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孩子讀古詩詞(2)
- 小花石匠編著
- 570字
- 2019-08-06 15:44:31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唐·王維
注釋
◎太乙:又名太一,秦嶺之一峰。這是終南山代稱。 ◎天都:天帝居處。 ◎海隅(yú):海邊。 ◎青靄(ǎi):指云氣。 ◎壑(hè):山谷。 ◎樵(qiáo)夫:砍柴的人。
詩情畫意
這首詩寫游山,詩人采取了不同角度,表現了終南山的雄偉宏大,意境清新,余韻悠長。
第一聯是遠望:太乙山很高,接近天帝居處,山連著山一直綿延到海邊。第二聯是近看:白云繚繞,回頭望去,已經連成一片;云氣迷茫,進入山中,卻看不見了。云山霧罩,若即若離,終南山在迷離中更顯神秘。第三聯是概寫:中央的主峰把終南山東西隔開,各個山谷陰晴各異。這里的陰晴不是指天氣的陰晴,而是以光照濃淡的不同,來表現千溝萬壑形態各異。最后一聯是詩人游山后所問:想在山中找戶人家投宿,隔著水岸問樵夫,你家可否方便。詩人借宿山中,或許是舍不得終南美景,打算明天繼續游覽吧!
延伸閱讀
【深層解讀】
對于最后一聯,歷代有著不同的評價。有的人認為它與寫景的前三聯不統一。明末清初王夫之則說:“‘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則山之遼廓荒遠可知,與上六句初無異致,且得賓主分明,非獨頭意識懸相描摹也?!币馑际钦f,最后一聯寫詩人以賓客身份自居,獨自在山中尋找住處,通過人之小與山之大對比,與前三聯寫山的遼闊是連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