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漿造紙行業二:英污染防治與控制技術
- 陳亮 程言君等
- 3510字
- 2020-03-27 11:23:31
1.6 典型二
英污染事件
1.6.1 越南戰爭美國軍隊大量噴灑“橙劑”事件
1961~1971年的越南戰爭期間,美國軍隊為了切斷胡志明小道運輸線,實施了“牧場行動計劃”。他們采用飛機和直升機噴灑,并動用了汽艇、吉普車、卡車甚至背負噴霧器的士兵,在越南南部地區約1/10的土地上噴灑下了2000萬加侖(約7.57×107L)的落葉劑。因當時這些液體都保存在容積55加侖(約208L)的鼓形圓桶里,圓桶的標簽是橙色的,而被稱其為“橙劑”(Orange Agent)。
橙劑是一種農藥,為2,4-D和2,4,5-T兩種有機氯農藥的混合物,另外其中還含有10ppm(百萬分之十)的二英雜質。由于橙劑大量使用,美國士兵和廣大越南軍民均暴露于高濃度的橙劑之中?!俺葎眹姙⑷鐖D1-9所示。

圖1-9 “橙劑”事件
“橙劑”事件導致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環境健康影響調查,讓人類開始認識二英的危害性,加快了世界各國對其進行研究與防治;此次事件嚴重破壞了越南的生態環境,越南政府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治理被污染的土壤與河流,也無力把污染區的群眾移到安全地區,成千上萬農民依然處在高濃度的二
英環境中。2012年,越南和美國開始清理越南戰場使用的化學武器枯葉劑——“橙劑”殘留物。據越南媒體報道,美國政府花費約4100萬美元致力于清除越南7.3×104km2的土地污染。
1.6.2 意大利塞維索二英污染事件
1976年7月10日,ICMESA化工廠的1,2,3,4-四氯苯(TBC)加堿水解反應釜突然發生爆炸。該反應釜的目的是使TBC經水解而形成制造三氯酚(TCP)的中間體——2,4,5-三氯酚鈉,由于反應放熱失控,引起壓力過高而導致安全閥失靈形成爆炸。由于當時釜內的壓力高達4atm,溫度高達250℃,包括反應原料、生成物以及二英雜質等在內的化學物質一起沖破了屋頂,沖入空中,形成一個污染云團,這個過程持續了約20min(見圖1-10)。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污染云團隨著風速達5m/s的東南風向下風向傳送了約6km,并沉降到面積約1810英畝(7.32km2)的區域內,污染范圍涉及Seveso、Meda、Desio、Cesano-Maderno以及另外7個屬于米蘭省的城市。

圖1-10 意大利塞維索二英污染事件
1976年7月13日,塞維索當地的小動物出現死亡;7月14日,當地的兒童出現皮膚紅腫。7月17日,當地衛生部門邀請米蘭省立衛生和預防實驗室主任Aldo Cavallaro教授對現場進行分析。不久,來自瑞士日內瓦的Givaudan S.A.公司總部傳來消息,公司實驗室在事故發生后第一時間于現場采集的樣品中發現二英。
據調查,爆炸當時反應釜內的物質包括2030kg的2,4,5-三氯酚鈉(或其他TCB的水解產物)、540kg的氯化鈉和超過2000kg的其他有機物。在清理反應釜時,發現了2171kg的殘存物,其中主要是氯化鈉(約1560kg)。按此推算,污染云團實際上包含了約3000kg的化學物質,其中據估計包括有300g~130kg的二英。因此,ICMESA化工廠的爆炸事故造成了轟動世界的二
英污染事件。這次事件導致當地居民中產生183例氯痤瘡,這是二
英中毒的典型癥狀之一。
1.6.3 比利時“二英雞污染事件”
1999年2月,比利時養雞業者發現飼養的母雞產蛋率下降,蛋殼堅硬,肉雞出現病態反應,因而懷疑飼料有問題。據初步調查,發現荷蘭3家飼料原料供應廠商提供了含二英成分的脂肪給比利時的韋爾克斯特飼料廠,該飼料廠1999年1月15日以來,把上述含二
英的脂肪混摻在飼料中出售。已知其含二
英成分超過允許限量200倍左右。據悉,被查出的該飼料廠生產的含高濃度二
英成分的飼料已售給超過1500家養殖廠,其中包括比利時的400多家養雞廠和500余家養豬廠,并已輸往德國、法國、荷蘭等國。比利時其他畜禽類養殖業也不能排除使用該飼料的可能性。比利時的調查結果顯示,有的雞體內二
英含量高于正常限值的1000倍,危害極大。各國紛紛采取行動,限制比利時肉類和雞蛋等畜產品的進口和使用(見圖1-11)。

圖1-11 比利時“二英雞污染事件”
此事件在世界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對整個歐盟的畜禽養殖和肉類加工業造成巨大沖擊。迫于強大的國際和國內的壓力,比利時衛生部和農業部部長相繼被迫辭職,并最終導致內閣的集體辭職。據統計,該事件共造成直接損失3.55億歐元,間接損失超過10億歐元,對比利時出口的長遠影響可能高達200億歐元。
1.6.4 中國臺灣地區“灣里二英污染事件”
自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中國臺灣的灣里地區開始大量引進廢棄五金,經過燃燒加工后提煉出黃金等高價值的貴重金屬。這種簡單易操作、利潤豐厚的行業幾乎遍布整個灣里地區。
由于環保意識極為淡薄,許多從業者在二仁溪兩旁空地上焚燒廢五金及廢電纜,以回收其中的銅及其他金屬,而燃燒后的廢棄物就往二仁溪傾倒。當時廢五金處理從業者,多半集結在二仁溪兩側流域,廠房多半僅用木板條圍起,作業場所也都未申請工廠登記證,全為違章工廠。焚燒過程排放的滾滾濃煙遮天蔽日,難聞的臭氣使灣里以及鄰近的高雄茄定地區的居民苦不堪言,學校的學生只好天天戴口罩上課。盡管后來由于當地居民強烈抗議,廢五金從業者暫時停止了日間焚燒,但是在夜間還是偷偷燒電纜。這一過程持續了十幾年之久。當地為解決灣里地區空氣污染,特別在灣里海邊及高雄大寮鄉的大發工業區建燃燒廢五金專業區,并要求廠商設立焚化爐及相關空氣污染防治設備。無奈廢五金從業者在采用這些設備進行焚燒回收時,由于其處理成本高于露天燃燒的成本,同時,在廢料的標購不利及重視回收獲利的情況下,從業者多放棄使用二次燃燒及空氣污染防治設備,因而該集中管理的方式并未奏效。在灣里地區,先天性畸形發生率是2.13%,高出中國臺灣地區發生率0.669%的3倍以上;而無腦兒的發生率則高達1.06%,是中國臺灣地區發生率的10倍;癌癥的死亡增加率為全地區的4.5倍。
7月6日,島內報紙根據“衛生署”接到的化驗報告,證實臺南灣里地區燃燒廢電纜的濃煙中含有二英,監測結果發現土壤中的二
英含量達到2ppm(百萬分之二),空氣中則達到0.2ppm(百萬分之零點二),其含量均已超出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安全界限。為了防止污染的進一步惡化,中國臺灣地區采取了暫停進口廢電纜等六項措施,同時對灣里及鄰近的高雄茄定地區著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然而,二
英污染事件在中國臺灣地區并未就此停息。1986年,二仁溪及鳳山溪畔廢五金業者再次重蹈覆轍,產生的二
英嚴重污染了當地環境,使當地2000多名民眾出現頭暈發燒現象。
直到1993年,中國臺灣地區終于決定全面禁止進口廢五金,結束了以犧牲環境和健康為代價的“日進斗金”的廢五金時代。
1.6.5 美國Bliss公司廢油污染事件
1971年,美國Bliss公司將一部分混有二英的廢油灑落在密蘇里州的馬圈和牧場里。根據當時的報道,灑上廢油以后沒過多久,馬匹接連因為患病而死亡。而停在賽馬場椽木上的飛鳥也接二連三地往地上掉。賽馬場的業主和他兩個年幼的孩子也都好像患了感冒。這個事件的直接結果是62匹馬死亡。
1982年圣誕節前夕,泰晤士濱城附近的Meramec河發生洪水,使人們對Bliss公司投棄廢油而污染的土壤產生恐慌,近2240人受到了影響。美國環保局(EPA)針對被投棄在填埋場等地的污染廢油的二英進行追溯調查。1983年,美國政府出資3300萬美元買下了泰晤士河沙灘內被2,3,7,8-TCDD所污染的地域。
泰晤士濱城洪水之后,有人進行了兩項小型的研究:一是調查了受污染的母親所生孩子的健康狀況,結果發現部分孩子患免疫系統異常和腦功能障礙等疾??;另一項針對腦功能障礙的調查發現,在7名男女兒童中,女孩的機能障礙比男孩明顯。這意味著二英可能對正在發育中的女性具有更大的影響。
1.6.6 德國雞蛋污染事件
《德國世界報》2005年1月16日報道,根據當年1月剛實施的《歐盟農產品標準》,德國許多州發現不少雞蛋中的二英含量超標。食用這種雞蛋后,吸收的二
英會長期蓄積在人體的脂肪組織中,最終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報道說,由于散養的雞經常會在被污染的地面上找食吃,所以在各項指數的檢驗中,散養雞產的雞蛋的質量要比養雞場的雞蛋差(見圖1-12)。通常情況下,散養雞蛋二
英的含量要比養雞場雞蛋高2.5倍。德國消費者保護、食品及農業部部長屈納斯特已要求徹底銷毀這些有毒雞蛋。

圖1-12 檢疫人員正對雞蛋進行化驗
1.6.7 德國二英毒飼料事件
2010年年底,德國西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養雞場首次發現飼料遭致癌物質二英污染,其他州相繼發現受污染飼料。2011年1月,德國食品安全監管人員檢測發現在費爾登附近的一家養豬場豬肉二
英含量超標,而這家養豬場場主從“哈勒斯和延奇”公司采購飼料。該公司涉嫌把工業用脂肪酸用于生產飼料脂肪,供應給其他商家。其后,該公司生產的部分飼料脂肪樣本被發現二
英含量超出法定標準77倍多。哈勒斯和延奇公司自行化驗產品成分時,發現二
英含量超標,但沒有向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報告自檢結果。哈勒斯和延奇公司因涉嫌違反食品和飼料法規遭監管部門調查。污染事件曝光后,聯邦政府農業部宣布臨時關閉4700多家農場,禁止受污染農場生產的肉類和蛋類產品出售,并召回受污染農場生產的肉類或蛋類產品。為遏制污染擴散,德國政府關閉的農場數量約占全國農場總數的1%;同時,德國食品、農業和消費者保護部部長艾格納10日召集工業界、農業界以及消費者保護組織的代表開會,表示將嚴格對飼料行業進行監管,并嚴懲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