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數據結構起源
“數據結構”的概念起源于1968年美國計算機科學家唐納德·克努特(Donald Ervin Knuth)教授所著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藝術》(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如圖1.1所示。在該書的第一卷《基本算法》中,他開創了數據結構的最初體系,較系統地闡述了數據的邏輯結構和存儲結構及其操作。
圖1.1 Donald Ervin Knuth及其著作《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在計算機科學中,研究數據結構對設計出高性能的算法和高性能軟件至關重要。“數據結構”課程不僅是程序設計的基礎,而且是設計和實現編譯程序、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及其他應用程序的重要基礎。
推薦閱讀
- 微信公眾平臺與小程序開發:從零搭建整套系統
- Apache Spark 2 for Beginners
- Internet of Things with the Arduino Yún
- MATLAB實用教程
- Scientific Computing with Scala
- 微信小程序入門指南
- Python編程:從入門到實踐(第3版)
- 精通MySQL 8(視頻教學版)
- Managing Microsoft Hybrid Clouds
- 官方 Scratch 3.0 編程趣味卡:讓孩子們愛上編程(全彩)
- Android智能手機APP界面設計實戰教程
- Building Microservices with Go
- INSTANT EaselJS Starter
- Serverless從入門到進階:架構、原理與實踐
- Splunk Developer's Guide(Second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