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滸傳
- (明)施耐庵
- 2946字
- 2020-02-28 18:41:06
第一回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
導讀
本章主要講述了不學無術的市井無賴高俅,發跡后便急不可耐地公報私仇,洞悉高俅心術的王進以走為上計,投延安府而去,避開了一場殺身之禍。途中客居史家莊,王進認識了好漢九紋龍史進,并指點武藝,收其為徒。半年后,史進因出于義氣,救助山寨落草的好漢,與官府決裂,不得不逃奔尋恩師去處。本章作為全書的楔子,反映出了封建官僚的殘暴和民眾受壓迫的社會現實。
北宋年間,東京開封府有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業,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好腳氣毬,京師人口順,不叫高二,卻叫他作高毬。后來發跡,便改作姓高名俅。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玩耍,頗能詩書詞賦。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只在東京城里城外幫閑,后來被喜好踢氣毬的端王看中。未及兩個月,哲宗皇帝晏駕(古代帝王死亡的諱稱),沒有太子。文武百官商議,冊立端王為天子,立帝號曰徽宗。沒半年時間,徽宗皇帝直抬舉高俅做到殿帥府太尉職事。
高俅選擇吉日良辰,去殿帥府里到任。所有一應合屬公吏衙將,都軍禁軍,馬步人等,盡來參拜,各呈手本,開報花名。高殿帥一一點過,于內只缺一名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半月之前,已有病狀在官,患病未痊,不曾入衙門管事。高殿帥大怒,喝道:“胡說!既有手本呈來,卻不是那廝抗拒官府,搪塞(應付,敷衍)下官。此人即系推病在家,快與我拿來。”隨即差人到王進家來捉拿王進。
王進只得挨著病來,進得殿帥府前,參見太尉,拜了四拜,躬身唱個喏,起來立在一邊。高俅喝道:“這廝!你托誰的勢要,推病在家安閑快樂!”喝令左右教拿下王進,加力痛打。幸得眾人說情,才免受皮肉之苦。
王進謝罪罷,起來抬頭看了,認得是高俅。原來,高俅先時曾學使棒,被王進父親一棒打翻,三四個月將息不起。他今日發跡,正待要報仇。王進回到家中,悶悶不已,對娘說知此事。母子二人,抱頭而哭。娘道:“我兒,三十六著,走為上著。”王進道:“兒子尋思(琢磨),也是這般計較。只有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鎮守邊庭(邊地,邊境),他手下軍官,多有曾到京師的,愛兒子使槍棒極多,何不逃去投奔他們?那里是用人去處,足可安身立命。”
娘兒兩個商議定了。當夜子母二人,收拾了行李衣服,細軟銀兩,做一擔兒打挾了,又裝兩個料袋袱駝(駝在馬上的包裹),拴在馬上。趁五更天色未明,乘勢出了西華門,取路望延安府來。
王教頭子母二人,自離了東京,在路上一月有余。一日,投宿史家村史太公莊上。次日,母親發病,自此王進子母兩個在太公莊上服藥,住了五七日。覺得母親病患痊了,王進收拾要行。當日,因來后槽看馬,只見空地上一個后生赤膊著,刺著一身青龍,銀盤也似一個面皮,約有十八九歲,拿條棒在那里使。
王進看了半晌,不覺失口道:“這棒也使得好了。只是有破綻,贏不得真好漢。”那后生聽得,大怒喝道:“你是什么人,敢來笑話我的本事!俺經了七八個有名的師父,我不信倒不如你。你敢和我比一比么?”話猶未了,太公到來,喝那后生:“不得無禮!”王進道:“這后生是宅上的誰?”太公道:“是老漢的兒子。”王進道:“既然是宅內小官人,若愛學時,小人點撥他一下如何?”太公便教那后生來拜師父。
那后生哪里肯拜,心中越怒,道:“阿爹休聽這廝胡說!若吃他贏得我這條棒時,我便拜他為師。”王進道:“小官人若是不當村時,較量一棒耍子。”那后生就空地當中,把一條棒使得風車兒似轉,向王進道:“你來!你來!怕的不算好漢!”王進只是笑,不肯動手。太公道:“客官既是肯教小頑時,使一棒何妨?”王進笑道:“恐沖撞了令郎時,須不好看。”太公道:“這個不妨。”
王進去槍架上拿了一條棒在手里,來到空地上,擺了個架勢。那后生看了一看,拿條棒滾將入來,徑奔王進。王進托地拖了棒便走,那后生掄著棒又趕入來。王進回身,把棒望空地里劈將下來。那后生見棒劈來,用棒來隔。王進卻不打下來,將棒一掣,卻望后生懷里直搠將來。只一繳,那后生的棒丟在一邊,撲地往后倒了。王進連忙撇了棒,向前扶住。那后生爬將起來,便去旁邊掇條凳子,請王進坐,便拜道:“我枉自經了許多師家,原來不值半分。師父,沒奈何,只得請教。”
這后生因身上紋了九條龍,人稱九紋龍史進。自此史進每天向王進學武藝。半年之后,史進把十八般武藝,重新學得精熟。王進就此辭別,奔延安府去了。又過了半年,史太公得病去世了。史進自此無人管束,又不肯務農,只尋人較量槍棒。忽一日,史進得知少華山上聚集了一伙強人,扎下山寨,打家劫舍。史進修整門戶墻垣,安排莊院,拴束衣甲,整頓刀馬,提防賊寇。
少華山寨中三個頭領,為頭的喚作神機軍師朱武,第二個喚作跳澗虎陳達,第三個喚作白花蛇楊春。一日,陳達帶領人馬騷擾史家莊,被史進捉住。朱武、楊春得知,急忙前來賠禮,與史進結交。自此,朱武幾次派人送金銀、珠子給史進。史進也使莊客送些衣物、肥羊給朱武等人,并約請他們于中秋夜來莊上賞月飲酒。
八月中秋,少華山上朱武、陳達、楊春三個頭領,吩咐小嘍啰看守山寨,只帶三五個做伴,將了樸刀,各挎口腰刀,不騎鞍馬,步行下山,徑來到史家莊上。史進接著,各敘禮罷,請入后園,莊內已安排下筵宴。史進正和三個頭領在后園飲酒,賞玩中秋,敘說舊話新言,只聽得墻外一聲喊起,火把亂明。史進大驚,跳起身來,掇條梯子,上墻打一看時,只見是華陰縣縣尉在馬上,引著兩個都頭,帶著三四百士兵,圍住莊院。史進和三個頭領只管叫苦。外面火把光中,照見鋼叉、樸刀、五股叉、留客住(指有倒鉤的兵器),擺得似麻林一般。兩個都頭口里叫道:“不要走了強賊!”
史進道:“卻怎生是好?”朱武等三個頭領跪下道:“哥哥,你是干凈的人,休為我等連累了。大郎可把繩索來綁縛我三個出去請賞,免得負累了你不好看。”史進道:“如何使得!恁地時,是我賺你們來,捉你請賞,枉惹天下人笑我。若是死時,與你們同死,活時同活。你等起來,放心別作緣便(打算)。且等我問個來歷緣故情由。”
史進在梯子上叫道:“你兩個都頭,都不要鬧動,權退一步。我自綁縛出來,解官請賞。”那兩個都頭卻怕史進,只得應道:“我們都是沒事的。等你綁出來,同去請賞。”
史進下梯子,喝教許多莊客,把莊里有的沒的細軟等物,即便收拾,盡教打疊起了,一壁點起三四十個火把。史進和三個頭領,全身披掛,槍架上各人挎了腰刀,拿了樸刀,拽扎起,把莊后草屋點著。莊客各自打拴了包裹。外面見里面火起,都奔來后面看。
史進就中堂又放起火來,大開了莊門,吶聲喊,殺將出來。史進當頭,朱武、楊春在中,陳達在后,和小嘍啰并莊客,一沖一撞,指東殺西。史進卻是個大蟲,哪里攔擋得住。后面火光亂起,殺開條路,沖將出來。正迎著兩個都頭并告發人李吉,史進見了大怒。兩個都頭見勢不好,轉身便走。李吉也卻待回身,史進早到,手起一樸刀,把李吉斬作兩段。兩個都頭正待走時,陳達、楊春趕上,一家一樸刀,結果了兩個性命。縣尉驚得跑馬走回去了。眾士兵哪里敢向前,各自逃命散了,不知去向。史進引著一行人,且殺且走,來到少華山上寨內。
一連過了幾日,史進開言對朱武等說道:“我的師父王教頭在關西經略府勾當。我如今要去尋他,也要在那里討個出身,求半世快樂。”朱武等苦留不住。史進將帶去的莊客都留在山寨,只自收拾了些少碎銀兩,打拴一個包裹,挎一口銅鈸磬口雁翎刀,背上包裹,提了樸刀,辭別朱武等三人,往延安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