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讓男人遇見經濟學家——揭開經濟學的面紗(1)
- 懂經濟學的男人更成功
- 王牧
- 5501字
- 2013-12-20 17:54:41
經濟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經濟學是什么?
說起經濟學,可能很多人會問:什么是經濟學?經濟是理財嗎?經濟學一直被稱為“社會科學之皇后”。它是研究人類個體及其社會在自己發展的各個階段上的各種需求和滿足需求的活動及其規律的學科。
生活到處都可以看到經濟學原理的影子。例如,商場運用各種促銷手段不斷降價銷售產品;我們面臨的通貨膨脹;我們每月都要繳個人所得稅等等。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如何將有限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社會科學。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科學。
經濟活動是人們在一定的經濟關系的前提下,進行生產、交換、分配、消費以及與之有密切關聯的活動。在經濟活動中,存在以較少耗費取得較大效益的問題。經濟關系是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在各種經濟關系中,占主導地位的是生產關系。經濟一詞,在西方源于希臘文,原意是家庭管理。古希臘哲學家色諾芬的著作《經濟論》中論述了以家庭為單位的奴隸制經濟的管理。
而在中國古漢語中,“經濟”一詞是“濟民”和“經邦”、“經國”和“濟世”,以及“經世濟民”等詞的簡化與綜合,含有“治國平天下”的意思。其內容不僅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其他各種經濟活動,而且包括國家如何處理法律、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的問題。
現代經濟學在研究方法上大量運用現代數學方法和現代計算機技術,進行經濟數量關系的分析,這是由于現代經濟發展日益錯綜復雜,在此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以及新情況需要運用這些新的方法進行精確的描述和解釋。
雖然作為一門真正的現代科學,但是真正了解經濟學并能為己所用者,卻為數不多。自從1776年,亞當·斯密發表《國富論》以來,經濟學經歷了漫長發展,時至今日已博大精深。這就像當初只有幾株幼苗的原野,發展成為今天的大森林。今 天經濟學已滲透于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如果羅列這門科學的分支,其數量當以百計,以至于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加里·貝克爾聲稱,經濟學幾乎可以分析人類社會20%的行為。
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在資本主義社會出現以前,對當時的一些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形成了某種經濟思想,但是并沒有形成系統。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深化,人類經濟活動的內容愈來愈復雜、豐富,專業化程度愈來愈高,經濟學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化,對分析的精確性的要求愈來愈高,出現了研究經濟數量的分析和計量方法的學科;為了總結歷史經驗,為理論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系統的歷史依據,出現了各種經濟史的學科。這樣,就在社會科學中逐步形成了一個門類分支繁多的經濟學課題。理論經濟學通常稱為一般經濟理論,它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兩個分支。
宏觀經濟學,它以整個國民經濟為視野,以經濟活動總過程為對象,考查國民收入、物價水平等總量的波動。其中經濟增長理論和經濟波動即經濟周期理論又是宏觀經濟學的兩個獨立分支。
微觀經濟學,它主要研究市場經濟中單個經濟單位即生產者(廠商)、消費者(居民)的經濟行為,包括供求價格平衡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在不同市場類型下廠商成本分析與產量、價格決定理論、生產要素收入決定即分配理論等。
總之,經濟學兩個流派研究的經濟現象都與我們現實的經濟生活息息相關,也因此,作為男人,了解經濟學的兩個不同的研究學派,是系統而又科學地了解經濟的基礎和前提。
經濟學指導你的生活:
經濟學是一門啟發人心智的學科,它涉及人們經濟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它提供的不僅是一種理論,而是一種新的思維,這種思維往往具有理性的特性,這也是它的價值所在。
男人必讀的經濟學起源書——《國富論》
身為新時代的男人,在現實的經濟社會中,如果你不懂得經濟,或許很多人會說你落伍,但如果你不知道《國富論》這本書,相信很多人會說你無知?!秶徽摗纷鳛榻洕鷮W的起源的讀物,其技巧高超,擁有廣泛的讀者。特別是在西方國家,它更是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讀的書籍。
《國富論》是英國經濟學家、哲學家亞當·斯密的一本經濟學專著,它的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該書的首次出版標志著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方面,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國富論》的中心思想是看起來似乎雜亂無章的自由市場實際上卻是個自行調整機制,它自動傾向于生產社會最迫切需要的貨品種類的數量。比如,如果某種需要的產品供應短缺,那么,這種產品的價格就自然上升,價格上升會使生產商獲得較高的利潤,由于利潤高,其他生產商也想要生產這種產品。而生產增加的結果會緩和原來的供應短缺,同時隨著各個生產商之間的競爭,供應增長會使商品的價格降到“自然價格”即其生產成本。誰都不是有目的地通過消除短缺來幫助社會,但是問題卻得到了相應的解決。這用亞當·斯密的話來說,就是每個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無形的手牽著去實現一種他們根本無意要實現的目的,他們促進社會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們真正想要實現的還要好”。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要回答的最后問題是:感情與“公平的旁觀者”之間的內在斗爭,在社會的長期演進中究竟是怎樣在歷史本身的大舞臺上發生作用的。亞當·斯密列舉了社會發展的四個主要組織階段,除非由戰爭、資源的匱乏或政府的壞政策予以阻止,否則這些階段是會連續進行的。這四個階段也就是:獵人的最初“野蠻”階段,原始農業的第二階段,封建或莊園“耕作”的第三階段,商業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階段。而每一階段都伴有與其相適應的制度。比如,在獵人階段中“沒有任何財產……因此,也就沒有任何確立的行政長官或正規的司法行政”。隨著牛羊群的出現,產生了比較復雜的社會組織形式,不僅包括“可怕的”軍隊,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壘。而亞當·斯密思想的核心是:這種制度是保護特權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為之辯護。亞當·斯密說:“文官政府是為了財產的安全而設立的,實際上是為保護富人反對窮人而設立的,即為了保護有些財產的人反對根本沒有財產的人而設立的。”
最后,亞當·斯密將演進描述為從封建主義走向一個需要有新制度的社會階段,這種新制度是由市場決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這在后來稱為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亞當·斯密稱之為完全自由的制度。這種物質生產基礎的連續改變,將帶來上層建筑的必然改變,這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有明顯的相似之處。可是也有一個重大的差別:馬克思主義體系中的最后動力是階級斗爭,而在斯密的哲學史中,主要的推動機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欲望所驅使,由理智所指導。
《國富論》的偉大成就之一是摒棄了許多過去的錯誤概念。亞當·斯密駁斥了舊的重商學說。這種學說片面強調國家貯備大量金幣的重要性。他否決了重農主義者的土地是價值的主要來源的觀點,提出了勞動的基本重要性。亞當·斯密重點強調勞動分工會引起生產的大量增長,抨擊了阻礙工業發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斷的政治限制。
《國富論》遠遠不是一部通常所認為的學術論文,雖然斯密也說放任自由,但他的論證卻是反對政府干預和反對壟斷;雖然他贊揚貪欲的結果,卻又幾乎總是鄙視商人的行為和策略。他也不認為商業制度本身是完全值得贊美的。亞當·斯密第一次對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問題作出了系統的研究,創立了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把英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身為經濟時代的男人,如果你想要了解經濟學真實的內涵,徹底地解讀經濟學與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具體聯系,那么你就應該從經濟學的根源開始了解。而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將是你通往經濟學殿堂必然的選擇。
經濟學指導你的生活:
《國富論》的偉大之處在于它總結了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經驗,批判吸收了當時的重要經濟理論,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過程作了系統的描述。這同時也創立了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把英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不愧為“第一部系統的偉大的經濟學著作”。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男人的經濟思維
經濟發展到今天,不管你是否意識到,現代社會關系的每一個點都已經融入經濟領域中了。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學習經濟學,不僅僅是要掌握這門學科中的某些理論,更重要的是要學會用經濟學的眼光看問題,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問題?,F實中如果你能夠從這一新的角度重新審視我們的現代生活,就會對人生、個人自由以及快樂的追求作出更明智的選擇。
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研究對象是人類社會,是人的行為,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經濟學常常借鑒自然科學的方法。這使得經濟學對世界的解釋更精確,對于指導人類實踐也更有效。
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大師弗里德曼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痹诂F實的生活中,很多人對這樣的一句話,有各種各樣的解釋。不過,這位經濟學家所要表達的是,人家花錢請你吃飯,你沒有買單,可是你同樣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你吃這頓飯的時間,可以用于做其他事情,這些事情,對你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你把時間用于白吃這頓飯,就失去了這些本來能有的價值。可見,用經濟學的思維去看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情是非常有意義的,它能給你帶來獨特的生活視角和經濟感官。像經濟學家那樣思考,是現實生活中每一個理性男人所要具備的。
在看待生活中的種種現象的時候,經濟學家的想法往往跟常人不同,但更加系統和全面,也因此常常讓人茅塞頓開。也許沒有什么能比解疑釋惑后的那種愉悅感更讓人舒暢的了?,F實中,我們每天都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需要作出大大小小的決策。經濟學可以幫助我們作出更好的個人決策。例如邊際效用理論能幫你分析出該讀幾年的書;比較優勢理論則能幫你決定讀什么專業并如何找到自己最適合的工作;對于準備上學的學生,利用機會成本你會知道高中畢業后應該選擇讀本科還是讀大專;成本收益分析會告訴你該出國還是在國內讀大學等等。
生活中的最直觀的也是最密切的莫過于與錢有關的各種經濟決策。其實,只要你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你就會發現你的生活充滿著樂趣和理性。經濟學能幫助你成為一個最好的消費者,可以讓你在商場、超市中清醒地根據自己的意愿消費;宏觀經濟和金融學知識則能幫助你在股票、基金投資中提高獲勝的概率。
即便是平常的生活中,經濟學家的特殊思維方式,也有助于矯正甚至可以顛覆你長久以來的思維定式。比如,邊際考慮。在經濟學上,邊際的意思是最后的,或者新增加的。邊際考慮就是只考慮最后的―個或者新增加的一個所引起的變化,從而判斷事情的整體本質。例如今天晚上要舉行足球比賽,可是臨近比賽的當口兒,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你已經買了票,票價還不便宜,500塊錢一張,是你近半個月的工資,而且不能退票;另一種情況是,別人送了你一張票,可是票不能轉手,也不能退。在這兩種情況下,你去還是不去看比賽,有沒有什么不同呢?有人說自己買了票去看的可能性比別人送票的更大些。或許你真的這樣想,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你這樣做是不理性的。其實,這兩種情況,對你今晚是否去看比賽的決策的影響是一樣的,沒有差別。也就是在這兩種情況下,你看比賽的可能性是一樣大的。
因為票不能退,買票的錢拿不回來了,在經濟學上這被稱為“沉沒成本”,也就是一旦支出就無法收回的成本。你晚上是不是去看比賽,僅僅取決于從現在開始將要發生的情況,所以,必須進行邊際考慮,看新增加的成本和增加的收益的比較,然后作出合理的決斷。
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經濟學的第二個獨特思維方式是機會成本考慮。一般人頭腦里的成本概念是會計成本,也就是做賬用的。會計成本有幾個特點:首先,會計成本是直接的成本,即實際發生的成本,跟生產和消費直接相關;其次,會計成本是已經發生的成本。不過,經濟學家說的成本卻很不一樣。經濟學意義上的成本只有一個,那就是“機會成本”,在所有經濟學的書里,成本的概念一律是指機會成本。
比如說:一筆1 000萬的資金,它可以投到五個項目上去。如果我們把它投到了第一個項目上,那么我們做這個項目的成本是多少呢?1 000萬?那是會計成本,而真正的成本是放棄的另外四個項目中,價值最大的那一個項目的價值。比如,第五個項目的價值最大,是5 000萬,那第一個項目的成本就是5 000萬。也就是說,一件事情的機會成本,是放棄的最大的價值。
另外,經濟學的利潤跟會計利潤也有很大區別。會計利潤是全部收入減去會計成本;經濟利潤是全部收入減去經濟成本,也就是減去機會成本。假如你原來在一個公司上班,每年有10萬收入。現在,你決定自己經營一家餐館,每年的全部收入是11萬,會計成本是10萬,包括買菜、員工工資、稅收和各種其他費用。所以你的會計利潤也就是:11萬-10萬=1萬。不過有趣的是,經濟學家認為你沒有賺錢,反而賠了錢,至少賠了9萬。在經濟學家的思維看來,如果你的時間不是用于開餐館,而是繼續在政府部門上班,你就會有10萬的會計利潤,而現在你只有1萬,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你至少賠了9萬的會計利潤。
經濟學之所以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且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正是因為經濟學家看世界的方式及觀點與常人不同。與其他社會科學,比如社會學和政治學、法學不同,經濟學家有一套自己的看問題、看世界的方法。也因此,在現實的生活中,特別是男性更要有著獨特的經濟思維,要像經濟學家一樣去思考,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更科學地認識自己和外部世界,使我們成為一個理性的“經濟人”。
經濟學指導你的生活:
當剝去理論的數學外衣之后,人們會發現經濟學思維的本質是生活化和淺顯的。對于大眾而言,經濟理論知識本身并不重要,因為它通常給不出現實的結論,重要的是理論知識背后的思維方式,既然我們生活在一個有規律可循的商業社會之中,那么我們就應該嘗試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去找尋其中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