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家琪的童話作文課2:如何提升聯想力
- 管家琪
- 2396字
- 2019-10-17 14:13:52
1 童話寫作經驗在記敘文中的運用

當我們贊美一個人,說他有一支“生花妙筆”的時候,往往是因為這個人很擅長比喻。
其實,很多成語都是很好的比喻。用僅僅四個字,就能把一種復雜的感受或情境,進行非常恰當、巧妙、生動的描述。比如說:
一毛不拔:形容一個人非常吝嗇。
天衣無縫:形容一件事情或是一篇作品十分周到和完善,沒有任何漏洞,也沒有任何可以被指摘的地方。
破釜沉舟:形容抱定了最大的決心。
草木皆兵:形容一個人在遭受過某種挫敗或打擊之后,變得特別疑神疑鬼,膽小怕事。
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歷史故事或是出處,都有它產生的背景,這就是所謂的“典故”。比方說:
一毛不拔:出自《孟子·盡心上》,原文是“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意思就是說,楊子的主張,一切都是為我(為自己),就算是拔一根毛就可以造福天下這樣的事,他也不肯做。楊子就是楊朱,衛國人,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主張“重己”,主張一切都是為了個人的利益,和墨子主張的“兼愛”思想剛好相反。
天衣無縫:出自《靈怪錄·郭翰》,這是古代的一本神話故事書。這個典故是說,在某一個夏夜,一個叫郭翰的人在庭院中見到一個白衣女子從空中慢慢落下,自稱是天上的織女。郭翰注意到女子的衣服全身沒有一絲線縫,覺得很奇怪,女子則告訴他,天上神仙穿的衣服,本來就不是用針線來縫制的,當然就沒有線縫了。
破釜沉舟: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這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釜”是古代煮飯用的鍋。在秦朝末年,項羽率領部隊要去解救巨鹿(地名,今河北省平鄉縣西南)之圍,當部隊渡過漳河以后,項羽命令把所有的船只都鑿破,沉到河底下去,再把飯鍋打碎,然后每個人只帶了三天的干糧就去上戰場,表示寧愿戰死也絕不回來的決心。后來經過九次的激烈戰斗,項羽終于戰勝了秦國大軍。巨鹿之戰過后,項羽也就成為當時各路諸侯的領袖。
草木皆兵:出自《晉書·苻堅載記》。在東晉時期,前秦將軍苻堅率領近百萬大軍攻打晉國,自信滿滿,但先頭部隊卻因一時大意吃了敗仗。苻堅暫時休兵,欲等大部隊到來時與晉軍決戰。當他站在壽陽(地名,今安徽省壽縣)城上遠眺時,看到晉軍軍容整齊,產生了畏懼之心,尤其是剛剛吃過敗仗,驚魂未定,竟然把對面八公山上的草木也都看成是晉兵,不禁更加膽怯,并且還埋怨道:“晉軍的人數明明很多啊,之前是誰說晉兵很少啊?”
當你想要在文章中用到成語的時候,一定要把這個成語的典故、意思以及適用的場合先弄清楚,千萬不能望文生義、想當然耳。也就是說千萬不能只從字面上去判斷和猜測這個成語的意思,要不然是很容易鬧笑話的。
大部分的成語固然都是很好的比喻,但是很多成語因為被用得太多,所以讀起來就沒有感覺了。就比方說“光陰似箭”,表示時間飛快地過去,一去就永遠不會再回頭,就好像搭弓射箭,速度極快,一旦射出,就再也不可能飛回來。把時間比喻成射出去的箭,這是多么準確且精彩的比喻呀!然而,現在當你看到有人用“光陰似箭”這個成語的時候,卻很難被打動或產生共鳴,為什么呢?因為大家對這個比喻已經完全麻木了。
好的比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比喻用得好、用得妙,不但會使文章大為增色,也會讓人在閱讀過后印象深刻,甚至會有一種拍案叫絕的感覺。那么,如果不用成語,還能怎樣使用好的比喻呢?
千萬不要動不動就說“這真是語言難以形容的!”難以形容的事物,如果還能用一個很棒的比喻形容出來,那就是功力了。
怎樣才能做到善用比喻?有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多多運用童話思維!
我們不妨來看一些小朋友所做的精彩比喻。
中國字千變萬化,字典里就住著不少有趣的字,例如形影不離的好兄弟:朋、林、雙;戴假發的安、完、定、宜、字;疊羅漢的森、磊、轟、鑫……(《字典里的新發現》賴宇辰)
“形影不離的好兄弟”“戴假發”“疊羅漢”就是一種童話思維,是很可愛也很傳神的比喻。
哥哥洗好把門打開,一陣熱乎乎的白煙沖了出來。哥哥笑嘻嘻地走出來,對我說:“你看!我像不像一個水煮蛋?”我聽了哈哈大笑,然后對他說:“很像,現在該換我進去‘煮’了。”(《洗澡真舒服》莊家瑞)
把洗熱水澡比喻成“煮雞蛋”,充滿了童趣。
瞧著這動人的一幕,老奶奶的話語如一股甘泉流入我的心田,老奶奶的話不多,但富有哲理。(《老奶奶讓座》江艷)
“如一股甘泉流入我的心田”,這是一個不錯的比喻,把聽到“老奶奶的話語”之后心里那種舒服、強烈認同的感覺都表達出來了。
天上的云不斷變化,有的像蘑菇,有的像漂浮的雪山,有的時而像小鹿活蹦亂跳,時而又像只玉兔活潑可愛,有的像只熊貓文靜高雅,眨眼之間卻又隱去了。這云,真是變化莫測。
中午,烏云漸漸布滿了天空,淡一塊,濃一塊,就像一張染色不均勻的灰布。高山戴了云帽,湖邊潮而熱,悶得發慌,一陣大風過后,黑壓壓的烏云滾滾而來,云層低得好像能伸手摸到……(《夏天的云多姿多彩》戴蓉蓉)
這是一篇抒情記敘文,主題就是描寫夏天的云。可是全篇讀下來,之所以能讓讀者讀得有滋有味,感受到夏天的云確實是“多姿多彩”,全靠小作者細膩的觀察,以及處處童話般的可愛想象。
春姑娘穿著綠色的運動裝,蹦蹦跳跳地來和辛苦了好幾個月的冬小姐換班了。春姑娘把她的綠帽子送給了大地,柳樹發芽了,小草伸出了腦袋,小花散發出芳香,天地間萬物都生機盎然。(《三顆種子》陳怡)
把“春天”比喻為“春姑娘”很常見,可是在陳怡小朋友的筆下,這個春姑娘倒很像是小朋友,挺可愛的。
懸鈴木的樹葉盡管一片片地離開了樹枝,卻沒有枯黃,像一只只綠舟一樣,在空中蕩來蕩去,直到靜靜地躺下,遮住遍地的枯葉,為大地鋪上最后一張綠毯。(《綠葉的歌唱》李琪)
和前面描寫夏天的云、春天到來的文章一樣,怎么樣才能使描寫大自然的作品讀起來生動和優美?多多運用童話的角度是一個非常討好的訣竅!
大家不妨多多留意,凡是比喻用得好的文章,整篇作品讀起來一定都會更加精彩。因此,練習童話寫作,不僅在寫的時候會很有趣,經常訓練童話思維,對于大家在寫記敘文、議論文的時候也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