已經知道,我們戰敗的消息,打算親自征伐。”歐陽凡咬著嘴唇,搖了搖頭,好像有什么心事一般。
被高順瞥見,“主公,有什么不妥嗎?”
出了口氣,歐陽凡苦笑,“由此可見,反賊的消息靈通的很。官府軍還未到,都已知曉。可笑我還和一個無頭蒼蠅似的鉆進上艾縣!”
戰敗之事對歐陽凡內心的打擊可不小,讓他深以為戒。對以后每每行軍,必先勘察情況起到了重要作用。
對此高順也只能默默不語,誰都知道那是一次低級失誤。只有初出茅廬的新手才會犯的錯。
就在歐陽軍后十里,一個士兵正拉著一條獵犬,不遠不近跟著大軍前進。
忽然,那人一愣停下腳步,后又爬在地上,附耳聆聽地面。
就好像順風耳會有土行孫遁地的功能,一陣馬蹄聲順著土地傳到他的耳朵里。
那人爬起來就朝著歐陽軍大跑而來。
“主公...”
“嗯?什么人?出什么事了?”背后傳來一串急乎,歐陽凡站定扭頭問道。
那人氣喘吁吁,說道:“拜見主公,我..我在后面發現有...有大批馬蹄聲朝著這里來了。”
一皺眉頭,歐陽凡心思百轉。有軍隊?那就可能是官府的,敵人是騎兵馬快。兩只腿哪里跑的過四只腿?
但如果敵人人少,那么就有機可乘。
打量了一下四周,只見兩旁草叢密林甚多,一挑眉頭。
對著高順道:“快將軍隊藏進兩旁密林里,趙云你換上平民裝扮。”
雖不知道什么意思?可是趙云還是照著做了。
過了一會,路的一頭疾馳百余匹騎兵,一看盔甲便知是官兵。
見狀,高順說道:“主公,這是官府的軍隊。”
“不錯,但是人不多。曾勇聽令!待敵到迅速齊射,等我們沖出去在復射一輪,便停止射箭。注意不要傷了馬兒!”歐陽凡望著越來越近的騎兵說道。
“好,眾弟兄準備。”曾勇才不管對方是誰,只要歐陽凡下令,天皇老子他也敢揍。
更何況還是那些仗勢欺人的狗官兵!
剛開始高順還弄不懂他什么意思,現在明白了。原來這是打擊報復啊!
夠狠!
夠爺們!
當真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因此緊了緊手上的大刀,只要一聲令下。自己定要第一個沖出去,劈了這些狗賊。
“放!”
隨著大喊,一輪箭雨從天而降。
有了前次一戰,這些僅存的弓兵也已算做經過血的洗禮,箭法變得精準起來。
冷箭瞬間刺向敵人,騎兵反應不及時,倒下數十人。
“好!兄弟們,給我殺!”
本想當先奔去的歐陽凡,卻被趙云一把給拉住了,“主公,你有傷,再說沖鋒陷陣的事不該你來。”
也對,自己不該沖動。只是得快點解決戰斗,防止大隊軍馬趕來,“高順,盡快消滅敵人。”
只一愣間,高順率領眾人已經沖到敵人身旁,兩方廝殺做一團。
因為兩輪箭雨,活著的敵人已經不多,不要多時已斬殺殆盡。
“快點把馬兒全都拉進叢林里,這些騎兵肯定是官府軍先鋒,大軍應該就在后面。”歐陽凡看著僅剩不多的戰馬說道。
叫他們小心點射,可還是有不少匹馬中箭身亡。真是可惜啊!這些弓兵還是不準,啥時候要能像曾貢保那么準多好啊!
這把兵刃還不夠鋒利,還得多練。
瞄了一眼弓兵的方向,又對著趙云,“子龍,你趕快騎上一匹好馬,裝作反賊的探子引開官府的軍隊。我們在上艾縣相見,一定要注意安全!”
拉來一匹馬,趙云點了點頭,向著官府軍弛去。
這里只有趙云會騎馬,別人還真不會。如果有會的,歐陽凡不會讓他去。
對于將此事嫁禍于反賊,歐陽凡沒有一點內疚,反而期待此計的成功。
誰叫你殺我那么多士兵,官府本就要清剿爾等。我只是添了把火而已,不影響結果。
可是,官府出動,于歐陽凡本來的計劃有些沖突啊。
不行得加快速度,在官府軍圍城時進入上艾縣。
歐陽凡命令軍隊穿過密林,不走大道。趕往上艾縣,以防被官府追上。
“吁吁~”馮運止住馬兒,“停,前方何人?”
趙云見前方有人,便在遠處停下。也不回話,打馬走向另一條小道。
許攸摸了摸山羊胡,因離得遠沒看清人模樣,但看的清一身裝扮。
猜測道:“此人有可能是反賊細作。將軍,前鋒為何放過他?難不成已全軍覆沒?”
馮運不信,“怎么可能?我前鋒盡是騎兵,一群亂賊怎能擊潰?先生這細作追嗎?”
“我看還是不要追了,以免有詐。讓甲士們警惕點,反賊極有可能就在前方。”根據衣著判斷,許攸認為碰到的是反賊細作。那么說明反賊大軍,應該就在這附近。
當官府軍來到前鋒騎兵被伏擊的地方,馮運怒不可遏,誓要消滅反賊。
而許攸卻諾有所思,因為還有幾個敵方士兵倒在血泊中。而這些士兵恰恰穿著盔甲,并不是平民裝扮。
當然,反賊里也有少數精兵穿著鎧甲。一時他也拿不準究竟是何人所為?
只好繼續往上艾縣前進。
歐陽軍處。
歐陽凡看著戰馬,欣喜不已。忽又想起剛才報信的探子。
大叫,“剛才那個探查營報信的人呢?在哪?”
音落,只見一人拉著獵狗來到他身邊,“主公,是我。”
“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段先。”
“好,你立了大功。我升你為探子營營副,今后由你帶領探子營,為恒山村效勞。”歐陽凡知道這個人有才,而且別人立功當然要賞。
不賞豈不是失言!
段先聽了自己被賞,感激的跪下,“甘為主公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嫁禍于人出于三十六計,非是孫子兵法。
歐陽凡抓住騎兵冒進,與大軍相隔較遠的機會。順利取得戰馬的同時,將此禍轉移到反賊身上。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騎兵人數少。加快了消滅的進度,歐陽凡這才敢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