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見孩子就是遇見更好的自己
- 梟帆
- 1440字
- 2020-06-18 16:12:12
家門外的大世界
探索世界可以從熟悉自己周圍的環境開始。孩子打開家門就是旅行,孩子張開眼睛就能擴大視野。關鍵是家長要用心,孩子要樂意!
我們生活的社區里,就有很多孩子可以學習的內容,不一定非要到名山大川去,或者一定要乘飛機、住酒店才能長見識。
在孩子童年的快樂時光里,德國學校有很大一部分教學內容就是教孩子愛上大自然,愛上寵物,愛上自己的家人和周圍的朋友,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熟悉自己周圍的生存環境。
如果你要孩子志行千里,那么就讓他們先充分了解自己的足下。
比如,上學路上開始快樂的一天。
孩子能開心去上學,本身就是一件父母需要花些心力維持的事情。開心地離開家門走向學校,是孩子一天美好時光的最佳開始。給孩子最好的祝福就是你對他的信任,還有對自己的信任!
比如,支持孩子組織一個日常小旅行。
不一定非要等到孩子生日或者什么紀念日。一個正常的午后,阿迪說想邀請兩個小朋友到家里來玩,并提出想組織個騎自行車的小活動。
我聽了鼓勵他說:“你可以邀請4個小朋友,可以騎單車一直到Donaostauf(多瑙施陶夫),然后去那里吃個冰激凌再回來。”阿迪很開心地說:“媽媽,我可以邀請6個小朋友,我帶上我的錢,我們去吃冰激凌,然后回來時再去Dalius(大流士)家里玩一會兒,然后再到他家邊上的游樂場玩半小時,回來時從最遠的路騎回來。”
我除了舉手贊同,還給他們準備了水和小點心,同時申請為他們的活動拍照做記錄,并申請能否加個小隊員,把妹妹帶上。
完美的半天,就在家門口的小旅行,你和孩子也是立馬就可以著手做了。
比如,借個孩子一起去旅行。
當家里只有一個孩子,可以有個讓你瞬間有倆的方法,那就是“借”個孩子。是的,“借”個孩子來家里,“借”個孩子一起去旅行,“借”個孩子一起度周末等。
為什么要“借”一個孩子,不是增加自己的煩惱嗎?不是增加自己的負擔嗎?
先說說家有兩個孩子的好處:
1.更懂得分享,體會分享的美好。
2.更懂得溝通、處理問題。
3.更懂得團隊合作,更懂得和其他人和平共處!
如果家里那個嬌生慣養的小公主或飛揚跋扈的臭小子,在短短幾天可以擁有上面的國際優秀人才所具備的基本能力,是不是值得家長斗膽一試呢?
家里來了小朋友,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的主人翁意識,而且對媽媽來說也是個小挑戰。管理兩個小毛頭孩子,負責他們的吃喝拉撒睡還只是體力活,處理他們的爭搶、執拗、哭喊、對抗,更是挑戰媽媽的各種忍耐力!手下從只有一個兵到瞬間翻倍,你一定要試試看,給自己一個驚喜或深刻印象吧!

比如,讓孩子和小伙伴玩耍。
父母養孩子年復一年,如果稍微改變態度,日子就會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
孩子每一天走出家門,如果有好心情,如果覺得開心,如果有個好伙伴,就每天都是在愉快地旅行。
孩子有個好伙伴兒,真的可以讓每天上學變得更加有樂趣,讓生活變得更加有期待,甚至,這個好伙伴兒,還能讓孩子因一個共同愛好而一起好好學習(阿迪的愿望一直是考上文理中學,將來上大學當個發明家,好友原來準備去上另一個學校,但后來貌似也改變了主意,說要和阿迪一起去上大學)。
我還聽到一個很溫暖的小細節:阿迪和Joh(約)兩個人計劃一起買別墅,在分配房間時阿迪幫甜妞申請了一間,說妹妹不太懂賺錢,他需要帶甜妞一起住別墅。Joh說昨天弟弟也申請和他們一起住,他答應弟弟可以和他們做鄰居。兩個小暖男啊!
那天下午,我必須帶甜妞去騎馬,兩個男生也一起作陪,但是他們可不會無聊,除了一直在商討將來要一起買別墅住在一起,他們還在媽媽喝咖啡時在超市門外的雪地里玩得一身汗。
孩子和好友們的每一次相聚,都是一次好玩有趣的小旅行,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