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給貓兒作賦
- 爭明之貓奴學士
- 映今月
- 3041字
- 2019-09-15 19:21:27
梁儲笑道:“唉,可別那么說。你這小孫子真是聰明伶俐,都很快。依我看吶,將來必定是國之棟梁。”
李東陽對這話很是受用,“哪里哪里,他不過就是運氣好一些罷了。”
梁儲將自己的孫子梁威叫過來,說:“這是我小孫兒梁威,這位是你李爺爺。”
“李爺爺好。”梁威很聽話的打著招呼。
一旁的李牧心想,這兩位看起來不是很聰明的樣子,八成是一個庸才。這梁老頭帶他過來,肯定是有所圖謀。
果不其然,梁儲對李東陽說道:“李兄,我這孫兒天資駑鈍,學無所成。所以我打算讓他跟在李牧的身邊鍛煉鍛煉。不求學什么四書五經,只求學得一技傍身,將來能混口飯吃就成。”
李東陽當然不會拒絕這個不過分的要求,“這有何難。牧兒你過來。”
“哦。”李牧站了起來,跟梁威并列站在一起。
李東陽說道:“從今日起,你就好好帶著梁威。教他些有用的知識。萬不可負了你梁爺爺的一番苦心。”
“我知道了。”李牧對于多了這么個跟班也不在意,反正李家也不差那一口飯,只要自己隨便教他點東西就成。
見到李牧一口答應,這梁儲就樂開了花。他能不樂嗎,那張立德聽李牧的,一年就混了個伯爵。張立功也已經當上了北方商會的會長,在京城商圈里面算得上舉足輕重的大人物。只要李牧這小子隨便點撥自己孫子一兩下,將來不說封侯拜相,當個富家翁總還是綽綽有余的。
其他來這里參加宴席的人,見到梁儲這樣行事,也紛紛開始動起了小心思。誰家還沒幾個不成器的娃啊,放家里氣人,還不如丟這里試一試。萬一成了呢。
當晚,這梁威就在李家住了下來。梁儲的態度很堅決,孫子就丟給你李家了,以后混成什么樣你李家負責。
第二天,李牧帶著張立功、張立言、趙得助還有這梁威,前往問天閣工地。既然自己都成了這問天閣大學士,那就得早點把這問天閣給建好。現在他就要到這外閣去行走,視察工地。
梁威知道自己以后就跟著李牧混了,所以很自覺地跟張立功站在了一起,當起了李牧的跟班。
來到秋名山下面的時候,李牧再次看見了那塊石碑。
“不行,以后我也要在這里立一塊石碑。”地方是自己的,產業也是自己的,憑啥出名的是李老頭和大哥,這不科學。李牧打算回去就想個由頭,也寫一篇賦文,刻在石碑上面杵在這里。
三月,正是干活的大好時候。只見無數人駕著牛車,將一車車的土從遠處運來,堆積在這秋名山上面。山的最頂處是正在熱火朝天施工的工地。
經過一年多的不斷完善,這里施工的工藝提高了很多。那些工人干起來也越來越得心應手。
北方商會會長兼問天閣項目負責人張立功,對李牧說道:“妹夫,這里的一切都是按照你的要求來做的。只是現在這土越堆越高,越往上需要拉運的土方也就越多。所以進度比以前慢了很多。”
李牧點了點頭,“嗯,沒事。只要能安安穩穩的將這座大樓完工就成。現在我可是問天閣大學士,要是這問天閣出了狀況,那么全京城的人都會看笑話。對了,今后要記住,但凡遇到雷雨天氣,這工地上的所有人,都要回去休息。不然容易招雷劈。云層和大地之間存在著正負兩種電荷,它們之間的距離越近,就越容易產生雷電。”
張立言在一旁迅速將李牧這句話記在了心里。但其余人全都一臉的茫然,不知李牧在說什么。
張立功說道:“好,以后只要碰到你說的雷雨天氣,我就讓他們全都下去休息。這上面的人一個也不留。”
站在這里,可以看到京城很遠的地方。這時代還沒那么多高樓,所以這秋名山上面的視野很開闊。
李牧在這上面放眼望去,只見西城除了自己這秋名山之外,就數那京西鐵廠的爐子最高。爐子中不停地冒出滾滾濃煙直沖云霄。西城的那些大院落,完全不同于內城和南城那樣狹小緊促。
張立功感嘆道:“先前這里可都是些莊田,沒成想京城這兩年變化竟如此之大。”
李牧說道:“這算什么,只要我輩有著變革天下的決心,今后這里還會變成你想不到的模樣。”
“但愿吧。”張立功現在覺得妹夫簡直就是神人般的人存在,忽然他想起了什么,“對了,我帶你們走另外一條路下去。”
幾人跟著張立功來到工地里面,順著問天閣里面的樓梯向下走著。
張立功舉著火把在前面帶路說道:“我在這下面開了一條橫向的通道,就是為了防止這里面的水汽過大,對大樓本身產生危害。”
此時一陣涼風從下面吹上來,讓他們全都打了個冷顫。這下面收拾的挺干凈,樓梯上面沒有丁點雜物。
“倒是個避暑的好地方。”李牧隨口說著,但他瞅了一眼那黑黢黢的樓面區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在此避暑的話,還需要點燈,就這通風條件,那就是來吸油燈煙氣的。
走到底部之后,果然有一條通道,磚砌的墻壁,上面用的是條石鋪頂。站在通道里,遠遠地就能看見出口處的亮光。
走出來之后,李牧對梁威說道:“怎樣,開眼界了吧。”
梁威憨厚的笑了下,說:“沒想到這問天閣里面竟然是這個樣子。以后等完工了那不得比阜成門的箭樓還要高?”
“那算什么,比那箭樓高多了。以后你跟著混,長見識的地方多著呢。”
回到家之后,李牧就在那里提著筆思索。
張婉秋抱著小雪團走過來說:“我的大學士,你在這里想什么呢?”
“啊?”李牧回過神來,“我在想寫一篇辭賦,然后刻成石碑立在秋名山下。”
張婉秋聽到后,噗一下就笑出聲來,“好吧,你愿意寫就寫。反正那塊地兒是你這個問天閣大學士的,想立多少碑都沒人管。”
李牧隨后摸了摸小雪團的腦袋,小雪團舒服的喵了一聲。
“有了!哈哈,就寫一篇貓賦。”
李牧此時才思泉涌,提筆就寫下了一篇《奇貓賦》。
張婉秋一邊看他寫字一邊說道:“你這字越來越精進了啊。要我說你干脆給咱雪團在那里刻一個大石像得了,跟你這《奇貓賦》的石碑在一起,多威風啊。”
張婉秋這句開玩笑的話沒想到被李牧當真了。寫完這篇《奇貓賦》,他就找來了石匠,將賦文交予他們準備刻碑,還讓他們按照小雪團的模樣,雕刻一個巨大的石像在那里。至于巨大有多大,李牧撂下一句話,“雕像越大,給的銀子越多。上不封頂。”
這些石匠回去之后,一門心思去尋找巨石來雕刻。最后想出一個法子,將雕像分成幾部分,按照問天閣那種堆土施工的法子,最后拼湊在一起。反正李家的銀子他們是賺定了。
接下來的幾天,朝中各種封賞不斷。
敕封江彬為平虜伯,錢寧為定虜伯,張立德為鎮西伯。升宣府巡撫王純為兵部侍郎……而且這次封賞,不僅不吝嗇爵位,還廣賜錢財。國庫的銀子去了一小半。
戶部尚書石玠心疼的都快哭了,這么揮霍下去,這國庫早晚空了。但他也明白,以后最起碼一二十年邊關無大的戰事,會省許多銀子。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還是好好想想怎么增加國庫收入吧。邊關消停了,那么以前所使用的開中法就不合時宜了,還需再仔細斟酌一下以后怎么發鹽引。
開中法就是讓商人運送邊關所需要的糧食、馬匹等物資,然后依據所輸運物資的多少,下發鹽引指標。
自古鹽鐵皆暴利,現在鐵被皇家壟斷了,那么盯著鹽引的人就多了起來。處理不好鹽引的事就會出大亂子。內閣開始三天兩頭去討論這件事。
讓李牧無比郁悶的是,敕封大舅哥的場面,比封他為外閣大學士的場面大多了。而且在家里大舅哥那是深受歡迎,渾然忘了這里還一個外閣大學士。
他現在跟老爹一樣,都是得了個響當當的名號,但就是沒啥實際用處。李牧一想起老爹,也不知他現在怎么樣了。上個月李兆成親自押送著一批玻璃制品回了浙江。今年的第一支船隊應該已經出發,想來不日就會有消息傳來。
只要能平安的將那些貨物運到西洋,就能換回白花花的銀子。李牧想想就有點小激動。這也略微平息了他在家里所受到的冷落。
達延汗和其他韃靼的高級將領,全都被囚禁在了天牢里面。朱厚照本打算拿他們換點贖金,壓榨最后一點價值,但那些大臣非得要殺了祭祖,于是兩邊開始僵持起來。
韃靼那邊已經派出了人前來營救,邊關各種商人多了起來,全都是往長城這邊來的。
錦衣衛開始全體動員,準備好好抓一回混進來的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