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李東陽搬家
- 爭明之貓奴學士
- 映今月
- 2031字
- 2019-08-22 18:37:50
聽著下面士兵齊整的口號,朱厚照很是得意,“小弟,你看這些士兵怎么樣?”
“威武雄壯,天兵天將。”李牧很是違心的說道。
就在他們觀看操練的時候,宮里派的人來了。
一個小太監來到朱厚照跟前,“皇上,太后讓我給您帶話,不許把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帶進宮。”
朱厚照的好心情瞬間就沒了,“不帶就不帶,你回去告訴母后,我觀看完操練后,還要去西城查看一番,今兒先不回宮了。”
一旁的李牧心想,大哥這皇帝當的還真是任性,不讓帶媳婦兒回家,他自己也不回去了。
看來得抓緊時間找個理由回去,不然肯定會被大哥的任性給牽連,到時候再被太后懲罰,就太虧了。
可是李牧接下來就被朱厚照給逮住了,說什么也不讓他先回去。
“大哥,我一個月沒見我家娘子,想念的很,你就放我回家看看吧。”
“不行,咱們今兒還得去西城好好看看呢。”
此時的西城,外圍城墻已經建起來了,雖然建的倉促,但好歹是有了個模樣。五城兵馬司現在開始在西城這邊駐兵巡邏,各種衙門也開始準備往這邊搬遷。尤其是錦衣衛,那個所謂的“八扇門”,已經建起來了。錢寧當初可沒少砸銀子下去,有錢有人有材料,建的當然快。他雖然去邊關督軍,但將來回到京城,錦衣衛指揮使的交椅還得是他的。
朱厚照在西城的宅子建好了,他直接就住了進去。跟李牧的新宅子正好對門。
李牧脫不開身,于是派了人去給家里報信。
沒想到第二天,李東陽指揮著家里的男女老少,齊心協力搬家。從內城搬到這外城的新宅子來住。
在皇城根下居住,三天兩頭的還要被那些朝堂上的事務所煩擾。李東陽可算是找到理由能搬出來躲清靜了。大車小車的拉了好幾趟,幾乎將舊宅子搬空。以后舊宅子就充當一個臨時落點休息的地點。
李牧終于又見到了日思夜想的娘子,這段時間天天見到朱厚照跟劉良女膩歪,狗糧都快吃到吐了。
“娘子,你來啦。”李牧笑嘻嘻的跑到門口迎接張婉秋。
張婉秋冷冰著臉走進大門,“趙得助,把大門關好。”
趙得助雖然不知道為什么現在要他關大門,但還是趕緊照做。在這個家里,除了李東陽,就數這少夫人最厲害。
門吱吱呀呀的關好了。
“你還知道回來?”張婉秋湊到李牧跟前,兩人臉幾乎貼在一起,但是李牧感覺不到絲毫親切。有殺氣,情況似乎不太妙。
“啊,這不是回來了嘛。”
“你走了這么久,還騙我說在這里打理家業。好,我先不追究這個,你出去一個月回來,怎么著也得給我帶點禮物吧。拿出來吧!”
李牧傻眼了,他身上現在除了幾張銀票,哪兒還有其他可以充當禮物的物件,“那個,那個,娘子,要不下次吧,我忘了買。”
一根雞毛撣子忽然間就從張婉秋的衣袖里面垂了下來,“好呀,你個沒良心的,我今兒個非得打死你!”說完就追著李牧開始打。
趙得助在門房里拿了個小板凳,坐在陰涼下,“怪不得讓我關大門呢,原來是家丑不可外揚啊。”
張婉秋并沒有裹小腳,因此跑起來絲毫不比李牧慢。于是乎李牧的慘叫聲不時傳來。
終于,李牧被逼到了墻角。
“跑呀,你不是很能跑嗎?”張婉秋氣喘吁吁的說道。
“娘子,我錯了,下次一定改,一定改。”
就在此時,墻上的一塊瓦片掉了下去,李牧順著聲音瞧過去,只見朱厚照帶著劉良女和江彬,正坐在墻頭上看好戲。
朱厚照被發現后沒有絲毫從墻上下去的意識,“小弟,想不到你在家里這么慘,哈哈哈哈。弟妹,你繼續,就當我們不存在。”
李牧覺得這個大哥白認了,在這種緊要關頭不救命,還凈說風涼話。
張婉秋見到有外人在,趕緊收起了雞毛撣子。她知道李牧認的那個大哥就是當今皇上,所以不敢再胡來。反正以后有的是機會收拾相公,不差這一時半會兒的。
李牧長出一口氣,終于活下來了。
朱厚照帶著他們從墻上下來,“小弟啊,我琢磨著咱們不都是搬新家了嘛,干脆合伙辦一個喬遷宴吧。”
“好呀,我這就去安排人采買食材。”
就在此時,李東陽拄著拐杖走了過來。他的太子太師雖然僅是虛銜,可是卻正兒八經的教過朱厚照讀書,是太子的老師。現在朱厚照見到他,心里都有點害怕。
“皇上,你怎么也在這里?”李東陽明知故問。
“朕來找李牧有點事情商量。”朱厚照說完就對著李牧使了個眼神。
李牧心領神會,“對,是關于鐵廠生產的事情。等會兒我們就一起過去看看。還有今晚要和對面的鎮國將軍府一起辦一個喬遷宴。”
“哦,那你們忙去吧。”李東陽現在很多事情看開了,這要是擱在以前,他必定會責備朱厚照,說他荒亂政務。可后來發現,大明朝其實沒了皇帝也照樣運轉的開。皇帝愛鬧騰就鬧吧,反正以后的事情自己是看不到了。倒不如好好享受最后這安逸寧靜的生活。
朱厚照和李牧他們出去之后,果真來到了鐵廠這邊。這里可是關乎著前線戰爭,不能出什么亂子。由于這里出產的鋼材質量好,因此那些火器的良品率也上去了。現在邊關很多將士都喜歡那一把京西鐵廠的火器耍一耍,聽聽響,打打兔子,順便打幾個賊人。
朱厚照接過一把火銃,“小弟,這東西可是軍國利器。永樂年間為什么打得蒙古屁滾尿流,就是因為咱們有這個。你要不試試?”
“不,太沉了。”李牧對這東西不感興趣,又不是燧發槍,又不是無煙火藥,打起來很沒勁。他雖然可以改進這些火器,但轉念一想,好像歷史上正德年間就將韃靼打怕了。用不著他來加快這個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