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4章 讓我定規則,我不在乎誰是老大

  • 大唐第一經紀人
  • 浮光二白
  • 3150字
  • 2019-08-14 14:10:21

“真是一萬貫?你莫不是在坑我們?”鄧老板突然感覺口唇發干,緊緊抓著林烽的褲管。

“這小子詭計多端,我們不能信他。”

林烽掙脫他們,說道:“既然你們不要,那我就賣給別人,聽說現在新起一門新生意叫廣告行,不知道你們聽說過沒有?”

這一句讓幾家老板猶如雷擊,恍如臨湖灌頂楞在當場。

對啊,林大郎這技術用在抄書那是大材小用,書抄出來,總要賣得掉才行,是有一個銷量上限的,可廣告業沒有。

如今他們接的廣告訂單,已經排到兩個月后了,抄書匠忙不過來啊,可一旦使用林大郎這法子,一個時辰就能出產千分,那就是撿錢啊。

“別走,我要,別走啊。”鄧老板都沒力站起來,手腳并用,爬到林烽旁邊又緊緊抱著他的腿,說道:“我們要了,你千萬別把這技術賣出去了呀,我求你了啊!”

其他人也勸道:“這技術這么好,就應該我們幾家私藏,被別人知道了,對你林家書肆也不利啊。”

林烽答道“這可是你們求我的,到時候別說我坑你們。”

“是我們求你的,你是好心人,怎么可能坑我們呢。”

“那以后,這書肆業務……”林烽拖長了聲音。

“以后你說的算,你要我們朝東,我們絕對不敢往西。”

“既然如此,那你們先把這份協議簽了。”林烽變戲法似的拿出一沓紙,每人發了一份。

鄧老板看著密密麻麻的好幾頁,讀到:“圖書出版行業約定細則!印刷坊行業規定!廣告業務行業指南!這是什么?”

“這就是做這一行,大家必須遵守的行規!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你們說是不是?”

“是是是,大郎說得對,只要是你定下的規矩,我們都遵守。”

林烽接著說道:“不光是你們,以后發現其他書肆用這法子的,也要遵守行規!我會把這個呈給李知府,他親自批準后施行,而且還要收稅。”

“這……大郎,大家都是一家人,收稅就免了吧?”

“誰說免了?而且你們只出自己的那部分,寫內容的要交稅,印書的要交稅,賣書的也要交稅,買書的人也交稅。比如,你看這本書,定價是160文,其中就包含了各方的稅在內。這細則簽好了,你們自己也存一份,回去慢慢看。”

我可是以300貫每年,包下了衡洲府的稅,不向你們收回來,我怎么割韭菜?

“簽,我簽了。”“到時候我們把稅錢加到里面,也還是比現在的書便宜,反正我們不吃虧。”

幾位老板簽好了字,寫好欠條,六家一起欠林烽1萬貫。

林烽看著文書上的簽名和手印,滿意的點點頭。你以為想加價就加價嗎?到時候市場教做人。

“現在大家是一家人了,我就帶你們去參觀作坊。”

鄧老板這些人聽了,神情激動,就連喘息都急促了幾分,一萬貫買的技術到底是什么樣的,他們都滿懷期待。

林家書肆的這個印刷坊早已遷到了城外的造紙坊,今天為了配合他坑人,所以才派來一批人。

這些匠人看見林烽帶人進來,都一個個回到工作崗位。

“你們再把今日印刷的這張紙,從頭到尾給各位老板演示一遍,從刻板開始!”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工匠們很快就行動起來。

研墨的,裁紙的,調膠的,刻板的,同時進行。

林烽指著一名正在雕刻的木匠說道:“最先從刻板開始,先把字反刻在木板上。”

“然后再固定住,拿刷子在上面刷墨,把白紙覆在上面,然后再……最后裁剪成固定大小的一頁,然后按順序用線裝訂成型。”

林烽大概用了半個時辰,把整個運作流程講解清楚。

“還有刻板,你看這個。”林烽指著一塊大的木板道:“這個就是八個相同內容的板連在一塊,同時可以印出8份,然后再裁成8頁,讓生產效率大大增加。”

鄧老板看著行云流水的工匠,感慨道:“這是在造銅子啊,我仿佛聽到了一個個銅錢的聲音。”

林烽拍了拍他肩膀,問道:“值嗎?”

“值,太值了,要我說,每家收一萬貫都不過分。”

林烽翻了個白眼,你以為我不想嗎?要不是坑爹系統在,信不信我能把你們詐干了?

“我還免費送你們一批匠人,扶持你們快速發展。”林烽指著這些工匠說道:“他們可都是成熟老手,不但印刷快,還能教會你們其他工匠。”

“那就多謝大郎了,我剛才還想著,怎么把這些記下來呢,如果有他們來指導,就再好不過了。”

“他們的工錢可不便宜,比抄書匠貴幾倍,你不會是想著他們教會你的人之后,就遣散他們吧?”

鄧老板心中一柄,這林大郎就如他們肚里的蛔蟲啊,他想什么,怎讓他全猜中了?他確實是打這個主意,等自己人學會了,就把這些人趕出去。

“哪能呢,我保證把他們用到老。”鄧老板滿臉堆著笑。

林烽點點頭道:“沒有最好,我這工藝要定期培訓的,哪里改進了效率,都是教給他們,到時候,你派別人來學,我可不教!”

鄧老板一聽,原來這技術不是一次性教給我們,說不定還有些關鍵技術在藏著掖著,點頭道:“那是自然,保密要緊,我就派他們來學,再讓他們來教我。”

“為了保持聯絡和互相監督,避免惡意競爭,我們在同一處印書如何?所有書肆只賣書,印書都交給工坊來做。”林烽繼續忽悠道:“地塊我都找好了,靠近縣學和府學,山上風景宜人,人少安靜,既能防止賊人窺視印書技術,還能有事了,方便大家一起商量。”

鄧老板心想,我們幾家書肆都靠近縣學和府學,就你林家書肆在西市,要不是靠降價營銷,你早關門了,現在想起在那附近開作坊了?不過這樣一來,運輸也方便了,便答應下來:“全聽林頭做主。”

潘老板他們也附和道:“對,以后林頭就是我們的老大。”

林烽嘴角上揚,這些人總算入套了。他才不管這些人到底聽不聽他的話,也不管誰是他們老大,只要按照他的規矩來辦事就行。

現在規則是林烽定的,可不代表以后還按他的規則走。那規則靠什么繼承和傳播?靠的就是一代代實際操作的匠人把這些規則用到產品中去。

我說一塊雕版就應該這么大,一張紙怎么劃分大小,印刷一本書要有哪些內容,裝訂的順序,這些都在工匠下意識行為中完成,甚至這些老板都不會注意到,然而這些就是整個行業的基石。

像后世,各種機械里的螺絲和小配件,英寸這個單位在其他國家都淘汰了,而老美卻還在使用,其他國家的一些行業也不得不跟著使用,因為一旦使用厘米毫米做單位,多少機器要重新設計和修改?

林烽要的就是把這種規則傳遞下去,而他就是這個規則的締造者,這是再多錢都買不到的優勢。

趁著這些老板還沉溺于印刷術的高效率當中,林烽賣出了第一塊地皮。

填好牙單,收了錢,到時候去官府備案存檔就可。

“林頭,現在可以讓我們把工匠帶回去嗎?”鄧老板已經等不及了,如果動作快,現在回去還能趕著加工一批廣告單。

“現在正值上元節,我們早點開工,才好有錢來孝敬林頭啊。”

“去吧,你們去把錢運到崔宅,然后到那里把工匠帶回去。”林烽也不含糊,這些工匠都派出去了,才好實行第二步“活字印刷術”

這才是他的底氣,只要自己保持技術領先,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而活字印刷都是用崔宅本來的奴仆,忠誠度沒的說。

當林大江看到這些老板和掌柜一車車載著箱子抬進崔宅的時候,樂得合不攏嘴。

“吾兒還沒去牙行報道,這些商販就來送禮了,比你阿爺強。”

林烽朝他擠了擠眼道:“阿爺,這些都是賣印刷術的錢!”

“你個敗家子,印刷術只賣了這么點錢,我抽死你,小嬋快給我把雞毛撣子拿過來。”

鄧老板見林大江滿院子追著林大郎打,低聲說道:“我們快把錢放這里,就溜,這技術一定是林大傻犯病了才賣。還不走,難道等他爹反悔?”

“如今看來,這林大郎的傻病又犯了,就算他爹反悔也沒用,我已經把這印刷術都記下了。”

“走走,別被林大江逮住了,這工匠等以后再來要,我們先回去讓下人們先琢磨一陣。”

林大江等這些人走了,才停了下來,忙問道:“臭小子賣了多少錢?”

林烽答道:“一萬貫呢。”

“沒想到我林家也能聚集萬貫家財啊,真是你阿娘在天保佑。”

林烽卻說道:“別看現在有一萬貫,很快就要花完了,書院計劃就是一個無底洞,多少錢填進去都填不滿。”

他是準備把書院打造成研發、教育、學習一體化的系統工程。

這時管家崔勇過來匯報“老爺、少爺,門外有一對父子,遞過來一張拜帖,說路過此地,想要祭拜李長源之墓。”

林烽接過長兩寸寬三寸的紅箋一看,這個名字差點驚得他沒拿穩。

“河陽韓愈韓退之拜上……”

(大牛送上門來啦,大家快把用收藏把他留下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们市| 金昌市| 永春县| 赫章县| 铜陵市| 于都县| 新田县| 阿拉善盟| 长子县| 任丘市| 九龙坡区| 健康| 独山县| 高州市| 蒙城县| 河津市| 调兵山市| 贺兰县| 沿河| 柏乡县| 宝山区| 特克斯县| 靖州| 新巴尔虎右旗| 贵阳市| 屯昌县| 左贡县| 南澳县| 西青区| 长兴县| 天柱县| 密山市| 汶川县| 满洲里市| 喜德县| 平谷区| 神木县| 安泽县| 宁津县| 长岛县| 冕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