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 沖破夢局
- 奔跑的化石
- 4123字
- 2019-08-27 10:24:14
照片中是一個狂風驟雨的夜晚,畫面正中有一個身著警用雨衣的男人赤著腳在一條積滿積水的道路上協助疏散來往車輛。雨滴打在地面上激起朵朵水花,他口中含著一個黃色的哨子,雙手平舉指向一側,眼神更是含著一種堅定,雨水從他的帽檐滴落。
“是他嗎?”李雯霈看我看得出神,問道。
“好像是,也好像不是。身材和臉型都挺像,可這風雨交加的實在是看不清臉啊!”我鼻子都快湊到屏幕上了,網頁的比例也放大到了400%,可只看到一臉的馬賽克,根本看不出五官長什么樣。
“有幾成像?”
“大概七成吧!”
“七成已經很高了,如果馬路上隨便找兩個人能有七成相像的話,絕對屬于小概率事件。而且你之前沒有見過王華超,就算有人要冒充他,也沒有必要專門找一個和他長得像的人。”
“那你的意思是說來找我的那個人,就是真的王華超?”
“不能確定,但這個可能性比較大。”
“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繞了半天,怎么又回到了原點。我覺得自己有一種想要把網頁上這張照片從電腦里摳出來,扔在地上踩兩腳的沖動。
“我不知道!”李雯霈回答道。
“你不知道?”我沒想到李雯霈回答得這么干脆,我印象中的她始終是沉著冷靜,善于分析。能夠從一些細枝末節中還原出事件的來龍去脈,可是她現在竟然直接和我說:“我不知道。”我似乎一下子沒辦法接受這樣的事實,就好像一個在激流里溺水的泳者,好不容易抓到一根老樹的枯藤,原以為可以順著枯藤爬上岸邊,可是沒想到忽然枯藤斷了,而順流而下便是萬丈瀑布。
“我不知道,我也沒有頭緒,不過我相信絕對不是你所謂的靈異事件,任何事情都應該有一個邏輯上合理的解釋。你讓我先想一想。”說著便陷入了沉思。
我不敢去打擾她思考,只能在邊上默默等著。
過了幾分鐘,我忍不住問她說:“要不算了,別想了!”看她沒有任何反應,又問道:“餓不餓,要不要吃點東西?”她還是不理我。我討了個沒趣,也就不說話了。
又過了一會兒,她忽然回過神來,對我說道:“如果你確信今天下午電話里那個警察沒有騙你的話,那唯一的解釋就是我們產生了幻覺。”
“幻覺?什么幻覺?你是說我們在車禍現場產生了幻覺,還是后來周一警方調查的時候產生了幻覺?”
“都有可能,你應該知道有一種現象叫自我催眠吧,就是一個人通過一些特定的方式達到自我強化和自我教育的目的,甚至可以讓自己相信一些并未發生過的事。還有一種現象叫群體性癔癥,也就是說的多人或同時會產生相同的幻覺,原因一般是由于精神緊張產生的,我們那天剛從地道里逃出來,確實有可能會產生這些所謂的癥狀。但是我們現在手頭掌握的信息量不夠,在沒有獲得更多的情報之前,我們無法得出任何可靠的結論。而且也有可能下午電話里那個人就是騙了你,也未曾可知。”
“好吧,那哪里去找信息啊,我剛才也和你說過了,城南分局那個電話我是不敢再打了,萬一又是那個警察接電話的話,估計他沖過來一槍崩了我都有可能。”其實我覺得她說的都不太靠譜,而且我也沒聽說過什么叫群體性癔病,不過既然我也找不到合理解釋,不如就先順著她的意思,看看到底她打算怎么辦。
“誰讓你再去給警察局打電話了,難道除了給警察打電話,你就想不出別的收集情報的方法了嗎?”李雯霈朝我會心一笑
美女的笑容總是可以吹散人們心中的烏云,被她這么一笑,我似乎也略略淡定了些:“那怎么搞?難不成像《33分鐘偵探》里的堂本剛那樣,隨便找一個街頭的流浪漢說‘我需要情報’別人就能給我們一串的情報,不成嗎?”
“說對了一半,確實是找路人收集情報,不過不是流浪漢。你還記得周日案發當時的情況嗎?”看來李雯霈確實是偵探小說看多了,養成了那些名偵探的通病,我真想說,姐姐這都什么時候了,你不買關子會死啊?
“車禍發生的時候我的所有注意力都在關心你有沒有受傷了,哪還記得別的事情啊!”我見縫插針地恭維她道。
我似乎看到她的臉微微一紅,不過馬上恢復了常態,說道:“別瞎扯,你沒發現當時有很多圍觀群眾嗎?我們可以找他們了解情況啊!”
“那我也想啊,可是上哪去找啊!難道接下來我們每天到案發地去蹲點,舉一塊牌子見人就問你11月1日晚上有沒有經過這里啊?哦,對了我記得你認人的本事過目不忘對吧,你不會真的想用這個辦法吧?”我調侃道。
“不用這么麻煩,你沒發現當時有一些人在拍照嗎?拍照的目的多半是發微博或者朋友圈,我們可以通過微博找到這些目擊者!”
“嗯?微博怎么搜?難道現在微博已經強大到能夠有圖片檢索功能了嗎?比如說我輸入車禍,他就能把所有有車禍圖片的微博搜索出來嗎?”
“唉,這傻孩子怎么什么都不懂啊!你不知道微博搜索可以按時間按地點搜索嗎?你只要把時間限定在上周日晚上8點~9點,地點限定在華福路附近,不就行了嗎?再說了,我們也不用找到所有發微博的人,能找到一兩個,確認和我們看到情況的是不是一樣,不就行了。”
說干就干,我打開微博,在高級搜索界面限定了地點和時間,關鍵字選為“*”,一搜索跳出來5000多條結果。
“媽的,萬圣節發微博的人還真夠嗨的~不是說現在都用微信了嘛,怎么還那么多人發微博?”我罵了一句。
“選原創,選有圖片的。”李雯霈建議道。我一篩選還剩1800多條,沒辦法了只能一條一條看了,反正最多顯示50頁再找不到也沒辦法了。
這些微博大多數都是小吃的圖片,還有一些拍的是夜景和奇裝異服的行人,由于都是縮略圖顯示而且又是晚上,一些看上去比較相近的圖片都需要點進去看才能分辨,看了十幾頁我覺得我的眼睛都要噴出火來了,食指也點得快要得關節炎了。
“快看,這是不是撞我們的那輛車?”翻到第18頁,第5條微博的時候終于有所發現,我指著屏幕上的圖片對李雯霈喊道。
圖片上一個男人帶了一個雞窩似的卷發頭套,整個臉涂成白色,紅色的唇膏把嘴型剌到耳根,眼圈涂成黑色,還畫了三條抬頭紋,正對著鏡頭怪笑,一個腦袋就占了2/3的畫面。可是在他右后方陰影里,馬路邊上的一道鐵門前停著一輛銀色的跑車,儼然就是那天撞向我們的瑪薩拉蒂。發帖的時間大約是車禍前的半小時。
“沒錯,就是這輛車了,后面是不是那所教堂的鐵門?”
“對,還真被你說對了,車主和教堂的看門老頭果然是一伙的。”
“好,有門了,繼續看有沒有車禍現場的圖片!”這條微博像是一劑強心針,我們立刻抖擻精神繼續向下搜索微博。
功夫不負有心人,大約又看了十幾頁,我們期待的圖片終于出現了。
這條微博里一共有兩張圖片,第一張圖片里是從遠處拍的,畫面里是那輛已經扭曲變形轎車冒著青煙,和那棵已經被撞歪的大樹,邊上并沒有圍觀的行人,只有距離十幾米遠的地方有幾個人在探頭張望。第二張圖,拍的是近景,當時一個消防隊員拿著高壓水槍對著油箱噴水,另一個正在用液壓擴張器撐開車門,透過車窗里面可以看到一個模糊的人影,血流滿面的躺在駕駛座上。微博圖片并沒有配文字,只有三個雙手合十禱告狀的表情符。邊上發帖者網名叫miyoyo的頭像是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頭靠在一起拍的一張照片,女生是黃色的長發,男生是那種韓國男子偶像組合的發型。也不知道這個微博號的主人到底是這個男的還是這個女的。
“接下來怎么辦?”我問李雯霈。
“先點這個人的主頁看下唄。”
那個博主的也可謂是個微博達人,每天發的微博少則四五條,多則十幾條,絕大部分都是手機自拍的圖片,這些圖片里一半以上一男一女在秀恩愛,各種鬼臉,各種貼面,還有雙手畫心之類的,有些尺度還挺大看得我有點反胃。照片里的女生大約20來歲梳了一個梨花頭,皮膚很白,眼睛很大而且還帶美瞳,長得挺可愛,;那個男的差不多年紀,也長得挺帥,不過不知道是PS過的關系還是怎么樣,我看上去總覺得有點尖嘴猴腮,畫面里的兩個人都笑得很燦爛。其他還有一些照片是這個女孩一個人自拍特寫這些照片里就是表情各異,各種嘟嘴,各種剪刀手,剩下還有幾張她美甲的手部特寫,這些帖子基本上都@了一個叫nikoko的人。當然也有轉帖的,不過無非是一些文藝小清新無病呻吟的文字配圖,和一些減肥食譜之類的。
關于華福路的那條微博是在她主頁的第二頁找到的,這是那天最后一條微博,那之前發了些小吃街的美食,兩個人同吃一串魚丸之類的照片。
“看來這個照片里的小姑娘應該就是這位博主吧?”我對李雯霈說。
“嗯,本來想看看發這條微博前后有沒有一些有關聯的信息,似乎收獲不大,不過至少可以確認她當時一定在案發現場。看來我們還是應該主動和她聯系一下了解下情況。”
“啊?那我怎么和她說啊?素不相識的,別人能理我嗎?”
“這還不簡單,就說我們是公安局的要了解情況唄!”李雯霈想也不想就說。
“有道理誒,我怎么沒想到呢!”我覺得我最近反應越來越慢了,不知道是年紀大了,還是對李雯霈產生了依賴感。
“哼~都被你想到了,那還要我干嘛!”李雯霈得意的說。
于是,我點了這位miyoyo的頭像下面的私信按鈕,在彈出的窗口里寫道:“你好,我是公安局的,請問上周日你在華福路車禍現場嗎?”
“這么寫成嗎?”我問李雯霈。
“怎么搞的和審訊犯人一樣,你小心嚇著人家小姑娘!”我一看我這句話也不禁失笑,確實挺像審犯人的口吻。
“那怎么寫啊?我對異性有交際恐懼癥,要不你來寫吧!”
“真沒用,躲開!”說著她就湊到我的身前,在我的鍵盤上先是按了一連串的后退鍵,然后重新寫道:“不好意思,打擾您一下,我們看到您發的微博,請問您當時是不是在華福車禍現場啊?可否協助我們警方向您了解一下關于11月1日晚上的情況?謝謝。”
她打字的時候,她的右肩正好貼在我的胸口上,雖然隔著一層衣服,我還是有一種觸電的感覺,我還似乎聞到一種淡淡的幽香。我不由自主的內心狂跳,由于擔心她的右肩感受到我胸口的澎湃,我稍稍挪了一下位置,好在她并未注意。
“怎么樣,比你那句話委婉多了吧!”李雯霈一回頭,頭發一甩拂過我的臉頰,癢癢的很舒服。
我定了定神說道:“好像是好一點,不過怎么看著像淘寶客服的口氣!”
“禮多人不怪,一開始客氣點總是沒錯的。”
“好,就按你寫的發吧!”于是我按下了發送按鈕。
“你說她會不會不理我們?”
“按理說不會,不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她如果真的沒反應那也沒辦法。我們還是繼續看看微博里有沒有其他的信息吧。”
于是我們回到剛才微博的檢索頁面,繼續往下看。沒想到才翻了1頁,標題欄的小信封圖標右上角就多出了一個紅色的1。鼠標移過去一看,果然是一條私信。
“八成應該是那個miyoyo,回復的好快啊!估計是正躺在床上玩手機呢!”我一邊點開那條私信,一邊說。
發信人是那個小姑娘確實沒錯,可是看到私信的內容我一下子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