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7.2 剖視圖

在GB/T 17452—1998《技術制圖 圖樣畫法 剖視圖和斷面圖》中規定了剖視圖的基本表示法。在GB/T 4458.6—2002《機械制圖 圖樣畫法 剖視圖和斷面圖》中,又對剖視圖的畫法作了補充規定。

7.2.1 剖視圖的基本概念和剖視圖的畫法

如圖7-10(b)所示,假想用剖切平面剖開物體,將位于觀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間的部分移去,而將剩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圖形,稱為剖視圖。剖視圖主要用來表達物體的內部結構。

圖7-10 剖視圖

(1)剖視圖的畫法

① 確定剖切位置。一般常用平面作剖切面(也可用柱面)。畫剖視圖時,首先選擇恰當的剖切位置。為了表達物體內部的真實形狀,剖切平面一般通過物體內部結構的對稱面或孔的軸線,并平行于相應的投影面,如圖7-10(b)所示,剖切面為正平面,且通過物體的前后對稱面。

② 畫剖視圖。剖切平面剖切到的物體斷面輪廓和其后面的可見輪廓線,都用可見粗實線畫出,如圖7-10(a)所示。

③ 畫剖面符號。應在剖切到的斷面輪廓內畫出剖面符號。剖面符號的畫法,應遵守前述國家標準GB/T 17453—1998和GB/T 4457.5—2006的有關規定。

(2)剖視圖的標注

① 一般應在剖視圖的上方用大寫拉丁字母標注出剖視圖的名稱“×—×”。字母必須水平書寫,如圖7-10(a)所示。

② 在相應的視圖上用剖切符號及剖切線表示剖切位置和投影方向,并在剖切符號旁邊標注和剖視圖名稱相同的大寫拉丁字母“×”,如圖7-10(a)所示。

剖切符號是包含指示剖切面起、迄和轉折位置及投射方向的符號。剖切位置用短畫粗實線表示,投影方向用箭頭表示。

指示剖切面起、迄和轉折位置,盡可能不要與圖形的輪廓線相交,投影方向畫在剖切符號的兩外端,并與剖切位置符號末端垂直,如圖7-11(a)所示,剖切線是指剖切面位置的線,用細點畫線繪制。剖切符號、剖切線和字母的組合標注,如圖7-11(a)所示。剖切線可以省略不畫,如圖7-11(b)所示。

圖7-11 剖切符號、剖切線和字母的組合標注

③ 剖切面可以位于物體實體之外,如圖7-12所示。

圖7-12 剖切面可以位于物體實體之外

④ 當剖視圖按基本視圖關系配置,且中間沒有其他視圖隔開時,可省略箭頭,如圖7-13、圖7-14所示的BB

圖7-13 斜剖視圖通常的配置與標注

圖7-14 斜剖視圖旋轉后的配置與標注

⑤ 當單一剖切平面通過物體的對稱平面或基本對稱平面,剖視圖按基本視圖關系配置時,且中間沒有其他視圖隔開時,可以不加標注,如圖7-15中的所有的正確的剖視圖。

圖7-15 剖視圖中容易漏線的示例

⑥ 當單一剖切平面的剖切位置明確時,局部剖視圖不必標注。

⑦ 用幾個平面分別剖開物體,得到相同視圖時,按圖7-16所示的方法標注。

圖7-16 用幾個平面分別剖開物體得到相同視圖

⑧ 用一個公共剖切平面剖物體,按不同方向投影得到兩個剖視圖,按圖7-17所示的方法標注。

圖7-17 用一個公共剖切平面剖物體,按不同方向投影得到兩個剖視圖

(3)畫剖視圖應注意的問題

① 假想剖切。剖視圖是假想把物體剖切后畫出的投影,目的是清晰表達物體的內部結構,其他視圖必須把物體完整地畫出。如圖7-10(a)中的俯視圖。

② 虛線處理。為了使剖視圖清晰,凡是其他視圖上已經表達清楚的結構形狀,其虛線省略不畫。

③ 剖視圖中不要漏線。剖切平面后的可見輪廓線應畫出,如圖7-15所示。

7.2.2 剖切面

(1)單一剖切面

① 可以是平行于某一基本投影面的平面,見圖7-10。

② 也可以是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如圖7-13所示的斜剖切面。采用斜剖切面所畫的剖視圖稱為斜剖視,其配置和標注方法通常如圖7-13所示。必要時,允許將斜剖視圖旋轉配置,但必須在剖視圖上方標注出旋轉符號(同斜視圖),見圖7-14。剖視圖名稱在旋轉符號箭頭的一側。

③ 單一剖切面還可以采用柱面剖切物體,此時剖視圖應按展開的形式繪制,見圖7-18。

圖7-18 柱面剖切及展開畫法

(2)幾個平行的剖切面

用幾個平行的剖切平面剖開物體的方法稱為階梯剖,見圖7-19。

圖7-19 階梯剖

采用這種方法畫剖視圖時,各剖切平面的轉折處必須為直角,并且要表達的內容不相互遮擋,在圖形內不應出現不完整的要素。僅當兩個要素在圖形上具有公共對稱中心線或軸線時,可以各畫一半,此時應以對稱中心線或軸線為界,見圖7-20。

圖7-20 兩要素具有公共對稱中心線的階梯剖

因為是假想的剖開物體,所以設想將幾個平行的剖切平面移到同一位置后,再進行投影。因此,不應畫出剖切平面轉折處的交線,見圖7-19。

為了清晰起見,各剖切平面的轉折處不能重合在圖形的實線和虛線上,見圖7-21。

圖7-21 轉折處不能重合在圖形的實線和虛線上

(3)幾個相交的剖切面(交線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有三種情況:

① 兩個相交的平面剖切物體,這種方法稱為旋轉剖。采用這種方法畫剖視圖時,先假想按剖切位置剖開物體,然后將剖開后所顯示的結構及其有關的部分旋轉到與選定的投影面平行,再進行投影,如圖7-22、圖7-23所示。

圖7-22 旋轉剖

圖7-23 剖切平面后的結構按原來位置投影

在剖切平面后的結構仍按原來的位置投影,如圖7-23中的油孔。當剖切后產生不完整要素時,應將此部分按不剖繪制,如圖7-24中的中間臂。

圖7-24 剖切后產生不完整要素按不剖繪制

② 連續幾個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此時剖視圖應采用展開畫法,并在剖視圖上方標注“×—×展開”,如圖7-25所示。

圖7-25 連續幾個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

③ 相交的剖切平面與其他剖切面重合,這種方法稱為復合剖,如圖7-26。

圖7-26 復合剖

7.2.3 全剖視圖

用剖切平面完全地剖開物體所得到的視圖稱為全剖視圖。圖7-10、圖7-14、圖7-16、圖7-19~圖7-25,均為全剖視圖。

7.2.4 半剖視圖

當物體具有對稱平面,向垂直于對稱平面的投影面投影得到的圖形,可以對稱中心線為界,一半畫成剖視圖,一半畫成視圖,稱為半剖視圖,如圖7-27所示的BB

圖7-27 半剖視圖

物體形狀接近對稱,且不對稱部分另有圖形表達清楚,也可畫成半剖視圖,如圖7-28所示。半剖視標注與單一剖的標注一樣。對稱物體在對稱中心線處有圖線,不能畫半剖視圖。

圖7-28 物體形狀接近對稱的半剖視圖

7.2.5 局部剖視圖

用剖切平面將物體局部剖開所得到的視圖稱為局部剖視圖,通常用波浪線或雙折線表示剖切范圍,如圖7-29中的底板安裝孔。

圖7-29 局部剖視圖

(1)局部剖視圖的應用

① 物體上只有局部的內部結構形狀需要表達,而不必畫成全剖視圖,如圖7-30所示。

圖7-30 物體上只有局部的內部結構形狀需要表達

② 物體具有對稱面,但對稱面處有輪廓線,如圖7-31所示。

圖7-31 對稱面處有輪廓線

③ 當不對稱物體的內、外形狀都需要表達,如圖7-32所示。

圖7-32 不對稱物體的內、外形狀都需要表達

(2)畫局部剖視圖應注意的問題

① 波浪線只能畫在物體表面的實體部分,不得穿孔而過,也不能超出視圖之外,如圖7-33所示。

圖7-33 畫波浪線應注意的問題

② 波浪線不應與其他圖線重合或畫在它們的延長線位置上,如圖7-33所示。

③ 被剖切結構為回轉體時,允許將該結構的軸線作為局部剖視圖與視圖的分界線,如圖7-30的俯視圖。

④ 在一個視圖中,采用局部剖視圖的部位不宜過多,以免使圖形顯得過于破碎,影響看圖。

⑤ 當用單一的剖切平面剖切,且剖切位置明顯時,局部剖視圖的標注可省略。當剖切平面的位置不明顯或剖視圖不在基本視圖位置時,應標注剖切符號、投射方向和局部剖視圖的名稱,見圖7-34。

圖7-34 局部剖視圖的標注

7.2.6 合成圖形的剖視圖

可將投影方向一致的幾個對稱圖形各取一半或四分之一合并成一個圖形。此時在相應的視圖附近標出相應的剖視圖名稱,見圖7-35。

圖7-35 合成圖形的剖視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栖霞市| 通化县| 墨脱县| 河池市| 长子县| 桐庐县| 三门峡市| 温泉县| 灌南县| 广昌县| 湛江市| 罗源县| 栖霞市| 漳浦县| 丹寨县| 高陵县| 祥云县| 沂水县| 丽水市| 阜城县| 错那县| 金堂县| 富阳市| 那曲县| 林州市| 屯门区| 西林县| 台州市| 荣昌县| 赞皇县| 峡江县| 马公市| 平阴县| 大厂| 临颍县| 资讯 | 平昌县| 禹城市| 来宾市| 石泉县| 新巴尔虎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