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意外的生意上門
- 大唐第一經紀人
- 浮光二白
- 3167字
- 2019-08-05 07:05:00
第二日一早,許匠頭就上門來,表示考慮好給林家做工。
林烽都怔了一下,問道:“你們要不等年后再開工?眼看就要過新年,你們也買點東西高興一下。”
許匠頭拍著胸說道:“有活干,就高興。我就怕閑著,說實話,你家紙坊不開工,村民們都擔心,只有開工了,他們的心才好安定下來。”
林烽點點,這些人被忽悠怕了,所以才會這么擔心。而且這時代算工錢是按做工算的,而不是月薪,這和后世的民工差不多,做幾天工,算幾天錢,休息日沒工資。
“走吧,我們一起去工坊,這次我教你一個新的工藝,可以大大縮短工期,而且產量翻倍。這樣一來,我們不但可以滿足自家用紙,還可以把紙賣到別的地方,你們就不需要擔心停工了。”
林烽和許匠頭來到工坊時,門口已經圍滿了人,他一開門,這些人就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
林烽拿著圖紙,把幾個技術骨干叫到身邊,開始教他們。
講完之后,他們疑惑的問道:“竹子能行嗎?”
“放心吧,你們就按照這個方法,和你們平時的工藝差不多,多增加了兩道工序,和在生石灰浸泡時加了一些料而已,大大節省浸泡時間,按此法,從準備材料到成紙,只需十日便可。”
其實林烽也是心中忐忑,畢竟系統給的記錄造紙術,還沒經過實踐。
按照系統這么不靠譜的尿性,還真不一定成功。
林烽的講解通俗易懂,工匠們很快就開始行動,一起忙著上后山砍楠竹。
真正需要他親自觀察的工序還在后面,于是便打道回府,他需要去見證第一批印刷術的面世。
回到書肆,正好看見林大江在教這些人怎么印頁碼、裝訂書頁。
有了匠人們的加入,速度大大提高。
整個林家書肆后院都擠滿了人,幾乎不到一分鐘就能產出一本書。
林烽拿過一張大黃紙,教他們說道:“每30本為一摞,先用麻繩困了,用這種大紙包起來,再在上面寫上書名。”
他可沒打算一直零售,以印刷術印書,如果不批發,就成了造紙坊之前那樣,一個月開五天工就歇菜積壓了。
書還沒開賣,反倒是蔡老六帶來了生意。
“林頭,手下小弟說,有人打聽這白單的事。”
林烽疑惑道:“不準發?還是想打聽技術?”
蔡老六搖著頭:“都不是,那人是賣脂粉的,見我們在到處散發白單,就問我們多少錢一張,他也想讓我們替他宣揚宣揚。”
“不就是廣告唄。”林烽都沒想到,這么快就有廣告生意上門。
看來商人的思想還是比其他人活絡。
“你給他報價了沒?”
“我哪敢報價啊,怕報低了,林頭吃虧,報高了,人家又不要。”
林烽眼睛一轉,問道:“你想接這活?”
蔡老六點點頭“反正我那些弟兄,閑著也是浪費糧食,不如讓他們跑跑腿。”
“那好,我教你一招。你去把城中乞丐組織起來,到時候把他們清洗干凈,換上干凈衣裳,然后等我消息,我親自去和那胭脂老板談一談。”
林烽跟著蔡老六來到胭脂店:黛春林,名字不錯。
老板見蔡老六來趕緊把人迎到后堂。
“這位就是我老大,曹老板,你可別欺負我老大是讀書人,不然老子不放過你。”
林烽喝道:“怎么說話的呢?還不快滾出去。”
蔡老六乖乖的溜了出去,曹老板對林烽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樣的潑皮,在這年輕人眼里就像狗一般使喚。
“聽聞曹老板準備投放廣告?”
“廣告?”
“就是廣而告之!”
“確實有此意,只是不知這新鮮玩意怎么收費?效果如何?”
林烽算了算,不管怎么要價,都落在系統的限制里,屬于不公平交易。
“效果我也不自夸,要不你也不會找上我。至于價格嘛,好商量,曹老板可以告訴我你的需求,我來給你制定宣傳方案。”
“我要在上元節前,讓全城百姓都知道我黛春林出了一款新胭脂。”
林烽不停的在系統估價,從1文錢一張,到1文錢10張,公平度還是在50%以下,是要被罰公平幣的。
第二感覺到了系統的坑爹。
他忽然想起之前的賣書的那筆交易,可以捆綁銷售啊。
他把人員費用也算進去,總算出現了一個價格。
系統估值2張=1文錢,公平度51%,1張=1文錢,公平度102%。
林烽直接報價:“2文錢一張!”公平度在51%。
他見老板還在猶豫,便勸道:“2文錢已經算低的了。紙墨,加上抄書人工錢,還要派人去給你全城宣傳,現在又是冬天,又是過年,做事的人少啊。”
曹老板終于下定決心。“好,那就2文錢。全城人口大致在20萬人,我要400貫!”
林烽也笑道:“曹老板就是爽快,如果效果好,希望下次你幫我宣傳一番。”
“好說,好說,就看這次效果了。”
“請把廣告詞給林某。”
“廣告詞?這是什么?”
林烽也無語了,我只是宣傳渠道,不是設計公司啊。
但既然是獨一份,他不得不替客戶考慮周全。
“廣告詞,就是你這胭脂的賣點,用了有什么好處,為什么買你家的,不買別家的。我們需要把這些東西告訴大家,人家才會愿意來買啊。”
林烽拿出書肆的廣告單“你看,這上面寫了,前50名入店,可免費獲贈書籍一本……總之,就是把各種好處寫在上面。”
曹老板面露難色:“我這胭脂免費送,代價也太高了點。”
“那就買一送一。買高檔胭脂,你送低檔胭脂,或者其他東西。”
對于這種活動,林烽那是信手拈來,后世的廣告策略更是眼花繚亂,一不小心就中了商家的招。
好不容易和曹老板敲定宣傳方案,曹老板交了定金。
林烽走之前問道:“你這脂粉什么樣的?拿來我看看,萬一和宣傳的不一樣,我要背負責任的。”
曹老板叫掌柜拿出兩盒胭脂:“林阿郎這次幫我這么大忙,我怎會坑你呢?這兩盒脂粉先拿回去給小娘子用著,以后你家小娘子脂粉我黛春林包了。”
林烽回到店里,幾十個青年男子正圍在那里,排著方陣。
蔡老六正粗著嗓門給他們訓話。
“等下,你們就聽林頭的吩咐,不說發財,起碼吃頓飽飯還是可以的。”
有人答道:“林頭賞我們這身衣裳,我們感激還來不及呢,只要給口飯吃,我們不要工錢。”
林烽走上前去,這些人都面黃肌瘦,雖然經過了清洗,但長期的乞討生涯,顯得面色偏黑,且帶著兇相,這樣的人,讓他們去發傳單,怕是要把人嚇跑。
他想到后世之人發傳單的時候,很多都是穿著厚厚的道具服:布朗熊!
這個時代沒有這東西,但是有替代品啊:面具,大頭娃娃那種面具,整個腦袋都套里面。
他吩咐蔡老六去買面具,然后親自給這些人訓話。
別說蔡老六雖是個潑皮,但訓人還是挺講究的,這站的方陣,就像一個方塊,排在前面的都是他的親信小弟。
林烽從書肆里拿出衡州城輿圖,給這些親信講解:
“你們看這圖上,衡州府一共有30個街坊,你們分成15個小隊,每個小隊5個人,負責2個坊,你們的任務不但要發傳單,還要監督他們不要亂扔了,不要發重復了,這每一張單頁都是錢。”
就這樣,大唐第一支專業的宣傳隊伍出發了。
他們拿著廣告單,身披一塊錦布,上面寫著脂粉店的名字,最下面還有一行小字:蔡氏廣告行!
林烽沒有用林氏的名頭,一方面因為這廣告是蔡老六拉來的,管理也是蔡老六,他只是出謀劃策而已。
只有給手下帶來好處,人家才會死心塌地的跟著你。
當林烽扣掉印刷費和設計費等一應費用后,把剩余的200兩銀子交到蔡老六手里的時候。
他沒想到這潑皮眼角微微抖動,竟然哭了!
“這是小六子掙到的第一筆正經錢!以前小的時候,就去偷,后來長大了除了訛人,就是行騙,甚至還去劫過道。”
“林頭,以后,小六子的命就是你的了!”
林烽拍了拍他肩膀,神態平和說道:“我不要你的命,你只要遵守我定下的規矩就是了。這批廣告是你的第一單,以后還會有第二單,生意源源不斷。
你的性格可以做老板,但不適合做掌柜,以后你還是尋個掌柜替你打理,你管好他就行了。
而且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派單人員的挑選和培訓,服裝該怎么穿,下次記得叫廣告主提供專門的衣服,廣告有多少種方式……這些你都要去學。
這是一門新興行業,做好了大有可為。”
他之所以這么做,還是覺得這蔡老六不太穩定,說不定哪天兇性爆發,闖了禍,遲早算到他頭上,還是分離開好一點。
更何況廣告這東西,剛出現時,是廣告,到后面說不定就成了報紙。
意識形態這東西,從古至今都被統治者牢牢抓在手里,萬一哪一天翻了車,也牽連不到他身上。
不管力量在誰身上,只要你能驅動這股力量,那就是你的力量。
只要蔡老六聽他的話,廣告老板是誰,重要么?
他的目標可是第一經紀人!撮合全球生意,而不是自己動手。
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