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的飯局上,這對情侶求婚過后沒多久,我接到了我初中同學韓梅的電話。
“喂,是錢誠嗎?”
“嗯,我是,你是哪位?”
“嘿,我的聲音你都聽不出來啦,我是韓梅呀,你初中同學。”電話的那邊,確定是我后興奮的說道。
“韓梅!哎呦喂,老同學!你不說,我還真沒聽出來你的聲音。你怎么突然想起給我打電話來了啊?”
“想你了唄,想老同學們了唄。”
“真的假的啊?這么巧?這兩天我正翻看咱們的畢業照呢,你就給我打電話來了,哈哈哈。你現在在什么地方高就呢?”
“我呀?什么高就啊,我一直在一家小企業干會計。哪里比得上你和方強啊?一個餐飲連鎖店的老板,一個地產集團的副總經理。同學們,就你們倆兒最牛。”
“得了吧,我有什么牛的啊?我早就不是什么餐飲連鎖店的老板啦。幾年前,我的連鎖店就被我敗光了。我現在算是個無業游民吧,在家吃老本呢。”
“真的假的啊?別逗了。”
“我這騙你干嘛?”我說道。
“啊?真的啊?不會吧。怎么搞的?你現在怎樣?需要幫忙嗎?”韓梅關心的問我。
“我沒事,不用幫忙。我以前的連鎖店是讓我造沒得,一句話兩句話說不清。不過我現在還有家飯店的股份和一些資產,夠生活的。現在過的比以前還好呢,嘿嘿。”
“哦,那就好。”韓梅在電話里繼續說道:“對了,前幾天我逛街時遇到了李曉萍,我們聊起了咱們上學時的事。我倆兒一想自從咱們畢業后,很久很久同學們都沒有一起聚過了。我倆兒商量后,想搞個同學聚會。我從魏三兒那里得到了你的電話,這就給你打了這個電話,想問問怎樣?”
“同學聚會,好啊。訂好時間了嗎?去哪兒?”我聽到要搞同學聚會,我很開心的問道。
“時間初步訂的下下周六,地點我們還沒訂下來。現在正在聯系能聯系到同學們呢。”
“下下周六,我沒問題。地點呢,要不就來我家吧。我現在沒事時正搞著一個“家庭飯局”呢。我做飯,請大家吃。”
“‘家庭飯局’?”韓梅疑惑的問道。
“嗯,‘家庭飯局’。就是一周或者半個月的,我就在家通過朋友,帶家里一些人,或者自己的朋友帶著我朋友的朋友,組個飯局。大家一起吃吃喝喝,玩玩樂樂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擺脫一些自己的孤獨和寂寞。多認識些新朋友,聊聊天,長長見識,屬于一種自己的生活吧。”
“哦,是嗎?這種生活很好啊,這就叫做屬于自己的向往生活吧?人這一輩子,能擁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是件好事。好羨慕你呀,我現在就幾乎沒有自己的生活,基本都是每天兩點一線的。下了班,還得接孩子,買菜,回家做飯,照顧老人。一點自己的空間和時間都沒有。”
“我有什么可羨慕的啊?你這種平淡生活也挺好的,只要別累壞自己就好。我還羨慕你呢,有老公疼,有孩子陪,多幸福啊。我一個人,連個家都沒有,在找點屬于我自己的生活,我還不得郁悶死。”我笑著和韓梅說道。
“一個人?我聽說你不是結婚了嗎?”韓梅問我道。
“哎!是結過。但是,我餐飲連鎖店關門后,離了。也怪我,誰讓我當初有了錢,就忘乎所以的呢。”我嘆了口氣,回答道。
“哦。”電話里的韓梅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好啦,咱不說不開心的事。咱繼續說同學聚會的事吧。去你家能坐下那么多人嗎?”
“能來多少人?”我問道。
“我現在也不好說,目前通知到的,有七八個人吧。確定能來的,包括我有六個人,還有一些同學沒聯系上呢。”
“目前都聯系上誰了?”
“嗯……現在我知道的有你,李曉萍,方強,魏三兒,四姐,大凱,張志鵬和田靜。剩下的,大家都在互相聯系。你那里有誰的電話?還能聯系上誰?我和李曉萍的意思,能聚越多人越好。”
“嗯,我這兒,一會兒我看看,還能聯系上誰。”我想了想,繼續說道:“這么著,到時大家都先來我家。如果人多,我家坐不下,我找地兒給安排飯店吃飯。要是坐的下,那就在我家,我給大家做飯,你和李曉萍幫忙就成。我這兒,來個十多人也都坐得下。”
“那成,那就聽你的意思,先去你家聚齊兒,完后你安排。你加下我的微信,微信號就是這個手機號。把你家的地址給我發過來,我好通知大家。”
“好,沒問題。”
最后,我和老同學韓梅道了聲拜拜,就掛斷了電話。訂下了下下周六,中午十一點,同學們來我家聚齊兒。
這個韓梅其實不光是我的初中同學,也是我當年情竇初開時的初戀。我當初死皮賴臉的追了她很久,最終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并沒有走到一起。高中畢業后,我們就失去了聯系,后來也都各自結了婚。
初中時代,對于我來說,是我人生永遠抹不去的美好。那時的我們都很單純和簡單,同學之間有著一種無法和現在對比的友誼。但畢業后,我們只在高中時搞過一次聚會。從那以后,由于學習,生活,工作等因素,再也沒聚過,只有個人之間偶爾一起吃個飯。一晃,十幾年過去,也不知道這次聚會是否能聚齊所有人,也不知道很多同學們有沒有什么變化。
通過韓梅的電話,韓梅和李曉萍的提議。我也積極的開始聯系著,還沒有聯系上的同學們,我們打算盡量的能夠聚齊更多的同學。最終統計,總共聯系上的同學有18人,有六人來不了。一個人在國外,兩個人在外地,三個人要上班請不了假,還有三名同學誰也聯系不上。這場同學聚會,包括我共十二人參加。因此在聚會的前三天,我們決定了,在我家吃飯。我做,韓梅和李曉萍幫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