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從一無所有到應有盡有,很容易變得膨脹,忘乎所以。突然又從應有盡有變成負債累累,又會很容易讓人一蹶不振,破罐破摔。
人生就像是過山車,總會有跌宕起伏。當我們經歷過后,就會留下一些思考。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花不完的金錢?還是高高在上的權利?是物質上的享受?還是精神上的擁有?是萬人敬畏的過程?還是平淡無奇的生活?
當我經歷了從無到有,在從有到無的過程后。我開始反反復復的思考著,這些問題。尋找著我需要的生活,我向往的生活。
我姓錢,叫錢誠。也許是因為從小就好吃,所以后來上學時學的廚師,中西餐兼修。畢業后,去了酒店后廚工作。三十來歲,辭掉了工作,下海經商,開了我自己的第一家飯店,經營的風生水起。隨后,我在BJ四九城內,又開了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連鎖店。在BJ的餐飲圈里,也算得上小有名氣。
有錢了,就開始忘乎所以,疏忽管理。每天都歌舞升平,紙醉金迷,甚至沉迷賭博。把一家家辛辛苦苦經營起來的飯店,輸了精光。老婆跑了,飯店沒了。還好沒欠下一屁股債,但是十幾年來的打拼,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僅存第一家店的百分之三十的股權,維持生活。
雖然后來我戒掉了賭博,但是在我人生低谷的時期,我也總是以酒為伴。當初輝煌的時候,身邊有著一幫人圍著你叫大哥。當我一家一家飯店關門,轉讓時,這幫人沒有給你落井下石的,就算好的了。
我因此經過一蹶不振,頹廢了很長時間,才慢慢的接受了現實。開始思考人生,反思自己。
沒了飯店,沒了生意,沒了應酬。在反思的過程中,我也學會了辨證看問題。當初有錢時,每天花天酒地,躲不開的應酬。身邊朋友無數,卻也沒幾個真朋友。現在的我,靠著那百分之三十的股份,還算衣食無憂,過著平淡的生活。沒事喝喝茶,養養花,釣釣魚,做做飯,一個人過的也算愜意。只不過,我這人還是偏向喜歡熱鬧,有時候會感到孤獨和寂寞。
我有個朋友,叫楊過。和金庸大師筆下的神雕大俠一個名字。但他可不是個大俠,更沒有小龍女,也不是獨臂。
楊過,是我兄弟。也是唯一在我一蹶不振的時候,真心罵我,關心我,幫助過的人。他甚至還想給我投資,讓我東山再起。可我沒有接受,婉言拒絕了。我依稀記得,我倆兒是在我剛開第一家飯店時認識的,他是我飯店的常客。
他很喜歡吃我做的菜,他也是個很會吃的主。由于他經常來光顧我的飯店,就這樣一來二去,我倆兒認識了。認識后,我們聊的很投緣,楊過經常向我請教各種菜的做法。我每次給他免單時,他總會說:“最多給我打個八折,吃飯必須給錢,不然以后不來了。”我身邊幾乎沒有這樣的人,很多人,甭管是朋友,還是親戚。都巴不得在我這里,白吃白喝,走時還拿著。
雖然,我還有我第一家飯店的百分之三十股份。但飯店,我也很少去,也不在參與經營和管理,更不會去后廚。只是偶爾,去看看帳,收收錢。我不是在打擊下厭倦了做飯,而是我以前經營的川魯粵菜館,現在已經改成火鍋店。
所有的一切,我的生活都改變了。但我做飯的手藝和喜好,還是沒改變。我會偶爾叫上親朋,來家品嘗我做的飯菜。也會在沒事時,創新下新的菜品。楊過,是來我家吃飯的常客。
每年的大年初二,楊過總是會帶著老婆和閨女,白天回娘家,晚上就來我家吃飯。原因有兩點,一是楊過他老婆家和我家離得很近。另一點,我是他閨女的干爹,同時他閨女就愛吃我做的飯。這丫頭,甭看年齡小,但嘴刁的厲害。小時候特挑食,還特奇怪,人家孩子挑食一般都是單一不吃胡蘿卜,青椒,芹菜,姜,肥肉或牛羊肉什么的。可這孩子,挑食我從來沒見過。他不光不吃胡蘿卜,青椒,還一口葷腥不吃。甭管是什么雞鴨魚,牛羊肉,豬肉,海鮮。只要一入口,她就給吐了,唯一的就是雞蛋和蝦吃。楊過閨女的這挑食毛病,是怎么形成的?至今是個謎。
一開始,楊過一家子并沒重視孩子的這種挑食的毛病。孩子的爺爺奶奶總是慣著說:“不吃,就不吃吧。以后大點了,就不挑食啦。”楊過和他老婆,也對孩子的這種挑食沒什么辦法,就隨她去了。
直到孩子上幼兒園后,一次孩子她媽帶著孩子,去了一家BJ挺有名的兒童體檢中心做了份體檢。醫生告知,孩子發育要比同齡人緩慢一些,抵抗力也比同齡孩子低。這一切極有可能源于孩子不吃肉,攝入動物蛋白少,有著直接關系。沒錯,孩子的抵抗力確實不好,總是感冒發燒。
楊過夫妻倆兒也逼著孩子吃過肉,但孩子就是不吃。逼急了,孩子就哭個沒完沒了。也偷偷在粥里,飯里藏過肉,但這孩子嘴及其刁。只要放進嘴里,就能嘗出葷腥味來,接著就吐了出來。因為擔心孩子的發育和總生病的原因,楊過夫妻倆兒找到了我想辦法。
我嘗試用了孩子不挑的蝦做主材料,將蝦肉弄成泥。在選上等精肉,多次沖洗,去腥,打成肉泥。土豆弄成泥,跟蝦泥和肉泥混在一起。放入鹽,胡椒,檸檬汁,弄成餅或丸子。裹上面包糠和面粉,過油炸成金黃色。出鍋后,擠上番茄汁和自制的沙拉醬。
楊過閨女,第一口吃下時,猶豫了一下,但沒有吐了出來。孩子,一般都對油炸和酸甜口的食物有興趣。當天,孩子在我家,吃了由蝦肉,豬肉和土豆混合炸成的肉泥餅兩塊。楊過告訴我,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孩子,吃帶肉的食物,她沒有吐出來。
從那以后,我就成了我干閨女的營養調理師,在我家入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伙。我還給她做過賽螃蟹,桂花糯米藕,藕眼中藏了一些肉。還做過高湯菜粥,高湯素三絲,蛋黃里藏肉餡等等讓她慢慢適應肉味的佳肴。
突然在三個月以后的一天,楊過給我打來了一個電話,告訴我說:“今天幼兒園老師跟我說,你干閨女在幼兒園,自己吃了四五個豬肉大蔥餡的包子。我接她回家,一路上問我,什么時候去干爹家玩呢。哈哈哈。”電話里的楊過,很是開心。
其實我知道,孩子不是從生理某種原因,產生的厭肉毛病。而是一種心理的抵觸,不然她不會吃雞蛋和蝦。這種心理產生的抵觸,出于什么原因呢?我就不得而知了。
從此,這孩子不光被我調理了挑食的毛病,還特別喜歡吃我做的菜。隨后,孩子營養攝入平衡了,外加她爸媽給她報了游泳,跆拳道一些課后。抵抗力也提升了,也不再動不動就感冒發燒,得病了。身體變得倍兒棒,吃嘛兒嘛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