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魔在細節
- 定制時代
- 進擊的笨鳥
- 2228字
- 2019-08-23 00:06:43
出來已經六天了,得回家繼續做父親的二七。
燒七是很折騰人的喪葬習俗,人死后每七天祭奠一次,連續七次,前后要四十九天。
富裕的大戶人家是每七必做,也不在乎消耗那點錢財。
而作為普通人家,弄一堆東西白白燒掉,無疑是浪費和負擔。
宋潮先去向何大師道別。
經過了幾天治療,何大師有了些起色,嘴角歪斜減輕許多,麻木的手腳也能輕微活動,不過翻身仍然困難。
見宋潮來道別,一瞬間他竟露出詫異之色,雖然半邊臉仍然僵硬,臉色卻看得出陰晴不定。
這時何錦心也走了進來,聽說宋潮要走,也是一臉失落之色。
宋潮也不好說自己過兩天就再來,安慰道:“何叔的治療還有十天,屆時我再來探望,如需繼續治療,也可適時安排。”
何錦心這幾天也和宋潮熟悉了,客氣話說來說去就那幾句,反而見外,這時只是輕聲道:“多虧大哥作主。”
宋潮看著何錦心苦笑,他心里是很愿意一直留在這里的。
可未來還很長,要在這個世界立足就得像模像樣,不能肆意妄為。
父親的喪事得回家弄清楚,不然兩個弟弟會鬧起來,弄不好就斷了財源。
沒有錢,他還拿什么來作主。
就在他轉身要走時,何大師在床上突然“嗚嗚”的不知說什么。
何錦心俯身看著父親,突然恍然大悟,急忙叫住宋潮,然后從何大師枕頭下拿出一本書。
何大師口齒不清,何錦心與父親生活日久更容易理解,看樣子事先交待過要把這本書拿給宋潮。
這是一個手抄本,裝幀得很用心,黑色封面上留了一長條白框,里面用梅花小篆寫著四個字《玄門輯要》。
“父親說您翻看道家典籍,似乎對此道有興趣,這本書就贈送與您。”
宋潮接過來隨手翻了翻,這似乎是什么人的讀書筆記,一開始很認真地楷書記錄,之后是行書,再后面越寫越亂,最后十幾頁夾雜了草書甚至狂草。
在這么小的一本冊子上記筆記,不明白狂個什么勁。
和那些道家的書一樣,筆記中滿是術語,宋潮根本看不懂。
這本冊子保管得很用心,從紙張和墨跡都能看出有些年頭,肯定不是何大師自己寫的。
這本書也許對何大師而言很珍貴,甚至靠這個走江湖吃飯,現在為了答謝宋潮的救命之恩,所以相贈。
然而這對宋潮卻是無用之物,何必掠人之美收這個干人情,他笑著把書又塞回了何大師枕下:“我是一介儒生,看不懂道家典籍,前兩日也是無書可看,才亂翻桌上那些書,這本書何叔還是自己留著吧。”
自從成了楊澤熙,宋潮說話自然而然受其身份影響,引詞用句有些文縐縐,換個風格很容易,但效果未必會更好。
何大師見他對這本書一點興趣沒有,眼中又露出驚詫之色,甚至何錦心的表情都變得有些微妙。
宋潮卻誤認為是堅持與他客氣,又笑道:“何大叔安心養病,您的心意我領了。”
臨走時,宋潮又給了何錦心一些錢:“照顧好父親,那幾個孤老的米面也管夠,別再定量,咱們還養得起。”
其實孤老們這幾天都換了新衣,一日兩餐已經不再定量,托的都是楊大少爺的福。
何錦心默默點頭,也沒有再說客氣話,當宋潮跨上馬時,她拉住韁繩,很認真地道:“錦心對松潮大哥的恩情無以為報,來日愿意為奴為婢侍候大哥。”
看得出她的意思很單純,并無終身相托之意,真的只是為奴為婢的意思。
畢竟兩人地位懸殊,談婚論嫁這種事她想都不敢想。
何錦心想法很樸素,父親治病花了宋潮這么多錢,除了以后到楊府打工外,她想不出別的辦法報答。
宋潮聞言又下了馬,很想安慰幾句,卻找不到合適的話說,最后像個大哥哥似的拍了拍何錦心的手臂:“你要真當我是大哥,就不要再說這樣的話,等我一并做完了三七,何叔的治療也告一段落時,我定會再來。”
說著他解下背囊遞給何錦心:“這個你替我收著,萬一我八日后沒來,這就歸你了。”
宋潮最不喜歡影視劇里的告別情節,世事難預料,往往一語成讖。
背囊里有不少銀票,如果自己出了什么事,夠義莊頂很長一段時間。
何錦心不肯收,宋潮笑道:“我讓你幫忙保管,為什么不肯?你是擔心我來還是擔心我不來?”
這話很令人費解,怎么回答都不太合適,何錦心一時被繞糊涂了。
趁這功夫宋潮翻身又上了馬,對著何錦心睜得大大的眼睛一笑,催馬而去。
他沒有再回頭,不忍心看到何錦心在大門口眺望。
哪怕何錦心只是出于禮節,要等他消失在路口。
中午回到家中,令宋潮意外的是大舅已經到家兩日。
楊澤熙母親去世得早,父親出殯時大舅已經來過,時隔半月再次到來,多半是為了分家事宜。
當地風俗,兄弟分家都是娘舅主持,一來夠親近,二來不存在利益牽扯。
華夏數千年文明,在這方面早就形成了很成熟的制度,足夠睿智的家長一般也早有準備。
楊澤熙父親去世前就已經分割好了家族財產,不但留有遺書,甚至遺書都請族內遺老作了見證。
那么娘舅前來,肯定是兩個弟弟請來的,催促執行遺書。
所以接下來除了繼續燒七,還要分割財產分家。
宋潮不得不佩服這世界建造之精細,魔鬼在細節,與真實人間毫無區別。
有父親遺書在,原本以為這是一件簡單的事,三下五除二就分完了。
然而楊家產業龐大,真正執行分割時卻相當費時間。
父親的分割法聲稱是均分,但明顯偏袒楊澤熙。
他是長子,又有前清的功名,雖然沒有婚配頂門立戶,照樣是一家之主。
按照家族一向的規矩,他得到的對外投資股份前景最好,分的宅邸位置最佳,田地也都是良田。
父親甚至為他準備了一筆娶親的費用,如同為未嫁的女兒準備嫁妝,這都是按規矩辦事,也都無可厚非。
然而兩個在讀新式學堂的弟弟意見很多,幾乎是逐條反對,這浪費不少時間。
八天轉眼就過,到了當初與何錦心約定的時間,宋潮不免有些焦急。
進入這個世界后很快就找到了宋漫,一切還算順利。
可憑多年看書看劇的經驗,他覺得太順利未必是什么好苗頭。
所以宋潮擔心接下去的設定會套路他,硬是給何錦心或者義莊安排些變故,讓大家沒那么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