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國際收支平衡表

國際收支平衡表本書配套資料“擴展學習材料”提供了我國部分年份國際收支平衡表,在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網址見附錄)“統計數據”欄目中可查各年份收支平衡表。是一國對其一定時期(一年)內的國際經濟交易,根據交易的特性和經濟分析的需要,分類設置科目和賬戶,并按復式簿記的原理進行系統記錄的報表。國際收支平衡表將一國一定時期內國際收支的不同項目進行組合、統計,具體解釋了該國的國際收支狀況。由于國際收支平衡表總是與時間緊密相連,因此一般提及該表總是稱之為某國某一時期的國際收支平衡表。

小貼士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不定期出版和修訂《國際收支和國際投資頭寸手冊》,制定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格式。目前,較常用的是第五版(1993年)和第六版(2008年)。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規定,每個會員國必須定期報送其國際收支平衡表,經匯總后發表在《國際金融統計》上。

一、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內容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方網站中文主頁網址見附錄。2008年12月發布的《國際收支和國際投資頭寸手冊》(第六版),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全部賬戶可分為經常賬戶資本賬戶金融賬戶以及誤差與遺漏凈額四項。

(一)經常賬戶

經常賬戶(current account)又稱經常項目,是本國與他國進行經濟交易時經常發生并在整個國際收支總額中占有重要比重與地位的項目,是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項目。它顯示的是居民與非居民之間貨物服務、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流量,反映了一國與其他國家之間實際資源的轉移,與該國的國民收入賬戶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它也表現了一國的創匯能力,影響和制約著其他賬戶的變化。經常賬戶包括貨物和服務、初次收入以及二次收入三個明細賬戶。

1. 貨物和服務

貨物和服務賬戶列示屬于生產活動成果的交易項目,側重于居民與非居民之間貨物和服務的交換環節,在所提供經濟價值的性質上與其他分錄之間存在區別。

貨物goods)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貨物、貨物修理、各種運輸工具、在港口購買的貨物及非貨幣黃金。貨物可以用來滿足家庭及社會的需求,或者用來生產其他貨物或服務。由于輸出或輸入的商品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因此貨物又稱有形貿易

貨物對一國國際收支的經常項目乃至整個國際收支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經濟所有權可以通過交易進行轉移,并可對其建立所有者權益。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進出口商品價格均應按離岸價格(FOB)計算,但各國掌握并不一致。在海關統計中,習慣以離岸價格計算出口商品價格,而以到岸價格(CIF)計算進口商品價格,大多數國家在國際貿易統計中也習慣如此。因此,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記錄進口商品的支出時,應把到岸價格的運費、保險費等一切抵岸之前的費用予以扣除,換算成離岸價格,并把運費、保險費等國外發生的費用分別列入勞務收支項目中。

服務(service)是指勞務的輸出輸入,是改變消費條件或促進產品或金融資產交換的生產活動成果。它同國際進出口商品一樣是價值的交換行為,但它不像商品交換那樣看得見、摸得著,因此又被稱為無形貿易。服務通常無法與其生產分離開來,一般也不能單獨對其建立所有者權益。但個別產品,如知識獲取型產品等一些涉及知識產權的產品,也可以像貨物一樣進行交易。

該賬戶記錄的內容較為復雜,主要包括運輸、旅游、通信、建筑、保險、金融、電子計算機和信息等方面的服務,專有權(專利、版權、商標、制作方法、經銷權等)的使用費和特許權使用費,其他商業服務,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以及別處未提及的政府服務等。

2. 初次收入

初次收入賬戶顯示的是作為允許另一實體暫時使用勞動力、金融資源或非生產非金融資產的回報,而應付和應收的金額,是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初次收入流量。

初次收入反映的是機構單位因其對生產過程所做的貢獻或向其他機構單位提供金融資產或出租自然資源而獲得的回報,主要包括與生產相關的收入(如雇員報酬、對生產的稅收和補貼等)以及與金融資產和其他非生產性資產所有權相關的收入(如投資收益、財產收入等)兩個細分賬戶。我們以雇員報酬和投資收益兩個賬戶為例進行說明。

雇員報酬表示個人在企業生產過程投入勞務而獲得的收入,一般由現金形式的工資和薪金、實物形式的工資和薪金、雇主的社保交款三個部分組成。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判斷雇員報酬的重要因素之一即為確定實體和個人之間是否存在雇主與雇員的關系,當雇主和雇員為不同經濟體的居民時,雇員所獲得的酬金回報計入雇員報酬。另外,在居民個人由非居民聘用或者居民聘用非居民個人時同樣將會產生跨境雇員報酬。

投資收益是提供金融資產所得的回報,是一國資本在另一國投資而獲取的利潤、股息、利息等收益,或者看作居民和非居民之間有關的投資收益,一般與特定類型的金融工具緊密相連。

投資收益可進一步細分為直接投資收益、證券投資收益、其他投資收益(如借貸產生的利息)、儲備資產收益等。其中,直接投資收益包括來自居民和非居民機構單位之間直接投資頭寸的所有投資收益;證券投資收益包括居民與非居民之間除直接投資和儲備資產以外的股權和債務證券頭寸而產生的收益流量;其他投資收益包括居民和非居民機構之間與存款、貸款、貿易信貸和預付款以及其他應收或應付款賬戶相關的流量;儲備資產投資收益包括股權和投資基金份額收益和利息、特別提款權持有利息等。

特別要注意的是,購買股票或債券的資本本金損益不記入收入賬戶,而要記入資本或金融賬戶。

3. 二次收入

二次收入賬戶顯示的是收入的再分配,即一方提供用于當前用途的資源,但該方沒有得到任何直接經濟價值回報。

二次收入賬戶表現的是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經常轉移,包括個人轉移、對所得與財富等征收的經常性稅收、社保繳款、社會福利、非壽險凈保費、非壽險索賠、經常性國際援助、其他經常轉移等項目。

特別要指出的是,二次收入賬戶中的經常轉移項目(current transfers)又稱無償轉移,通常是指單方的、不對等的收入和支出,不產生債權債務關系,卻直接影響可支配收入水平和對貨物或服務的消費能力,具體包括除下面三項的所有權轉移:①固定資產所有權的資產轉移;②同固定資產收買或放棄相聯系的資產轉移或以其為條件的資產轉移;③債權人不索取任何回報而取消的債務。經常轉移又可細分為私人無償轉移和政府無償轉移兩類:前者主要包括僑民匯款、年金、贈與等;后者主要包括政府間經濟援助、軍事援助、戰爭賠款、捐款,對慈善、宗教機構及科學文化組織定期的捐款,罰沒走私品,債務及利息的豁免等。

(二)資本賬戶

資本賬戶反映的是居民與非居民之間,非生產非金融資產的取得和處置,以及應收和應付資本的轉移。資產從居民向非居民轉移,會增加或減少居民對非居民的債權;資產從非居民向居民轉移,則會增加或減少居民對非居民的債務。因此,這個賬戶表明本國在兩個時點之間的時期內資產與負債的增減變化。

1. 資本轉移

資本轉移是資產(非現金或存貨)的所有權從一方向另一方的轉移,或者是使一方或雙方獲得或處置資產(非現金或存貨)的轉移,抑或是債權人減免債務的轉移,主要包括六方面內容,即債務減免、非人壽保險索賠、投資捐贈、一次性擔保和其他債務承擔、稅金以及其他資本轉移。一般情況下,政府、住戶和非營利機構進行轉移是為了向另一方轉讓收益,而由于商業實體一般不會有向其他實體轉移資源而不要求回報的動機,因此商業實體之間進行資本轉移的情況比較有限,個別情況下會出現債務承擔和一次性擔保的啟動。

2. 非生產非金融資產的取得和處置

非生產非金融資產的取得和處置是指各種不是由生產創造出來的有形資產(如土地、自然資源等)和無形資產(如專利、商標、版權、經銷權等)以及租賃和其他可轉讓合同的交易。

(三)金融賬戶

金融賬戶包括引起一個經濟體對外資產和負債所有權變更的所有交易,它反映的是居民和非居民之間投資與借貸的增減變化,以及金融資產和負債的獲得和處置凈額,表明了用于凈國際融資交易的類別、部門、金融工具和期限。

按照投資類型和功能劃分,金融賬戶可細分為直接投資、證券投資、金融衍生產品(儲備除外)和雇員認股權、儲備資產其他投資

1. 直接投資

直接投資的主要特征是投資者對非居民企業的經營管理擁有有效的控制權,投資者和企業之間存在長期的合作關系。投資者直接投資可以采取直接在國外投資興建企業的形式,或采取購買非居民企業一定比例股票的形式,也可采取將投資利潤進行再投資的形式。

2. 證券投資

證券投資也稱間接投資,是居民購買非居民公司的股票、債券、大額存單、商業票據以及其他衍生金融工具等的投資行為,是一種跨國的股本證券和債務證券的投資。當證券投資超過一定比例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達到10%以上,我國規定5%以上),就成為直接投資。

3. 金融衍生產品和雇員認股權

金融衍生產品和雇員認股權具有類似的特征。金融衍生品往往與其他金融工具、指標或商品相聯系,通過市場對特定金融風險進行交易。由于在現實中很難將服務費從金融衍生品的價值中剔除,因此常常將其整個價值歸于金融資產。而雇員認股權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報酬形式,是公司向雇員提供的一種購買公司股權的期權,計入金融賬戶的雇員認股權交易。

4. 儲備資產

儲備資產包括貨幣當局可隨時動用,用于維持國際收支平衡及穩定匯率的外部資產,包括貨幣性黃金(所有不計入貨幣黃金的金塊交易都作為非貨幣黃金計入貨物和服務賬戶)、特別提款權、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和外匯儲備等官方對外資產。它是政府的調節賬戶,當自發性交易的借貸不能平衡時,就需要通過增加或減少官方儲備資產的方式加以調節。

儲備項目為平衡賬戶,反映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官方儲備是增減額而不是持有額,所以該賬戶可理解為當年的“儲備變動”。

5. 其他投資

其他投資是一個剩余項目,凡不包括在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官方儲備資產中的一切資本交易均記錄在此,即包括其他幾個賬戶未包括的金融交易,如保險技術準備金、養老基金權益和啟動標準化擔保的準備金、證券回購協議等。

金融賬戶中的會計分錄可以作為貨物、服務、收入、資本賬戶或其他金融賬戶分錄的對應分錄。但與經常賬戶不同,由于金融資產交易的發生總額常常缺乏充分數據,再加上交易總額對國際收支分析并不很重要,因此金融賬戶的各個項目并不按借貸方總額來記錄,而是按凈額來記入相應的借方或貸方。

小貼士

通常一國政府會將經常賬戶、資本和金融賬戶、儲備資產、誤差與遺漏凈額這幾類項目分成多個子項目,經過整理后對外公布其中重要的項目,每季度公布一次數據。

(四)誤差與遺漏凈額

誤差與遺漏凈額賬戶(errors and omissions account)是由于統計技術和其他一些原因使表上借貸雙方總額無法平衡而人為設置的,以軋平借貸差額的一個賬戶。這一賬戶主要反映國際收支平衡表記載過程中出現的誤差,通過分析誤差與遺漏凈額的大小和趨勢,可以有助于找出有關數據信息中出現的問題。

盡管從理論上講,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復式簿記原理保證了借方總額與貸方總額的平衡,但在實際的記錄過程中,由于記錄時間的不同、賬戶資料來源的不一、源數據和編制的不理想,還有一些人為原因和技術原因(如企業虛報材料、不能完全準確記錄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一切交易活動)等因素,可能導致借方總額與貸方總額的不同而出現誤差。誤差與遺漏賬戶就是為了從技術角度消除誤差而設立的,在公布的數據中單獨列出。

如果經常賬戶、資本賬戶、金融賬戶的貸方出現余額,就在誤差與遺漏賬戶下的借方記入與貸方余額相等的數額;如果這幾個賬戶的借方出現余額,則在誤差與遺漏賬戶下的貸方記入與借方余額相等的數額。

雖然誤差與遺漏賬戶可以達到使賬面平衡的目的,但它是人為的平衡,對于數額大、持續時間長的差額,會妨礙對國際收支統計值的分析或解釋,可信度降低,因此一定要重視這一環節。

二、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記賬原則

國際收支平衡表就是將國際收支按特定賬戶分類和按復式記賬原則編輯出來的報表,我們通過對它的分析可以了解一國國際經濟交往的概況。其記賬原則為: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即任何一筆交易都同時記貸方“+”和借方“-”,數額相等,方向相反。具體規則如下。

(1)出口商品記入貸方項目,進口商品記入借方項目。

(2)本國居民為外國人提供勞務(運輸、保險、旅游等)或從外國取得投資及其他收入,記入貸方項目;外國人為本國居民提供勞務或從本國取得收入,記入借方項目。

(3)本國居民收到的國外的單方面轉移,記入貸方項目;本國居民對外國人的單方面轉移,記入借方項目。

(4)本國居民獲得外國資產(包括財產和對外國居民的債權)記入借方項目;相反,外國居民獲得本國資產或對本國投資記入貸方項目。

(5)外國人償還本國居民債務記入貸方項目,本國居民償還外國人債務記入借方項目。

(6)官方儲備減少記入貸方項目,官方儲備增加記入借方項目。

總結上述事實,區分借貸雙方的一般原則為:一切收入項目或負債增加、資產減少的項目都列為貸方,或稱正號項目;一切支出項目或資產增加、負債減少的項目都列為借方,或稱負號項目。

【例1.1】中國某公司出口價值500萬美元的商品到美國,獲得美元收入,因此,在中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商品出口項下應記入貸方500萬美元。該公司得到的貨款被美國銀行作為一項短期資本流動,所以應在短期資本流動項目下的借方記入500萬美元,如表1.1所示。

由于每筆經濟交易都同時記載有關的借貸科目,而且金額相等,因此,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最終差額恒等于零。但實際上由于每一具體項目的借方和貸方是不平衡的,即收支相抵后總會出現一定的差額(可能是正差額,也可能是負差額),各個具體項目的差額不一定為零。因此,分析一國國際收支狀況并不是分析它的總差額,而是分析各個不同項目或稱為不同賬戶的差額。

表1.1 國際收支平衡表示例

三、國際收支平衡表分析

國際收支是經濟分析的主要工具,一國的國際收支記錄了其與世界各國的經濟金融往來的全部情況,也反映了該國的對外經濟特點。因此,認真全面分析國際收支平衡表,對于了解國內外經濟狀況、針對本國國情制定相應的措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一)分析目的

國際收支分析的目的既包括對一國收支狀況的總體了解,更重要的是發現收支的特點與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

1. 判斷國際收支狀況

國際收支差額為零時,我們稱之為“國際收支平衡”;當這一差額為正時,稱之為“國際收支順差”;當這一差額為負時,稱之為“國際收支逆差”。其中,后兩者統稱為“國際收支失衡”。由此我們可判斷出本國國際收支狀況并采取補救的措施。

2. 分析國際收支失衡原因

國際收支平衡表反映了一國或地區一定時期對外資金流向和流量的變化。變化的原因可能是受到本國政治、經濟因素的影響,也可能是國際上或者其他國家的某種變動造成的。通過對本國國際收支的經常分析,并結合有關國家國際收支狀況的分析,我們可能找到造成本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具體原因,從而為國家制定正確的對內對外經濟金融政策提供依據。

3. 制定經濟政策參考,預測匯率、利率走向

國際收支平衡表客觀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國際儲備資產的凈額。一國或地區通過分析本國或本地區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可以掌握其國際儲備資產增減變動的情況,以此為依據制定本國或本地區的國際儲備的合理水平;通過分析他國或地區編制的國際收支平衡表,根據其國際儲備資產變動的情況,能夠確定其經濟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走向,以及匯率波動的趨勢。

4. 預測本國或本地區經濟政策、經濟發展趨勢、資金流向

國際收支平衡表全面地反映了世界經濟活動的基本情況。通過分析與比較各國或地區的國際收支平衡表,我們就可以在了解他國不同經濟實力的同時,了解本國或本地區在世界經濟一體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這對預測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并制定相應對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分析方法

國際收支的分析既要縱向對本國收支的歷年狀況進行詳細的了解,還需要從橫向的角度將本國的狀況同其他國家進行比較分析,以便互相借鑒,取長補短。

1. 逐項分析

逐項分析主要是按照國際收支平衡表的項目分類:貨物貿易、勞務、收入、單方面轉移、資本(長/短期)、儲備資產和誤差與遺漏項等,按類逐一分析。具體可從各個分項著手,分別計算貿易、勞務、單方面轉移等的局部差額,分析其形成原因,然后再綜合這三個分項,得出整個經常項目的差額;同樣對金融、資本項目亦分別從金融、資本兩個分項得出的差額進行分析,然后再綜合得出整個金融、資本項目的差額。

2. 綜合分析

綜合分析是對國際收支平衡表進行整體性分析。國際收支平衡表由大大小小幾十個項目組成,其中某一個或某幾個項目的平衡,并不能代表全部項目都是平衡的。同樣,某個大項目的平衡也并不意味著它下面的各個子項目和小項目都是平衡的,因此需要整合以后進行全面的分析,目的是分析局部差額和總差額關系。

視野拓展

推薦讀者閱讀2016年11月6日人民網《三季度經常賬戶順差增長》(王觀)一文,進一步了解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每個賬戶的特點;閱讀2015年6月3日經濟半小時《上海自貿區自由貿易賬戶打通境內外資金結算》,思考國際收支平衡表能反映什么。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6/1106/c1004-28838001.htmlhttp://v.ifeng.com/news/mainland/201506/01bf27af-c903-4124-a88c-e6e97a7af92d.shtml

3. 對比分析

對比分析又分為縱向分析和橫向分析。縱向比較又稱為動態分析,是指對一國若干連續時期的國際收支平衡表進行比較分析,以發展的眼光來分析國際收支的各個項目及總體收支及差額的變化,分析其發展是否正常、均衡以及差距所在。橫向比較又稱為靜態分析,是指對不同國家在相同時期的國際收支平衡表進行比較分析。

學習思考

通過以上對國際收支平衡表的介紹,請簡要說明國際收支平衡表主要包括哪些賬戶、每個賬戶包括哪些業務及國際收支平衡表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义县| 玉溪市| 凤城市| 四川省| 竹北市| 开原市| 抚远县| 徐水县| 诏安县| 綦江县| 康乐县| 麦盖提县| 潞城市| 富顺县| 宣化县| 澄江县| 鄂伦春自治旗| 夏邑县| 辽宁省| 肥乡县| 富锦市| 绥阳县| 清新县| 塔河县| 沙雅县| 南投市| 安泽县| 辛集市| 金乡县| 灵武市| 南雄市| 万盛区| 故城县| 弥勒县| 辽中县| 阿图什市| 巍山| 克东县| 锡林浩特市| 霍山县| 和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