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達延汗的遺囑
- 爭明之貓奴學士
- 映今月
- 3039字
- 2019-09-16 21:59:51
前面巴爾斯博羅特都趴地上了,而且還死了那么多人,剩下那些就不再負隅頑抗,全都將手中的兵器扔在了地上。
巴爾斯博羅特沒想到手下會這么孬種,他剛拿著刀站起來,就也不得不當了孬種。因為他已經被明晃晃的刀劍架在了脖子上,稍有小動作就會被格殺。
位于八扇門的錦衣衛大牢里,李牧跟著張明一起審問這些人。
張明在審問這個頭目,一時間還沒有審出什么來,他的嘴硬的很。
李牧走了進來,說道:“唉,你說說你呀,死扛著做什么,你那些手下全都招了。我這就送你去見閻王。”李牧說著就掏出一把匕首。
巴爾斯博羅特十分惱怒,“那些雜種,這么沒骨氣。怎么對得起我父汗!要殺要剮隨你便,老子不怕!”
李牧笑著說道:“沒想到啊,我隨便說了一句你就撐不住了。剛才你說什么來著?父汗?那你一定是達延汗的兒子了。哈哈,還真抓了條大魚。”
“你用計詐我!”巴爾斯博羅特怒目圓睜,他沒想到眼前這個少年竟然如此奸詐,“啊呸!奸詐小人,有本事與我真刀真槍拼幾個回合!”
李牧用匕首的刀背在他的臉上比劃了下,“你以為我傻呀,跟你這種莽夫去拼命。你這次來是想把你父汗救回去,然后讓他指定你去當繼承人吧?”
“你怎知道?是不是那些雜魚招供了?”
李牧看了看這個不太聰明的巴爾斯博羅特,說:“唉,怪不得達延汗七個兒子,就你來救他呢。原來是真的笨啊。都跟你說了,你的手下沒招供。你們那點小九九,在我看來不過是小兒科。”
李牧本不是什么善類,對張明說道:“把他殺了,將腦袋掛在達延汗大牢的門口,讓他天天看著。我這就去給我大哥說說這事。”
“好,我隨后就差人去辦。”張明對于李牧的心狠手辣算是有了初步的見識。
李牧一直奉行的是,對于敵人絕不仁慈,能多殘忍就多殘忍。
來到鎮國將軍府之后,李牧找到了正在陪同太后聽戲的朱厚照。
“小弟,你來了。快坐下一起聽。”
李牧于是坐在那里聽起了自己寫的那出《風波亭》。還別說,真的跟后世的京劇差不了多少,已經無限接近。
聽了半天后,李牧對朱厚照說道:“大哥,今兒錦衣衛抓了達延汗的一個兒子,已經被殺掉了。”
“哦,殺就殺了吧。”朱厚照現在對這種角色混不在意,韃靼的小王子都被抓了,他們還能翻起什么浪來。
“咱們得計劃一下怎么繼續對付韃靼,防止他們死灰復燃。”
朱厚照來了精神,“說說看,有什么好辦法?”
李牧將自己的計劃說了出來:“達延汗不死,草原上亂不起來。只要他死了,那么他的那些兒子們必定會趁機作亂,爭搶那汗位。只要我們悄悄放出風聲,說達延汗立了遺囑,而這遺囑又好幾樣,到時候必定會很熱鬧。”
“哈哈,還是你壞啊。行,這事兒就交給你去辦。”
太后在旁邊假裝聽戲,實則是在聽他們倆談話。現在她對李牧更加喜歡了。這孩子簡直就是大明的福星,只要能搞定草原,愛怎么折騰怎么折騰。那些計倆雖然有點陰毒,但有她跟皇帝在上面鎮著,看誰敢說三道四。
“李牧,你什么時候再寫一些劇本啊,這些哀家都快聽膩了。”
李牧趕緊站起來,乖乖的回答道:“太后,等我有空了就去寫。不,我這就回去寫。”
“行,忙你的去吧。想寫什么就寫什么,不要瞻前顧后的。只要你好好辦事,將來好處少不了你的。”張太后的言外之意就是讓李牧放心大膽去做事情。
李牧離開這里之后,就來到了京營這里。
達延汗是不會被關在牢里面的,那樣指不定就被人救走了。誰也不會料到達延汗竟會在京營駐地的一個小倉庫里面。在這里,有重重軍營守著,任那些人手段再怎么高明,也很難在這里將人救出去。
現在的達延汗,滿頭的亂發,身上的衣服也已經臟兮兮的,渾身一股騷臭味兒。
李牧剛準備進去,就看見錦衣衛的人提著一個小匣子走來。不用多想,那里面裝著的就是達延汗三兒子的腦袋。
“你們在這里先等著。”
“是!”錦衣衛對這個李公子可是萬分尊重,這可是連他們上司張明也要巴結的人。
李牧走了進去,后面跟著一個端著筆墨紙硯的人。
“怎么?又來讓本汗低頭認罪?休想!”
“沒想到達延汗的骨頭還挺硬。但你想錯了,我來這里不是讓你認罪的,而是讓你給草原上寫一封信,讓他們送贖金來。當年瓦剌善待我們的英宗皇帝,我們今天就善待你這韃靼的小王子。”
“哼!休想。我兵敗被俘,就已經是實力大損。再讓他們出贖金,那我韃靼何日才能再次壯大!我就算是一頭撞死在這里,也不會讓他們交贖金的。”
李牧拍了下手,“我本來想著好好折磨你,但你這骨氣還算是可以。我能坑了你的十萬大軍,就照樣能坑了你后面的繼任者。這樣吧,不管你寫什么,我都會讓人送到草原上。您慢慢寫,我出去等會兒。”
李牧從這里出來后,對那幾個錦衣衛說道:“將這頭顱和他的身子合在一起,找副棺材葬了吧。”
雖然不知道李牧為何改了主意,但這幾名錦衣衛還是照著李牧的話去做了。
在這個由倉庫改成的牢房里,達延汗提筆就寫,上面的內容是讓他的大兒子統一韃靼諸部,休養生息,不要急著報仇。
李牧再次進來的時候,達延汗已經寫完了那封書信。
李牧從士兵手上接過那封信,仔仔細細看了三遍,“放心,我會讓人送到草原上的,說到做到。我可不是那言而無信的小人。”
達延汗有點懵,怎么對面這人這么爽快就答應了?不合常理啊。事出反常必有妖,但他怎么也想不出這里面有什么道道。
他能想出來才怪。
李牧剛要邁步出去,忽然想到了什么,轉過來說道:“達延汗,你覺得現在你那些兒子們最愚蠢的行為是什么?”
“最愚蠢的行為?”達延汗思索了下,“他們現在怕是都準備著搶那汗位,大概來這里救我就是最愚蠢的行為吧。”
“恭喜你,答對了。”
達延汗呆了下,說:“誰來了!”
“我也不知他叫什么,反正一刀咔嚓了。不過沒關系,等你死后,我會把你們葬在一起。就按照你們的習俗下葬。去你們長生天的路上,你也不會孤單。”
“為何?”達延汗很是不解,“我是你們的敵人,你沒必要為一個將死之人做那些。”
李牧搖了搖頭,說道:“看在你將死的份上,我就告訴你吧。我之所以這樣對你,僅僅是因為敬重你的骨氣。你死后,草原上將會迎來長達數十年的戰亂。再之后,草原上就再也沒有你們這種王公貴族,全都會變成我大明的子民。那時候牧民就不用擔心冬天牛羊被凍死,不用擔心找不到豐美的草場和水源,更不用擔心家里的頂梁柱被拉去打仗。”
達延汗盯著李牧,那眼神格外瘆人,“你一個漢人,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
“我眼中的世界,與你們不同。你們跟現在的大明,都是一種落后的文明。”李牧嘆了口氣,走了出去。留下達延汗在那里苦苦思索。
李牧隨便找了個營房,就照著達延汗的筆跡,開始替他撰寫“遺囑”。
李牧一共寫了四份,然后分別讓人送到草原上去。至于有幾份最后會完好無損,他可不管。這東西就是給草原上扇扇風點點火,真正管事的,還是達延汗那些兒子們的野心。有野心的人就懂得這東西的重要性。
最后這件事讓李牧很意外,因為草原上一共出現了六份達延汗的遺囑。達延汗的每個兒子都得了一份,還互相攻訐別人手中的是假的。草原上就再也不安寧。達延汗的兒子們打累了,別的部族就加入了戰局。看情況沒個幾年是不會消停。
時間轉眼間來到四月。草原上開始有消息傳來。韃靼內部徹底亂了起來,今兒你打我,明兒我打他。真的是亂成一鍋粥。
而始作俑者李牧,則將這件事拋之腦后。在達延汗死后,他讓人將達延汗和他三兒子一起合葬在了京城西面的一處小山上,也算是說話算話。
李牧現在正在忙活著寫作,太后催了他好幾次了。再拿不出新的劇本,他就要倒霉嘍。
在李家的一處涼亭中,李牧一臉苦相的提筆疾書。
趙得助帶人扛著一棵石榴樹,準備移栽到這里的小池塘旁邊。
“嘿,我說你們啊,這是準備載一棵死樹在這里嗎?”李牧放下了手中的毛筆,走了過去。
“這棵樹明明活得好好的呀,你看上面都冒芽了,怎么會死呢?”正扛著樹干的梁威很是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