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什么是天文學
六大基礎學科中,我們將以天文學開始,然后分別是數學、物理學、化學、地學與生物學。
我們要了解的第一個問題是:什么是天文學?
什么是天文學呢?按《不列顛百科全書》的定義:天文學是研究宇宙內所有天體和散布其中的一切物質的起源、演化、組成、距離和運動的科學。這個概念是容易理解的,我們就從它來分析什么是天文學吧!從中我們首先可以知道天文學的研究對象有兩個:一是所有天體,二是散布其中的一切物質。
什么是天體呢?簡而言之,天體就是宇宙間各種星體的通稱。太陽系中的天體包括太陽、行星、衛星、彗星、流星以及行星際微小天體等。銀河系中的天體有恒星、星團、星云以及星際物質等,河外星系則是和銀河系同樣龐大甚至更加龐大的星系。
以上這些都屬自然天體。近年來,利用紅外線觀測、射電觀測以及高能探測器等發現的紅外源、射電源、X射線源和 γ射線源等也是自然天體。但在天空中也運行著人造衛星、宇宙火箭、行星際飛船和空間實驗室等,它們就屬于人造天體了。除了這些天體之外,天文學還有第二個研究對象,即“散布其中的一切物質”,它們又是什么呢?
我們知道,宇宙中有著許多天體,像恒星、行星、衛星、流星,等等。這些天體的共同特點就是它們都有一定的體積,哪怕只是幾塊小石頭而已的流星也是如此,例如一立方米甚至一立方分米。它們都是我們用眼睛看得見、用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物體。但宇宙中是不是全是這類天體呢?不!除了這些外,宇宙中還有另一類型的天體,它們是一些比較特別的物質,我們的眼睛看不見、手也摸不著。具體而言主要是一些氣體,例如氫,還有很少的鈣、鈉甚至有機分子等,此外還有大量成分多種多樣的微小塵埃。這些小東西充滿看上去一無所有的星球空間。它們被稱為星際塵埃或者星際介質。這就是散布天體之中的物質了。它們是天文學研究的第二類對象,不過并不是我們在這里要進一步討論的對象。
以上就是天文學所要研究的兩大類對象了。還有另一個問題是:我們要研究這些對象什么樣的性質或特征呢?這就好回答了,就是《不列顛百科全書》定義中的后一部分:它們的起源、演化、組成、距離和運動。
我們在這里要講的當然不可能是前面所有的天體,而只是其中的自然天體,并且主要是那些大型的、我們比較熟悉的自然天體,如星系、太陽系、太陽、行星、彗星、衛星、流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