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風雪
- 燕影江湖傳
- 虺九狂人
- 1774字
- 2019-08-01 20:38:17
北國的冬天,總是風雪相隨。
關外,有兩個人穿越在霧凇沆碭的荒原之中。
二人都身著白衣,仿佛與天地融為一色,他們漸漸走到雁門關下,其中一人摘下了用獸皮做的帽子,看著城門上“雁門關”三個大字,不由得說道:“我終于還是回來了。”
另外一個蘊藉儒雅的男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走吧,咱們入關。”
二人入了關,找了家酒家,要了點溫酒,其中一個長著大胡子的那個男人將一碗酒一飲而盡,“哈!”了一聲,贊道:“我這二十年來沒沾過酒,這肚子里的酒蟲,早就瘙癢難動了!痛快!”
那蘊藉儒雅的男人笑著也將自己的碗中倒滿了酒,然后說道:“道紀老弟,我敬你一杯!”
那大胡子又倒了杯酒,然后碰了一下另一個男人的碗,說道:“居士,干!”
原來這兩人正是現任燭龍教教主張道紀和天下第一高手竹劍居士。
一碗烈酒下肚,張道紀不知為何,此刻默然不語,怔怔地盯著那個空的碗發呆。
“道紀老弟,在發什么呆呢?莫不是睹物思人了?”
“唉,回想我上次喝酒,還是在二十多年前。那個時候,我們燭龍教還是英才濟濟……”
二十年前,這張道紀身處的燭龍教,乃是天下第一大教,教中之人立誓要除盡天下奸邪。
但江湖上每個門派中難免會出幾個不肖弟子,而燭龍教眾可不會礙于這些門派面子,將這些作奸犯科之人全部斬除,所以也難免得罪了很多江湖中人。
加上二十年前燭龍教遭五毒教和契丹人的聯手暗算,折損的不少人手,之后又參加了宋夏戰爭,保衛了大宋北境,但對于剛剛遭受重創的燭龍教,無疑是雪上加霜,導致燭龍教這幾年人才凋零,日漸式微。
第十六代教主張子逸臨終之前托竹劍居士將燭龍教的信物:燭龍令和燭龍杖,交給在關外隱居了二十來年的護法張道紀,讓他接任這燭龍教教主之位,重振燭龍教。張道紀也出于與燭龍教的恩情,重入江湖,執掌燭龍教教主之位。(詳見拙著《刀如雪》)
張道紀連喝三大杯,強行抑制住了想要留下的淚水,只見他眼眶微紅,控制了下自己的情緒,然后向竹劍居士問道:“居士,不知當今武林,局勢如何?”
竹劍居士小酌了一口酒,說道:“當今武林,已經沒有昔日“一教二幫三派”這一說,燭龍教已經名存實亡,天機門自從天機子暴露了身份后,被江湖武林群起而攻之,已經滅亡,如今江湖北方,各個流派縱橫,其中聲勢最大的,莫過于乾坤幫、丐幫、少林派,而南方,卻是一個叫做江南先生的人,一手遮天。”
張道紀拿起幾顆花生米,在手上把玩,說道:“江南先生?他是誰?”
竹劍居士說道:“江南先生,是如今杭州西湖梅莊的莊主,真名沒人知道,江湖人都只稱他為'江南先生',他在南方有數個地下錢莊,無數殺手給他賣命,而且黑白通吃,整個江南的黑白兩道都要給他面子,我曾經去西湖梅莊拜會過他,此人城府頗深,似乎武功不弱,我也看不透他,但是據我所知,此人雖然是游走在黑白兩道,但常常賑災救民,排解江湖是非,的確是一號人物。”
張道紀沉吟道:“沒想到,這才短短十幾年,江湖上居然出了這般人物。”
竹劍居士笑了笑,說道:“老弟,你也不用慌,你的武功才智,放在現在的江湖,一樣是佼佼者。”
張道紀眉頭松開,嘴角情不自禁露出一摸笑意,謙虛道:“居士不必恭維我,我這么多年沒走江湖,早就成了井底之蛙,正如唐人劉禹錫所云: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啊!”
竹劍繼續說道:“如今之際,你要重振燭龍教,咱們得先找到風溪云,畢竟他現在已經算是燭龍教為數不多還在走江湖的人了。”
張道紀問道:“那我們該如何找到他?”
竹劍居士道:“去汾州。”
“汾州?”
“嗯,我在出關之前通知了現在乾坤幫的幫主,現在乾坤幫的幫主叫余坤,你可能不認識,我讓他派人去找風溪云,然后約定在汾州碰頭。”竹劍居士補充道。
張道紀突然黯然神傷道:“乾元道長仙逝了嗎?”
竹劍居士也喝了口酒,道:“這生死之命,不是你我能夠左右的。”
張道紀突然問了一個他早就想問的問題:“居士,您今年多少歲了?”
竹劍居士呵呵一笑,喝了口酒,說道:“明年就耄耋了。”
張道紀大驚,他完全看不出眼前這個外貌儒雅,目如朗星的中年人竟然已經快到耄耋之年,如果竹劍居士沒有告訴別人他的年紀,大多數人大概認為眼前這人只有三四十歲的年紀。
竹劍居士哈哈一笑,說道:“老弟,你不用這么驚訝,這生死之命在天,我們只需要活著的時候有一番作為,也不枉此生走這一遭。”
張道紀也笑了笑,也不答話,敬了他一杯酒,然后一飲而盡。
他望著店外飄落的雪花一片片飄落,便如同二十年前那樣,變得是歲月,不變的是凌霜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