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為什么借一次錢像過完了一生?
- 世界不會等你哭夠了,再讓你堅強
- 藥藥
- 1138字
- 2019-08-01 10:38:09
不想還錢這種行為,和不想起床、不想鍛煉是有本質區別的。后者是懶,前者是爛。
有朋友跟我抱怨公司同事向她借錢。也不多,3000塊,而且確實是有很急的事情。這同事平常人也不錯,沒什么黑歷史,沒什么存在感。“那你糾結什么,3000塊對你來說也不算多?!蔽液闷娴卣f。朋友嘆了口氣說:“還不是因為她平常太勤儉了。這么勤儉節約的一個人,連3000塊都拿不出來,我哪還敢借啊,借出去就是打水漂。再說了,她借的這個錢不多不少,好尷尬啊?!边@是什么邏輯,對方太節儉,借錢也不多,反而不敢借錢。后來我想明白了,對于很多借錢給別人的人來說,不借你錢是真的因為你平常很窮,窮到我都不敢相信你有能力還。
這很荒謬嗎,不,這很現實。
從我擁有自己能支配的第一筆工資起,借錢的是孫子欠錢的是大爺這句話,就被我深深地奉為人生格言。不管對方在借錢時承諾再多美好的歸還期限,從錢一到對方手里那刻起,就真心是難言之痛。特別是快到對方承諾還款期限的前一兩天,就有一種即將要見到自己失散多年初戀的感覺。明明就在眼前了,總感覺虛無縹緲。因為你不敢相信準時被還錢這種天大的好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有這么一種人,借你錢的時候感覺可靠讓人放心,一到臨近還錢那幾天,你們就跟陌生人一樣,你不找她,她打死不找你。然后各種讓你腦洞大開的理由:欠她錢的人還沒還,所以不能還你錢;這幾天銀行卡周轉不過來,所以不能還你錢;她媽媽來看她了,所以不能還你錢;都痛經了還記著欠你錢,你忍心不緩我兩天?
心寬點的呢,就壓根兒把這事兒忘了,偶爾想起了才問一下,承受能力沒那么好,心思敏感一點的人呢,基本在內心演了一部又一部《甄嬛傳》。至少我認識的人里面,經歷過這樣心路歷程之后,都詛咒發誓再借錢給誰就是孫子。
有一種無恥的人,朋友圈各種曬聚餐曬新款。你給他點個贊想暗示一下,不好意思,人家除了回你一個贊,啥也不多說。你憋急了問他吧,人家直接發一張銀行卡余額截圖給你,一般也就幾十塊,還帶小數點兒。對他們來說,把錢自己用了實在,還你就一分都沒了。
能賴一天是一天,能拖一年是一年。
當然最人神共憤的情況是這種,你明明沒多少錢,但還是借了錢給對方,到了還款的日子不還錢,你催了幾次之后,對方反而在其他人面前說,不就是這點兒錢嗎,催命一樣,這人真小氣。
在一些肥皂劇里面,狗血配角被放高利貸的上門討債,給一個特寫的鏡頭哭爹喊娘,把那幫來找他還錢的人拍得十惡不赦,每次這個時候我就想扇編劇一巴掌,三觀怎么這么扭曲呢?坑收視率也不帶你這么顛倒黑白的啊。
沒有做好還錢的覺悟,就不要去開口借錢。借錢是彼此的一次信任累積,一次信任的交換,它不關乎金額大小,取決于承諾的重量。
珍惜那些愿意借錢給你的人,因為在他眼里,你遠比所借的錢重要得多。也感謝那些借錢不還的人,正是你們的表現,才讓誠信二字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