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不知醫不為慈

作為一名中醫診斷學博士,我心里一直有一個觀點:保護孩子身心健康的人是父母,而非醫生。有誰認為一個孩子是在醫生的呵護下長大的呢?如果孩子天天吃藥,就算平安長大了,身體通常也會很弱。

孩子生病了,醫生就像“滅火器”一樣,只能在關鍵的時候用藥或采用別的醫療手段幫孩子渡過眼下的難關。父母們一定要記住,孩子的身體健康,絕對不是靠醫生、藥物來維持的,醫生也沒時間和精力像父母一樣用心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因此,孩子的健康大事,從出生開始就必須由父母來掌控。

很多病娃娃的父母去找醫生的時候,都把醫生當救世主,說:“趕快救救我的孩子!”我在生活中碰到過好多這樣的例子,簡直太常見了。

遇到這種情況,我會真心告誡家長:大家不要有錯覺,醫生不是無所不能的,他們只不過是健康知識的傳播者,是懷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善心,運用自己的所學,盡力救助孩子的人。

生活中,只有父母自己主動去學習相關的醫學知識,尤其是掌握了一些中醫代代相傳的理念,才能真正地做孩子的健康保護神。

為什么為人父母一定要學習中醫育兒的知識呢?因為懂得一些醫學知識的父母能在孩子身體不適的初期抓住先機,及早發現孩子疾病的苗頭并予以遏制,不會等疾病發展嚴重了才慌慌張張地求醫問藥。這如同抗日戰爭時期的民兵,當他們發現只有兩個敵人進村的時候,不需要通知八路軍大部隊,自己就可以解決了。只有當大批敵人來的時候,他們才要靠八路軍的大部隊作戰。這時候,父母就相當于“民兵”,醫生就相當于“八路軍”。

我認為,父母應該積極主動學習醫學知識,為孩子的健康未雨綢繆。

佛教不主張盲目的偶像崇拜,它認為: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佛性,都是菩薩。但很多人自己并沒有覺察,一遇到難處總是要求佛,把希望寄托在佛身上。實際上,明白佛家所說的“求佛不如求己”的真諦以后,在對待孩子的身心健康方面,我們是否應該思索一下,有時候也應該學會“求醫不如求己”呢?

我認為,現在的父母們太溺愛孩子了,一旦孩子生病,便特別依賴醫院。孩子生病了就醫確實沒錯,但把孩子的健康全部寄托在醫生身上不僅不現實,也不可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正如佛家所言,求人不如求己,而我們推廣中醫的人恰恰是把中醫理念根植到大家心里面,去幫助你更好地守護孩子。

當你擁有了真正的中醫育兒理念以后,就等于為孩子的身體安裝了一個GPS定位器,而中醫的育兒理念就是一套健康導航系統。有了它,您就可以隨時根據孩子的身體狀況去調理,孩子生病時全家才不會六神無主,這樣孩子身體上的任何一點兒風吹草動您都能應對有術,不會膽戰心驚,如是全家才算過上了真正安寧的日子。

我希望中國的父母都能擁有讓孩子身心變得健康、強大的智慧和能力。因此,每一位家長都要抓緊時間去學習正確的育兒知識,讓孩子走的每一步都充滿“天賜”的正能量。

本書由我們在北京當歸中醫學堂的講稿整理而成,醫學部分由我撰寫,養心部分由羅玲所著。

2013年11月22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州市| 饶阳县| 曲靖市| 博客| 娄烦县| 南木林县| 湘潭县| 北宁市| 扬州市| 平潭县| 中牟县| 安新县| 邵东县| 海丰县| 武强县| 凌源市| 淮北市| 咸丰县| 右玉县| 扬中市| 蕲春县| 平利县| 蕲春县| 永平县| 边坝县| 宜昌市| 安龙县| 成武县| 登封市| 泸水县| 广汉市| 巴青县| 濮阳市| 莒南县| 盐池县| 鄂托克旗| 呼玛县| 中卫市| 涿州市| 青海省| 天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