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玻璃
- 爭明之貓奴學士
- 映今月
- 3016字
- 2019-09-10 21:24:26
郭益又說道:“但是這一路從緬甸運過來,沿途不知要打點多少地方勢力。再加上運輸的人力等,成本可不低。唉,做生意難呀。”
“為何偏要走陸路?海上一樣可以運啊。只要多招些護衛,走海路不僅省時省力,運量還大。”
郭益搖了搖頭,說:“李公子有所不知,我大明自從三寶太監之后,在這海上就逐漸沒落下去。成化年間本想著再去西洋,可海圖卻全都被藏了起來,還說是被燒毀了。以至于除了民間些許船只以外,再無大規模船隊。可惜呀,可惜。”
李牧沉默了,這是人們還沒有海權意識,認為只要守住陸地就可以。殊不知大海才是未來的方向。“少侯爺,這有何難。我們有足夠的銀子去聘請人手,建造海船。以北方商會背后的勢力,估計誰也不敢來惹事。只要解決了安全問題,走海路完全是可行的。若你還是不放心,那么暫時就先走陸路運玉石。”
忽然,李牧瞧見旁邊一個顏色駁雜的水晶杯,他拿過來看了看說:“這玩意兒是天然的嗎?”
“那當然了,”郭益說道,“這琉璃杯可是花了三百兩銀子從胡商手中買來的,金貴得很。”
李牧笑了起來,“哈哈,我有新的來錢路子了,就在這琉璃杯上。”
“哦?什么路子,難不成是販運這東西?”
“不,不是販運,而是制造。我要造比這還好的杯子。”
郭益顯然認為李牧是在開玩笑,“李公子莫要說笑了,現在京城里就有琉璃廠,能燒制出類似的東西,但成本頗高,目前僅供皇家專用。我還從來沒聽說過可以制作比琉璃更好的東西。”
李牧不樂意了,這明顯是瞧不起他,“我說能造就是能造。人類發展至今,就是憑借自己的雙手不斷去創造,方才有了如今燦爛的文明。想要什么就努力去鉆研,努力去創造。紙張、火藥、銅鐵、瓷器等,全都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依靠我們的雙手才得以出現在這個世間。既如此,那為何不去探索制造一些新的物品呢?”
郭益覺得李牧說得很有道理,對著李牧拱了下手,說道:“郭某受教了。李公子當真有法子?”
“有!造不出來我李牧的名字倒著寫。”李牧說完就喝干了自己杯中的酒,“這酒不給勁啊,要不我抽空釀一些好酒。”
郭益以為李牧是喝多了說胡話,所以并沒有放在心上。
李牧被趙得助抗回了家。
張婉秋這次很生氣,怎么回了趟杭州這膽子就變得這么大,三天兩頭在外面喝酒,看來不好好教訓他一頓是不會長記性。
李牧做了個美夢,夢到自己娶了數千個老婆。但正當他在夢中美滋滋享受的時候,就夢到了張婉秋提著雞毛撣子追著他打。
“媽呀!救命!”
李牧從夢中驚醒。
一旁的張婉秋正拿著針繡花,趕緊放下手頭的東西,過來說道:“怎么了,是不是做噩夢了?”
“嗯。”李牧瞧著娘子溫柔的目光,直接靠在她的身上。
“你說你呀,別在外面喝那么多。真要是那天喝多了被歹人算計可怎么辦?”
……
次日清晨,李牧精神滿滿的爬了起來,在張婉秋的服侍下穿好了衣服。然后他就折騰起了張立功和張立言兄弟倆。
張立功端起一碗粥,喝了一口說道:“妹夫,你這大清早的喊我們起來做什么?”
“等會兒我帶你們做點大事。咱們一起發明創造點新奇的玩意兒。”李牧打算先倒騰出玻璃來,然后再開始做蒸餾酒。
小瘦子張立言一聽要創造新奇的東西,立馬就加快了吃早飯的速度。
吃完早飯后,李牧剛想著帶他們去制備造玻璃的原材料,就愣住了。因為在他的腦子里,還沒有一套成熟的制玻璃方法。
玻璃的制造雖然簡單,但那些原材料,尤其是純堿,該怎么去獲取,在這個時代是一個難題。真要那么容易造得出玻璃,那么早就爛大街了。
“今兒不出去了,改天吧,我要研究一下。”李牧說完就把自己關進了房間里,開始閉門造車。
李牧有些抓狂了,現在他才忽然發現自己面臨的是一個化學工業一片空白的時代。為了造玻璃賺錢,他準備發展那些基礎化學。
首先是燒純凈玻璃必備的純堿,侯氏制堿法太麻煩,他盯上了用食鹽、氨水、二氧化碳制堿的辦法,這個辦法中食鹽和二氧化碳都很好獲取,沒什么難度。但這氨水就麻煩了,李牧開始在紙上寫各種化學式。
這可就難倒了李牧,他思來想去也沒找到合適的方法。
忽然,李牧拍了下自己的腦門,“呵!大不了老子先電解食鹽水,然后再用氫氣和氮氣制作氨水。”他這也算是歪打正著吧,摸到了制作氨氣的正途。在高溫高壓下,氫氣和氮氣會反應生成氨氣。雖然量少,但可以不斷剝離出來。
李家的院子很多,李牧占用了一個大院子,然后這里集結了大明最優秀的一批工匠。全都是找朱厚照要來的。
那些工匠就按李牧說的去做,也不用問為什么。按照李牧的指引,一個火力發電的裝置很快就完工了。像是什么線圈,全都是用銅絲包裹一層生漆纏繞而成。
再然后就是各種各樣的裝置。有一個大銅爐,作為氫氣和氮氣的反應裝置。有儲存氨水的,有去除空氣中氧氣的……這些東西的原理只有李牧一個人知曉,所以不怕那些工匠偷學了去。
一個院子不夠用就占用了旁邊的另一個院子,反正李家有的是地方。
李牧在賺錢的驅使下,絞盡了腦汁將后世的化學知識搬運過來。他每天只睡三個時辰多一點,其余的時間除了吃喝拉撒,全部精力都用在了這里。
每天夜里這個院子里都是燈火通明,敲敲打打的聲音不斷,更別提白天。
張婉秋勸了他無數次,可李牧鐵了心要在年底搞出純堿來。
轉眼間就到了臘月二十八。這二十多天的連續勞累,讓李牧看起來很是疲倦,整個人也瘦了一大圈。
終于在試驗了無數次之后,李牧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純堿。
看著那一大瓦盆純白的結晶,李牧喜極而泣,這白花花的東西以后可都會轉變成銀子。而銀子,就是他以后窮奢極欲的最好支撐。
李兆成今天正巧趕到了北京,此時正和李東陽等人在前廳里面敘家常。
一個小廝匆匆忙忙跑了進來:“大老爺,不好了,小公子暈過去了!”
這下子所有人都慌了,連忙趕到了那個大院子。只見這里各種設備擺滿了院子,銅爐、銅管等東西到處連通著。煙囪里面冒著黑煙,燒水的大銅爐正在通過一個管子冒著水蒸氣。但他們不關心這個,只關心李牧的情況。
李牧病了,累的。整個新年都在床上躺著。朱厚照派了幾位太醫就守在門外,生怕李牧出什么意外。
張婉秋端著一碗參湯,一邊拿著勺子喂李牧,一邊說:“你說說你呀,就不能多歇歇。非要成天去倒弄那些東西,現在好了吧,躺床上老實了吧。”
李牧笑著說道:“娘子,我這可是按照仙人所說的,給咱家整出一個來錢的新路子。明年咱家里準能賺許多銀子。”
“我要那么多銀子做什么?只要你平平安安的就好。”
李牧躺在床上迎來了正德十一年,他現在除了實際年齡小點之外,身高已經跟大人差不多了。但看起來還是很瘦弱,只長了個骨架。
正月初三,李牧修養了幾天后,就又活蹦亂跳的。
有了純堿,后面一切就都好說。
石英砂、純堿、石灰石等全加在一起,研磨成碎渣之后,烘干后添加到了新建的那個爐子里面。有了鐵廠建爐子的經驗,這邊建個燒玻璃的爐子就毫無難度了。
但是最終的結果讓李牧很失望,那些融化的東西拿出來之后,可以伸拉塑型,但最后無一例外全都碎成渣渣。
“到底是哪一步出了問題呢?”李牧很是納悶。
最后他想明白了,這大冷天的,一下子溫度變化那么大,不碎掉才怪。于是又在旁邊建了一個爐子,用來將玻璃緩慢降溫。
最終,第一批晶瑩剔透的玻璃杯生產出來了。
“哈哈哈哈!發財了!”李牧開始狂喜,然后拿著一個水晶杯就跑到了前院,抱著張婉秋親了下。
“你做什么?這么多人看著呢。”張婉秋羞紅了臉,這里李家的所有主要人物幾乎都在。
李牧將那個玻璃杯舉起來,“娘子你看,這是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這個玻璃杯吸引住了。
李兆成也算是眼界開闊,在西洋見識過不少奇珍異寶,但這種等級的琉璃杯還是頭一回見到,“兒子,你忙活一個月就是為了做這種琉璃杯?”
“這不是琉璃,而是玻璃。今后這就是我們李家會下金蛋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