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長安變李儒遁去
- 三國之昭烈帝新傳
- 不說話的皮特
- 2179字
- 2019-12-15 15:28:10
且不說牛輔等人的心思,如今董卓死了,頭上也就沒有人管住他們了,少公子根本就不了能駕馭他們的主,遠不的不說就說長安附近四大營地,其中三家絕對不是和他一條心的。
李傕郭汜兩人正在城外大營中商議,兩人最是親密,但有時也勾心斗角,事關各自的利益不得不在必要時刻透露狼子野心。
“郭汜,你說董相國如今死了,吾等何以安身,遠的不說就說近的,恐怕李儒,賈詡二人絕對會慫恿董旻父子二人進饞言說我二人有異心,到時奪取吾等兵權,那你我兩人豈不是熱鍋上的蚱蜢,跳不了多久了。“李傕的話雖然不中聽,但有可能是事實,董卓在時尚且念舊情,而兩人也不會有異心,只是此時比不得其它。
“李傕,你我二人可聯合樊稠,如此長安四大營,我們占據其三,到時候就算有變,主動權也掌握在我們手中。“郭汜也考慮此話是對的,兩人打算靜觀其變,然后在決心一探究竟。
“報,將軍將軍,營外樊將軍要見將軍,已經進營地了。“士兵急忙說道。兩人對視一眼,還真是想什么來什么?如此大事可期,吾等命有保障矣。
等待樊稠進入大帳后,看到李傕郭汜已經在一起,就直接用言道,“某是粗人,不懂陰謀詭計,就直接挑明了,某此來是和兩位結盟,一旦有變還望成攻守聯盟,好保住性命。“樊稠直接向兩人表明來意。
李傕郭汜二人互相一看,兩人手拍響幾下,李傕爽朗的笑道,“真是想什么,就來什么,有樊稠你的加入,長安誰是吾等對手。“
“說的對,吾等三人兩手,董旻父子就是待宰羔羊,如果愿意吾等控制還好說,要是不愿意,某不介意送他一程去見董丞相。“
“秒言,不然某也不會來尋你二人,何時動手。“樊稠有些迫不及待。
“暫且緩一緩,潼關徐榮,牛輔二人尚且手握重兵,如若吾等三人直接拿下,恐遭此二人來襲,到時沒有天險可守,吾等牢獄之災不遠矣?“李傕雙眉緊蹙,說真的,他還不想動手,除非丞相之子對他們不利,如今他們三人只是自保。
“時機尚且不成熟,等有機會除了牛輔徐榮二人,到時擁有潼關天險,吾等就可橫行關中之地。“郭汜說道,臉上浮現出得意的面孔。
“如此,吾等可誘導少公子召回徐榮,牛輔二人,到時吾等守住潼關,關門打狗,西都之地為吾等所有矣。“樊稠說話時表現得更是夸張。
李傕郭汜二人一聽,既然樊稠如此說,那肯定有方法誘導,“快快道來,如何讓牛輔徐榮二人乖乖束手待擒。“樊稠也不多少,三人圍在一起低谷的說完,同時哈哈大笑,如此大事可成,可期矣。
“郭汜,趁著一段期間,把城門守城之人全部換成心腹,到時候關門打狗,就看這群人了。“
“好說,好說,“三人有一陣合計,如何調兵遣將,另外如何能穩住潼關的大軍。
長安都城,如此漢帝已亡,董卓已死,由董卓的兒子繼承基業,只是董卓的兒子壓根就不愿意,只是在父親死的那天洋裝哭泣了一下,就連守孝那天都去喝花酒找了四個姑娘陪著,恐怕也是一個窩囊廢。
只把董旻父子看的目瞪口呆,如此怎么可以把基業讓給如此廢物。
“璜兒,看樣子你家兄守不住你伯父的基業,吾將會為你爭取下,勢必保護兄長的基業。從今日起,你就過繼給你亡故的伯父了。“董旻心里想著那個廢物,現在根本就不知道同情了。
“來人,去邀請賈詡和李儒大人前來議事,相比他們比我們現在還要著急。“董旻說完心里也是一陣難守,如今呂布,徐榮,牛輔,張繡都在外圍,根本就無暇回到長安,所以出謀劃策還是需要這幾個人。
“不知道將軍讓某前來有何事?“賈詡沒有看到李儒,單純的認為此人是單獨找他的。
“不知道董旻你同時見吾等二人有何要事?“李儒的聲音也傳來,恐怕今日有要事商議了。
“兩位軍師能來,恐事情已經成一半了,如此家兄新亡,城中之人就已經人心思動,而且少公子難成大器,整日游離在鶯鶯燕燕之中,根本不可能在亂世生存,所以某決定將璜兒過繼家兄,取代少公子地位,也好讓家兄死可以明目。“董旻邊說邊抹眼淚,不過說真的他真的是為董氏一族著想。
“董將軍,為何如此說城中不安穩?“李儒到時出聲道,絲毫沒有反對過繼之事。
董旻看了李儒,那意思相比你比某更清楚才是,只見董旻啪啪兩聲。樊稠就走進了大家的視線。
“見過軍師和董將軍。“只見是一身普通士兵打扮的樊稠,而李儒賈詡好像要就猜到了。
“樊稠,你說下。“只見樊稠一拱手連聲道,“李傕郭汜二人手握重兵,不思丞相之恩準備挾少公子先滅潼關牛輔徐榮二人,在找機會一舉滅殺董將軍父子,然后掌控長安,霸西都之地。“
“所以想請軍師出謀劃策如何保住家兄基業,還望兩位軍師多多指教。“董旻說完,向賈詡李儒二人鞠躬。
“既然將軍有樊稠將軍內應,大可直接發文讓南張繡,東徐榮,牛輔,呂布四人進長安擒賊即可,到時候里應外合,李傕郭汜二人還不是甕中捉鱉。“李儒這邊很平淡的說道,自從董卓死后他的心也跟著死了,這個天下已經不屬于他們了。
“既然如此,某就再加一計,董將軍可取少公子手諭調牛輔徐榮進長安,自己外出牧守,而樊稠將軍可秘密暗示二人,半路截殺,然后問罪牛輔徐榮二人下獄,到時大事已成。實則麻痹二人,然后鴻門宴下再取二人首級,即可兵不見刃就平了內亂。“賈詡說完后,其實也是報答董丞相的知遇之恩,要不然他還是張濟手下幕僚。
“妙策,妙策,還望右軍師出謀劃策,事成之后某必拜謝軍師。“董旻身為董卓之弟,自然身份尊貴,如今自家兒子又私下過繼,兩位可能也是實權之人,至于少公子恐怕就是一個空氣了。
李儒一看事情已經結束,那就告辭,打算再也不干涉朝政了。賈詡看著李儒離去的背景,內心也知道李儒此人已經放棄了爭名奪利進取天下的雄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