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公路路基的壓實

在路基施工的過程中,破壞了土體的天然固結狀態,使其變得結構松散、強度很低、變形甚大,為使路基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必須采取措施予以壓實,以提高其密實程度。技術等級越高的公路,對路基的壓實要求越嚴格。

路基壓實是確保路基施工質量的重要施工環節,是提高路基強度和穩定性的根本技術措施。路基壓實的作用,是提高填料的密實度,減小孔隙率,增強填料之間的接觸面,增大凝聚力或嵌擠力,提高內摩阻力,為路基的正常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因此,壓實的目的在于使土粒重新組合、彼此擠緊、孔隙縮小,土體的單位質量提高,形成密實的整體,最終導致強度增加,穩定性提高。

壓實路基后強度大大提高,使路基的塑性變形和滲透系數明顯減小,這是改善土體工程性質的一種經濟合理措施。通過大量的試驗和工程實踐證明:土基經過壓實后,路基的塑性變形、滲透系數、毛細水作用及隔溫性能等均有明顯改善。因此,在路基壓實施工中根據不同的土質和壓實質量要求選擇不同的壓實機械。

一、路基壓實機械的種類及原理

(一)路基壓實機械的種類

根據壓實功能作用原理的種類不同,土石方壓實機械可分為靜力壓實機械、振動壓實機械和沖擊壓實機械3類。其中靜力壓實機械又可分為光面壓路機、輪胎壓路機和羊足碾,振動壓路機又可分為自行式振動壓路機和拖式振動壓路機。

在光面壓路機中,三輪光面壓路機的噸位較大,多用于基層的壓實;二輪光面壓路機用于路基與路面的壓實。羊足碾的單位壓力較大,多用于填土或路基的初壓工作,特別是對含水量較大、土顆粒大小不等的黏性土,壓實效果比較好。

輪胎式壓路機是以充氣輪胎對鋪筑材料進行壓實,它可以用增加配重方法改變每個輪胎的負荷,從而改變輪胎內壓使接觸應力發生變化。因此,輪胎式壓路機能適應各種土壤的壓實,應用范圍廣泛,壓實深度大,壓實效果好。由于輪胎對被碾壓材料有一種揉壓作用,使其在壓實瀝青路面時更具有優越性。

振動壓路機是利用機械高頻率的振動對土層起壓實作用。在非黏性土中作振動碾壓時,土層跟著壓路機的頻率產生強烈振動,使土顆粒之間彼此分離,大大減小了土顆粒間的摩擦力;同時,土顆粒在壓力機的沖擊壓力作用下,產生位移,相互擠緊,直到土壤空隙最小、密度最大為止。振動壓路機對黏性土的壓實效果較差。

夯實機一般用于壓路機難以碾壓到的局部或狹窄地段的壓實,如臺背的回填等。各種土質適宜的壓實機械可參見表2-5。

(二)路基土體壓實的原理

壓實是指通過施加外力,增大某種填筑材料的密度。在一般情況下,土的結構是由固相的土顆粒、氣相的空氣和液相的水組成。路基土體壓實的原理,在各種不同外力的作用下,按壓實機械功能作用種類不同,可分為靜壓作用、沖擊作用和振動作用。

1.靜壓作用

凡是依靠機械自重(如壓路機)對土體進行密實的方法,則為靜壓作用。在開始碾壓時,由于土體處于松散狀態,很容易被壓縮,從而產生較大的塑性變形,隨著碾壓遍數的增加,壓實度不斷提高,土體變得越來越密實且有彈性,此時土顆粒之間的摩阻力阻止土顆粒發生位移。

2.沖擊作用

將一定質量的物體(如夯板)提升至一定高度,然后使其自由下落產生一定的沖擊力,對土體進行沖擊壓實。沖擊荷載比靜壓荷載對土體產生更大的作用力,其產生的沖擊波從表面傳至土層內,從而使土顆粒產生運動,在土層深處也產生較大的壓力。因此,沖擊作用比靜壓作用對土體的壓實效果好。

3.振動作用

振動壓路機用快速、連續的沖擊力作用于土體表面,每次沖擊給地表下土體一個壓力波,多次連續沖擊從而形成接連不斷的壓力環,使土體顆粒處于運動狀態,使土體顆粒間的摩擦力被消除。此時,在壓路機自重和沖擊壓力波的作用下顆粒相互發生位移、相互產生擠壓,使土體密實度提高。

事實上,土體中的顆粒間還存在一定的黏聚力,而且隨著顆粒的減小而迅速提高。因此,對黏性土的壓實還必須克服土體顆粒間的黏聚力。振動壓實是路基土體壓實中提倡應用的方法,一般常選用振動壓路機。

振動壓實是路基土體壓實中提倡應用的方法,一般常選用振動壓路機。在采用振動壓實時,要達到預期的壓實效果主要取決于以下2個因素:①要使土體內顆粒之間處于運動狀態,顆粒間的內摩擦力被消除,為土體的有效壓實創造條件;②振動壓路機要對土體產生較大的壓應力和剪應力。

二、影響壓實效果的主要因素

對于較細顆粒的土體路基,影響壓實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內因是指土體本身的土質和含水量;外因是指壓實功能(如機械性能、壓實時間、壓實遍數、壓實速度和土層厚度等)及壓實時外界自然和人為的其他因素等。歸納起來,影響土體壓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土的含水量、土的收質、壓實功能、壓實厚度、地基或下承層強度、碾壓機具和方法等。

(一)含水量對壓實效果的影響

土中含水量對壓實效果的影響比較顯著。當含水量較小時,由于顆粒間引力使土保持著比較疏松的狀態或凝聚結構,土中空隙大多互相連通,水少而氣多,在一定外部壓實功能作用下,雖然土空隙中的氣體易被排出,土的密度可以增大,但由于水膜潤滑作用不明顯,以及外部功能不足以克服顆粒間引力,土粒移動不容易,因此壓實效果比較差。

1.含水量與密實度的關系

任何有一定黏結力的土,在不同的含水量情況下,用同樣壓實功來進行壓實,將獲得不同的密實度和強度。以同一種土在同一貫入擊實標準下,所得到的關系曲線(見圖2-14)表明,土的干密度與其含水量有密切的關系。試驗結果證明:在同等條件下,土體在達到一定含水量之前,干密度隨其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主要原因是水在土顆粒間起著潤滑作用,土粒間的摩阻力減小,當施加外力后,土粒的孔隙減小而被擠緊,土的干密度得以提高。當干密度達到最大值后,如果含水量繼續增大,土粒間的孔隙被水分所占據,而水在一般情況下不會被外力所壓縮,造成水分互相轉移,土的干密度反而下降。

圖2-14 土的變形模量、干密度與含水量的關系

1—干密度與含水量的關系;2—變形模量與含水量的關系

在通常一定壓實條件的情況下,得到的土體干密度最大值,稱為最大干密度,相應的含水量稱為最佳含水量。由此可見,在土體壓實的過程中,如果能控制土的最佳含水量,則會得到最佳的壓實效果,耗費的壓實功能為最經濟。

不同土的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的變化范圍如表2-10所列。

表2-10 不同土的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的變化范圍

2.含水量與土的水穩定性的關系

如果以土的變形模量代替土的干容重,變形模量與其含水量也具有以上類似的曲線關系(見圖2-15),但是其最高點Ek及相對應含水量,與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是有區別的。曲線2充分表明:土體含水量在未達到最佳值之前,形變模量已達到最高值Ek,這是因為土中含水量較少時,土粒間的摩阻力較大,要想使土粒繼續壓縮位移,需要更大的外力,所以表現為Ek值最高。

圖2-15 飽水前后土基壓實指標對照

1—飽水前;2—飽水后

圖2-15中是飽水前后土基的壓實試驗結果對照曲線關系圖,它可反映出含水量與土的水穩定性的關系。圖中的曲線1和曲線2對比可以看出,土粒含水飽和后,干容重與形變模量均有所降低,但在最佳含水量時,兩曲線間干容重和變形模量的降低值均最小,此狀態稱為水穩定性好,也就是說,控制最佳含水量壓實的土基,其強度和穩定性最好。如果以變形模量最高時的含水量來控制壓實,盡管得到的形變模量最高,但飽水后的壓縮模量Es卻大大降低,這表明水穩定性極差。

(二)土的性質對壓實效果的影響

不同土質的壓實性能差別較大,一般來說非黏性土的壓實效果較好,而且最佳含水量較小、最大干密度較大。在靜力作用下,其壓縮性比較小,而在動力的作用下,特別是在振動力的作用下很容易被壓實。但黏性土、粉質土等分散性土的壓實效果較差,主要是由于這些細分散性的土顆粒的比表面大、黏聚力大、土粒表面水膜需水量大、最佳含水量偏高,而最大干密度反而偏小。

土方工程壓實實踐證明,土質對壓實效果的影響很大。一般規律是:不同的土質,有著不同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重。不同土質的干密度與含水量的關系如圖2-16所示。

圖2-16 不同土質的干密度與含水量的關系

(三)壓實功能對土料壓實的影響

壓實功能主要是指壓實工具的種類、機械性能、碾壓遍數、錘落高度、作用時間等,壓實功能是除土料含水量之外,對壓實效果起著重要影響的因素。圖2-17中是同一種土的壓實功能與壓實效果的關系曲線。其表現出的基本規律為:同一種土料的最佳含水量隨著壓實功能的增大而減小,最大干容重則隨著壓實功能的增大而提高;在相同含水量的條件下,壓實功能越高,土基的密實度越高。

圖2-17 不同壓實功能的壓實曲線對照

圖中1、2、3、4曲線的壓實功能分別為600kN·m、1150kN·m、2300kN·m、3400kN·m

根據此規律,在壓實工程實踐中,可以采用增加壓實功能(如選用重碾、增加碾壓遍數、延長作用時間等)措施,以提高路基強度或降低最佳含水量。但必須指出,單純用增加壓實功能的辦法,賴以提高土基的強度是有一定限度的。因為當壓實功能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壓實效果的提高非常緩慢,在經濟效益和施工組織上,既不合理,也不科學。如果壓實功能過大,不僅會破壞土基的結構,而且降低土基的水穩定性。相比之下,嚴格控制土料的最佳含水量,要比增加壓實功能有更大的收益。表2-11所列為最佳含水量時土的極限強度,可供在碾壓中參考。

表2-11 在最佳含水量時土的極限強度

應當特別指出的是,當土料中的含水量不足、灑水有困難時,適當增大壓實功能有一定收效;如果土料中的含水量過大,此時再增大壓實功能,很可能出現“彈簧現象”(工程上稱為“橡皮土”),壓實功能消耗很大,壓實效果反而很差,甚至造成返工浪費。

(四)壓實厚度對壓實效果的影響

土層壓實試驗表明:在土體受到壓實時,能夠以均勻變形的深度(即有效壓實深度),近似等于2倍的壓模直徑或2倍的壓模與土接觸表面的最小橫向尺寸。當超過這個范圍時,土受到的壓力急劇變小,并逐漸趨于零作用,可認為此時土的密實度沒有變化。在土質、含水量與壓實功能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實測土層不同深度的密實度或壓實度可得知,密實度隨深度的增加而遞減,表層5cm范圍內的密實度最高。

工程實踐證明:不同壓實工具的有效壓實厚度是有所差異的,根據壓實工具類型、土質及土基壓實的基本要求,路基分層壓實的厚度有具體的規定數值。有效壓實厚度(產生均勻變化的深度)與土質、含水量、壓實機械的構造特征等因素有關。因此,正確控制碾壓鋪層厚度,對于提高壓實機械生產率和確保填筑路基施工質量十分重要。

在一般情況下,夯實機械壓實每層鋪土厚度不宜超過20cm;12~15t的光面壓路機,每層鋪土厚度不宜超過25cm;振動壓路機或夯擊機,每層鋪土厚度不宜超過50cm。在實際壓實施工過程中,每層鋪土厚度應通過現場試驗進行確定。

(五)地基或下承層強度

在填筑路堤時,如果地基沒有足夠的強度,路堤的第一層難以達到較高的壓實度,即使采用重型壓路機或增加碾壓遍數,不但不能達到預計的壓實效果,甚至使碾壓的土層變成“彈簧”,更難達到設計的壓實度。因此,對于地基或下承層強度不足的情況,在填筑路堤時通常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在填筑路堤之前,先將地基碾壓幾遍,使其達到規定的密實度;②如果在地基中有軟弱層,則應用砂礫(碎石)層進行處理;③對于路塹處路槽的碾壓,先應鏟除30~40cm原狀土并碾壓地基后,再分層填筑壓實。

(六)碾壓機具和方法

壓實機具的類型不同,或采用的壓實方法不同,均能嚴重影響土體壓實的效果。壓實機具和方法對土體壓實的影響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壓實機具類型不同的影響

采用的壓實機具不同,其壓力傳布的有效深度也不同。在一般情況下,夯擊式機具的壓力傳布最深,振動式機具次之,碾壓式機具最淺。根據這一基本特性即可確定各種機具的最佳壓實度。然而,同一種壓實機具的壓實作用深度,在壓實過程中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如鋼筒式壓路機,開始碾壓時,因土體比較松軟,壓力傳布較深,但隨著碾壓次數的增加,上部土層逐漸被密實,土的強度相應提高,其作用深度必將逐漸減小。

2.壓實機具質量與作用遍數

當壓實機具的質量較小時,碾壓的遍數越多,土的密實度越高,但密實度的增長速度則隨著碾壓遍數的增加而減小,并且密實度的增長有一個限度,當達到某一個限度后,繼續以原來的施壓機具對土體增加壓實遍數,則只能引起彈性變形,而不能進一步提高土體的密實度。工程實踐證明,一般碾壓遍數在6遍以前,土體密實度增大明顯,6~10遍增長比較緩慢,10遍以后稍有增長,20遍后基本不增長。

三、壓實機械的要求與操作

土基壓實機械的選擇以及合理的操作,則是影響土基壓實效果的另一個綜合性因素,在壓實過程中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土基壓實機械的類型較多,一般可分為碾壓式、夯實式和振動式三大類型。碾壓式壓實機械主要包括光面碾(如兩輪壓路機和三輪壓路機)、羊足碾和氣胎碾等。夯實式壓實機械除人工使用的石夯、石硪外,機動設備有夯錘、夯板、風動夯及蛙式打夯機等。振動式壓實機械中有振動器、振動壓路機等。此外,運土工具的汽車、履帶拖拉機、推土機、鏟運機等也可用于路基的壓實。

不同的壓實機具,適用于不同土質及不同土層厚度等條件,這些都是選擇壓實機具的主要依據,表2-12中所列的是幾種常用壓實機具的一般技術特性。

表2-12 壓路機的主要技術性能

在正常施工條件下,對于砂性土的壓實效果,振動式壓實機具較好,夯實式次之,碾壓式較差。對于黏性土的壓實效果,則宜選用碾壓式或夯擊式,振動式較差。不同的壓實機具,在最佳含水量的條件下,適應于一定的最佳壓實厚度以及通常的壓實遍數。對于不同土質適宜的壓實機械可參考表2-5。

壓實機具對土料所施加的壓力應當有所控制,以防壓實功能太大而造成壓實過度,產生浪費或破壞。一般認為,壓實時的單位壓力不應超過土的強度極限。不同土的強度極限,與壓實機具的質量、相互接觸的面積、施荷速度及壓實遍數等因素密切有關。表2-13中所列是在最佳含水量條件下,土質在幾類壓實機具作用時的強度極限,可供選擇壓實機具和控制壓實功能時參考。

表2-13 壓實時土的強度極限

實踐經驗證明:在土基進行壓實時,在機具類型、土層厚度及行程遍數已經選定的條件下,壓實操作時宜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邊緣后中間(超高路段等需要時,則從內側至外側宜先低后高)。壓實時,相鄰兩次的輪跡應重疊輪寬的1/3,并保持壓實速度均勻,不得出現漏壓。對于壓不到的邊角,應輔助以人力或小型機具夯實。在壓實的全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土料的含水量和密實度,以達到符合規定壓實度的要求。

四、路基壓實的一般規定

(1)路堤、路塹和路堤基底均應進行壓實。土質路堤(包括土石路堤)的壓實度不應低于表2-8中的規定。

(2)路基土壓實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以及其他指標,應在路基修筑半個月前,在取土地點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樣進行擊實試驗確定。擊實試驗操作方法按現行部頒標準《公路土工試驗規程》進行。每一種土至少應取一組土樣試驗。施工中如發現土質有變化應及時補做全部土工試驗。

(3)土質路基的壓實度試驗方法可采用灌砂法、環刀法、蠟封法、灌水法(水袋法)或核子密度濕度儀(簡稱核子儀)法。當采用核子儀法時,應先進行標定和對比試驗。

(4)每一壓實層均應檢驗壓實度,合格后可填筑其上一層;否則應查明不合格的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補壓。檢驗頻率為每2000m2檢驗8點,當不足200m2時至少應檢驗2點。檢驗的標準為:必須每個點的壓實度都符合表2-8中的規定,必要時可根據需要增加檢驗點。

(5)填石路堤(包括分層填筑巖塊及傾填爆破石塊)的緊密程度在規定深度范圍內,以通過12t以上振動壓路機進行試驗,當壓實層頂面穩定、不再下沉(無輪跡)時可判為密實狀態。

(6)土質路床頂面壓實完成后,應進行彎沉檢驗。檢驗汽車的輪重(或軸重)及彎沉允許值按照設計規定執行。檢驗頻率應為每幅雙車道每50m檢驗4點,左、右兩后輪隙下各1點。路床頂面的檢測彎沉值在考慮季節影響之后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提供為路基回彈模量時,則應采用設計規范規定的換算公式,計算設計要求的彎沉值。

(7)對填石及土石路堤如果設計規定需在路床頂面進行強度試驗時,應按照設計規定辦理。

(8)土質路床頂面檢驗的壓實度和彎沉值均應滿足要求。如果僅有一項滿足要求時,應找出不滿足的原因并予以適當處理。

五、幾種填方情況的壓實

(一)填方地段基底的壓實

(1)細粒土、砂類土和礫石土不論采用何種壓實機械,均應將該種土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圍內壓實。當土的實際含水量不在上述控制范圍內時,應均勻灑水或將土攤開晾干,使含水量達到上述范圍要求后方可進行壓實。運輸上路的土在攤平后,其含水量若接近壓實的最佳含水量時,應迅速壓實。

(2)當土比較干燥,含水量達不到壓實要求,需要對土采用人工加水時,達到最佳含水量所需要的加水量,可按下式進行估算:

m=(W-W0)Q/(1+W0)  (2-2)

式中,m為達到最佳含水量所需要的加水量,kg;W為土料壓實最佳含水量(以小數計);W0為土料中原來的含水量(以小數計);Q為需要加水的土料的質量,kg。

需要加的水宜在取土的前一天噴灑在取土坑內的表面,使水均勻地滲透入土中,也可以將土運至路堤后,用灑水車均勻、適量地噴灑于土中,并用拌和設備拌和均勻。

(3)各種壓實機具碾壓不同土類的適宜鋪土厚度和所需壓實遍數,與填土的實際含水量及所要求的壓實度大小有關,碾壓中的技術參數應根據要求的壓實度,按照所做試驗路段的試驗結果確定。

(4)用鏟運機、推土機和自卸汽車推運土料填筑路堤時,應當注意及時平整每層填土,且自中線向兩邊設置2%~4%的橫坡度,并及時進行碾壓,在干燥天氣和雨季施工時更應注意。

(5)在壓路機碾壓路基時應按照以下規定進行。

①在正式進行碾壓前,應對填土層的松鋪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進行全面檢查,全部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碾壓。

②壓實應根據現場壓實試驗路段提供的松鋪厚度和控制壓實遍數進行。如果控制壓實遍數超過10遍,應當考慮適當減少填土層厚度。經壓實度檢驗合格后方可轉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處應進行補壓后再進行檢驗,一直達到合格為止。

③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路基填土的壓實,宜采用振動壓路機或35~50t輪胎壓路機進行。采用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時,第一遍應只靜壓、不振動,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強振,千萬不可采用同樣振動,更不能采用先強后弱的方式。

④各種壓路機的碾壓行駛速度開始時宜用慢速,最大行駛速度不宜超過4km/h;碾壓時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小半徑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式進行;橫向接頭對振動壓路機一般重疊0.4~0.5m。對于三輪壓路機一般重疊后輪寬度的1/2,前后相鄰兩區段(碾壓區段之前的平整預壓區段與其后的檢驗區段)宜縱向重疊1.0~1.5m。在碾壓施工中應達到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均勻。

使用夯錘壓實時,第一遍各夯位宜緊靠排列,如果有間隙則不得大于15mm;第二遍夯位應在首遍夯位的縫隙上,如此連續夯實直至達到規定的壓實度。

(二)填石路堤的壓實

(1)填石路堤在壓實之前,應當用大型推土機將路堤表面攤鋪平整,對于個別不平整之處應當用人工配合以細石屑找平。

(2)填石路堤均應壓實并宜選用工作質量12t以上的重型振動壓路機、工作質量2.5t以上的夯錘或25t以上的輪胎壓路機壓(夯)實。當缺乏以上幾種壓(夯)實機具時,可采用重型靜載光輪壓路機壓實,并減少每層填筑厚度和減小石料粒徑,其適宜的壓實厚度應根據試驗確定,但不得大于50cm。當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或夯錘壓(夯)實填石路堤時,填筑厚度可加厚至1.0m。

填石路堤壓實時的操作要求,應先壓兩側(即靠路肩部分)后再壓中間,壓實路線對于輪碾應縱向互相平行,反復碾壓。對于夯錘應成弧形,當夯實密實程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再向后移動一夯錘位置。行與行之間應重疊40~50cm;前后相鄰區段應重疊100~150cm。其余注意事項應按照“填方路堤的壓實”的有關規定辦理。

(3)填石路堤壓實到所要求的緊密程度所需要的碾壓或夯壓的遍數應經過試驗確定。當采用重錘夯實時,可按重錘下落時不下沉而發生彈跳現象進行壓實度檢驗。

(4)填石路堤使用各種壓實機具壓實時的注意事項與壓實填土路基相同。

(5)填石路堤頂面至路床頂面下30~50cm(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為50cm,其他公路為30cm)范圍內應填筑符合路床要求的土,并應按有關規定予以壓實。

(三)構造物處填方的壓實

(1)橋臺背后、涵洞兩側與頂部、錐坡與擋土墻等構造物背后的填土均應分層壓實,分層進行及時檢查,檢查頻率為每50m2檢查1點,當面積不足50m2時至少檢驗1點,每點都應合格,每一壓實層松鋪厚度不宜超過20cm。

涵洞兩側的填土與壓實,橋臺背后與錐坡的填土及壓實,應對稱或同時進行。

(2)各種填土的壓實盡量采用小型的手扶振動夯或手扶振動壓路機;但涵洞頂填土50cm內應采用輕型靜載壓路機壓實,以達到規定的壓實度為準。

(3)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橋臺、涵身背后和涵洞頂部的填土的壓實度標準,從填方基底或洞頂部至路床頂面的壓實度均為95%;其他公路的壓實度為93%。

(四)土石路堤的壓實

(1)土石路堤的壓實方法與技術要求,應根據混合料中巨粒土的含量多少,分別按照“填方路堤的壓實”或“填石路堤的壓實”的規定辦理。

(2)土石路堤的壓實度可采用灌砂法或水袋法檢驗。其標準干容重應根據每一種填料的不同含石量的最大干容重作出標準干密度曲線,然后根據試坑挖取試樣的含石量,從標準干容重曲線上查出對應的標準干密度。

當采用灌砂法或水袋法檢驗有困難時,可按“填石路堤(包括分層填筑巖塊及傾填爆破石塊)的緊密程度在規定深度范圍內,以通過12t以上振動壓路機進行壓實試驗,當壓實層頂面穩定,不再下沉(無輪跡)時,可判為密實狀態”條的規定進行檢驗。

如幾種填料混合填筑,則應從試坑挖取的試樣中計算各種填料的比例,利用混合填料中幾種填料的干容重曲線查得對應的標準干容重,用加權平均的計算方法,計算所挖試樣的標準干容重。

(3)土石路堤的壓實標準,可采用灌砂法或水袋法進行檢驗。當按“填石路堤(包括分層填筑巖塊及傾填爆破石塊)的緊密程度在規定深度范圍內,以通過12t以上振動壓路機進行壓實試驗,當壓實層頂面穩定而不再下沉(無輪跡)時,可判為密實狀態”的條文規定方法檢驗時,應按該條的規定判定壓實度是否合格。

(五)高填方路堤的壓實

(1)高填方路堤的基底應按規定進行場地清理,并應按照設計要求的基底承壓強度進行壓實,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基底的壓實度宜不小于90%。當地基比較松軟,僅依靠對原土壓實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承壓強度時,應進行地基改善加固處理,以達到設計要求。

(2)高填方路堤的基底處于陡峻山坡或谷底時,應按照規定挖臺階處理,并嚴格分層填筑、分層壓實。當場地狹窄時,壓實工作宜采用小型的手扶振動壓路機或振動夯進行壓實。當場地較寬廣時宜采用自行式自重是12t以上的振動壓路機碾壓。

(3)高填方路堤分層壓實壓實松鋪厚度與一般公路的填方相同,應根據填筑材料類別和壓實機具性能按照“填方路堤的壓實”的規定確定。

(4)高填方路堤的壓實度是施工質量控制中最重要的指標,其壓實度必須符合表2-8中的規定。

(5)高填方路堤的壓實度檢驗方法應根據填料的類別,按照路基壓實的“一般規定”中有關規定辦理。

(六)路塹路基的壓實

零填及路塹路床的壓實應符合表2-8中的規定。換填厚度超過30cm時按表列數值90%的標準執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源县| 焦作市| 甘南县| 嵊泗县| 胶州市| 富蕴县| 吉木萨尔县| 永修县| 永嘉县| 白沙| 新河县| 和顺县| 铁力市| 永仁县| 张北县| 宝山区| 嵊州市| 平湖市| 苏尼特右旗| 白山市| 屯门区| 牙克石市| 汉川市| 通渭县| 普兰店市| 望谟县| 广平县| 霍州市| 土默特左旗| 洛浦县| 宜都市| 兴宁市| 乳源| 库车县| 齐河县| 四子王旗| 宁明县| 抚州市| 溧阳市| 铜川市| 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