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義的風尚,到了十八世紀中葉漸漸遭受到種種反動。大家不復以體驗一幕悲劇的崇高情操為滿足,而更需求內心的激動。他們感到理智之枯索,中庸之平板,他們要在藝術品前盡情地享受悲哀的或歡樂的情緒。
這可不是一時的習尚,而是時代意識轉換的標識。十七、十八世紀的哲學把人類的智慧分析得過于精細,把人類的理智發展到近于神經過敏的地步,以至人類思想自然而然地趨向于懷疑主義的途徑。智慧發展到頂點的時候,足...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古典主義的風尚,到了十八世紀中葉漸漸遭受到種種反動。大家不復以體驗一幕悲劇的崇高情操為滿足,而更需求內心的激動。他們感到理智之枯索,中庸之平板,他們要在藝術品前盡情地享受悲哀的或歡樂的情緒。
這可不是一時的習尚,而是時代意識轉換的標識。十七、十八世紀的哲學把人類的智慧分析得過于精細,把人類的理智發展到近于神經過敏的地步,以至人類思想自然而然地趨向于懷疑主義的途徑。智慧發展到頂點的時候,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