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體》中的物理學
- 李淼
- 1061字
- 2019-07-18 18:20:45
時間與空間的關系
在愛因斯坦之前,沒有人想過時間和空間之間居然可以互相轉換。時間和空間的轉換,我們在下一章中會介紹。
在多數人看來,空間更加實在,當然,在今天的人們看來,空間具有前所未有的實在性——在城市中,購買一平方米的房子可以耗費普通人一年的工資。
時間有點虛幻,只存在于我們的記憶中,我們記得昨天做了什么事,十歲的時候干了什么惡作劇,但這些僅僅成了寶貴的記憶,我們不能再次實實在在地體驗了。而且,當下也會一晃而過。
甚至愛因斯坦本人都說,時間是我們根深蒂固的幻覺。當然,愛因斯坦指的不是我們的記憶,而是想說時間可能在物理上真的不那么實在。要體會到時間在物理學中的非實在性,需要更多的思考,比如說決定論,比如說廣義相對論中時間的隨意性,但我們暫時將這些更深層次上的概念放一放。
據我所知,過去理論物理學的發展,使得事情倒過來了,空間在某種意義上是虛幻的,時間反而很難用別的東西取代。
例如,所謂的全息原理告訴我們,三維空間至少有一維是虛幻的,真正的物理學建立在二維的全息屏上,而第三維就像3D電影一樣,是衍生物,而我們人類是三維的這個事實,使得我們很難在直覺上體會到真正的二維空間。
很多人問我全息技術的工作原理,現在還真的很難用非專業的語言解釋清楚,實際情況是,連物理學家們都不十分清楚全息原理是怎么工作的。目前,我們只能用3D電影來進行比喻。
超弦理論走得更遠,它認為所有的空間維度都可以從沒有空間的物理學中衍生出來。其實,這也不神秘,如果一個系統足夠復雜,即使開始的時候沒有空間概念,為了給系統中的物體對象排序,我們也會發明序號,這些序號,就是空間中的坐標[4]。
物理學家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終于發現空間可以被看成衍生物,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成功地將時間變成衍生物。所以,時間也許并不那么虛幻,它不是我們根深蒂固的幻覺,而是這個宇宙得以成立的首要條件。一個普通人可以想象一只停止走動的鐘表,但一位物理學家很難想象一個沒有時間的物理理論,時間是一切物理學理論的基礎。為什么?我們不知道答案。
注釋:
[1]由于宇宙的空間在膨脹,因此可觀測宇宙的半徑大于宇宙年齡乘以光速。
[2]上文說三維空間可以彎曲,是說物質和能量可以令其附近的局部三維空間(以及時間)發生彎曲。但在宇宙的尺度上測量時,人們發現三維空間整體上是平坦的。
[3]NASA于2013年9月宣布,“旅行者1號”已進入星際空間。——編者注
[4]例如,我們在計算機程序中模擬一個三維空間,其實就是給其中的物體賦予一組三維坐標。物體的坐標變化,就意味著它在三維空間中運動。所以,空間維度是可以通過這種純數學方法衍生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