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和平飯店可是大大的有名,也是中國首家世界級著名飯店,它的身后也有著不少傳說和故事。
上海和平飯店,原名華懋飯店。1929年,由一位叫Victor Sassoon的猶太商人,構思并修建的,后改名叫做和平飯店。和平飯店在很多影視劇和老上海的歷史,傳說中出現(xiàn)過。它屬于芝加哥學派哥特式建筑,樓高77米,共十二層。有著“遠東第一樓”的美譽。
當年飯店落成后,名噪上海,以豪華著稱。主要接待的都是上層人士,金融界,商貿(mào)界和世界各國社會名流。如美國的馬歇爾將軍,司徒雷登校長,劇作家Noel Coward先生。魯迅先生,宋慶齡女士當年也曾在和平飯店,會見過卓別林,蕭伯納等世界級知名的國際友人。
上海和平飯店,不光是因為住過或接待過很多世界級名人。還因當時它的奢華而出名。特別是擁有印度,英國,中國,日本,美國,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和德國的九國套房,每間都積聚著各國風情,品位不凡。甚至據(jù)說,和平飯店內(nèi)還有一個小型博物館,展示著一些古董和歷史人文。
上海和平飯店也是電影,體現(xiàn)老上海的取景地,多達44部。其中耳熟能詳?shù)木桶ā堵狅L者》,《阮玲玉》,《大城小事》《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在2016年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期間,和平飯店被授予過“百年電影特別貢獻獎”,這也應該是酒店業(yè)里屬于首例。
我站在和平飯店旋轉(zhuǎn)門的門前,由于它的奢華,我并不敢進去參觀。因為這終究是一家正在營業(yè)的酒店,對于我這種普通人來說,是從心里有著望而卻步感。和平飯店里的什么九國套房,什么博物館,什么豪華奢侈的概念,什么歷史悠久的設施,也都是我在到上海之前,百度了解的。我并沒有真的進去參觀,擔心會被拒絕中給轟出來,很丟人。其實后來我才知道,和平飯店是可以進去參觀大廳的,博物館是可以預約的。九國套房和豪華的餐廳也是有錢可以享受的,但是我沒錢,也住不起,吃不起。即便是和平飯店的普通房間,一晚一兩千的價格,我也是屬于囊中羞澀的。雖然上海和平飯店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是最奢華的酒店了,但是它依然是上海最有歷史底蘊和特色的標志。
我繼續(xù)向前,來到了一個路口。突然我眼前一亮,在馬路對面,我見到了大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外灘。此時的上海,已經(jīng)入了夜晚。我隔著一條寬寬的馬路,看著上海外灘,這已經(jīng)讓我感到它的魅力。我迫不及待的穿過了地下通道,來到了外灘廣場。我手扶著欄桿,遙望著黃浦江對面的建筑。東方明珠塔是最顯眼的,其次一座座我暫時還沒分清的高樓大廈,在霓虹燈中散發(fā)著無窮的魅力。心中無比的感嘆:“這夜景真是美爆了!”什么豪華,大氣,高端,燦爛,炫彩等一切的形容詞,在外灘美景下都顯得那么遜色。甚至我無法找到一個合適的形容詞來形容它。怪不得上海還有個別名叫“魔都”,外灘的夜景,就是一種魔幻。
黃浦江上的游船,頂著各個銀行名稱的霓虹燈,在黃浦江上穿行。對面東方明珠塔,在變換著不同顏色。在一座座的高樓大廈中,我終于找到了上海金茂大廈。墻身上,用巨大的LED屏幕打出來的“上海歡迎你”格外耀眼。不同的建筑物,閃爍著霓虹的光芒,不停的變換著色彩。此時我腦中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周旋那首歌《夜上海》。“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花燈起,車聲響,歌舞升平……”
我被上海外灘的夜景所沉浮,沉醉在對岸摩天大廈放射著璀璨的色彩。甚至一時忘了掏出手機,留下這無與倫比的畫面。
我無意中轉(zhuǎn)身,又看到了我曾來的方向。一條寬闊的馬路上,汽車川流不息。金碧輝煌的異國建筑,在我眼前放射著光輝。“萬國建筑博物館”這個稱號,名副其實。
五十二幢古典復興的大樓,與對岸東方明珠塔,金茂大廈等摩天大樓,相互比美。五十二幢古典復興建筑,風格迥異。每一幢都代表著不同的建筑藝術,讓人忍不住的駐足觀望。夜晚中的它們更是散發(fā)著奪目的光彩。
英式,意式,法式,西班牙式等等,不同的建筑風格,盡在其中。其包括:古典主義風格的亞細亞大樓,英國古典式的上海總會大樓,歐洲古典折中主義的海關大樓,仿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匯中飯店,裝飾上采用中國傳統(tǒng)建筑風格的中國銀行大樓和百老匯大廈等。
我被兩邊的美景夾在了中間,一邊不舍欣賞黃浦江對岸現(xiàn)代高樓大廈的璀璨,一邊不舍觀看故有“世界建筑博覽會”之稱的建筑群。我醉了,我被魔都上海外灘的夜景灌醉了。江風輕輕的撫摸著我的身體,華燈璀璨著我的雙眼。浪漫和魔幻的氣息,讓我癡迷。我的心中,不像在周莊之夜時那么寧和且平靜,此時的我就像黃浦江上的水,在不停的泛起波瀾。
我在此如癡如醉的美景下,一直從晚上七點駐足到晚上十一點。最后一路小跑的原路返回,才趕上最后一班返回酒店的地鐵。那一晚,我失眠了,久久不能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