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練習題與案例題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 B 唐、宋時期我國會計采用的是四柱結算法。

2. C 單式記賬法過渡到復式記賬法是近代會計形成的標志。

3. C 會計最初只是生產職能附帶的部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會計從生產職能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職能。

4. C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5. D 資金的循環與周轉是資金運動的主要組成部分,資金的循環與周轉有三個環節,包括采購過程、生產過程和銷售過程。

6. C 所有者投入的資金,稱為所有者權益;債權人投入的資金,稱為負債。資金投入企業后,形成企業的資產。

7. B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的基本分類,是會計對象的具體化。會計要素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另一類是反映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包括收入、費用和利潤。

8. B 資產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預收賬款屬于負債。

9. B 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10. A 流動負債是指將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等。選項B和選項C都屬于流動資產,選項D屬于非流動負債。

11. C 所有者權益是企業投資者對企業的投入資本以及利潤留存于企業的部分,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房屋和銀行存款屬于資產,借款屬于負債。

12. D 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如銷售商品的收入、提供勞務的收入、租金收入等,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13. B 主營業務收入包括產品銷售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和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原材料銷售收入、固定資產出租收入、無形資產出租收入屬于其他業務收入。

14. D 生產費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其中,制造費用一般不能直接計入某項產品成本,而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計入有關產品的成本;期間費用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費用不包括自然災害損失。

15. A 成本是對象化了的費用。

16. B 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是會計核算方法之一,是會計核算的初始階段和基本環節,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會計工作。

17. A 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

18. D 會計監督職能,是指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和相關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監督檢查。

19. A 會計核算方法是會計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

20. C 法律主體一定是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持續經營是指可以預見的未來,會計主體將會按當前規模和狀態持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消減業務;業務收支主要以外幣為主的企業也可以選擇以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財務報告的編制必須用人民幣反映。

21. A 會計主體界定了從事會計工作和提供會計信息的空間范圍,同時說明某會計主體的會計信息僅與該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相關。

22. A 持續經營的前提是會計主體不會破產清算。

23. B 會計分期的前提是持續經營。

24. A 《會計法》規定,我國會計年度采用公歷年度,即1月1日起至12月31日為一個會計年度。

25. B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規定,企業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26. B 權責發生制是指企業按收入的權利和支出的義務是否屬于本期來確認收入、費用的標準,而不是按款項的實際收支是否在本期發生,也就是以應收應付為標準。A、C、D三項都不符合權責發生制基礎,故選B。

27. A 可靠性要求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28. C 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于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做出評價或者預測。

29. A 在會計核算時,企業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

30. B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產權雖然屬于出租人,但是資產帶來的經濟利益的大部分被承租人所擁有,根據實質重于形式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企業應當將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視同自有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

(二)多項選擇題

1. ABC 會計的發展可劃分為古代會計、近代會計和現代會計三個階段。

2. ABCD 會計職能包括: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等職能。

3. ABC 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兩項基本職能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關系。會計核算是會計監督的基礎,沒有會計核算所提供的各種信息,監督就失去了依據;而會計監督又是會計核算的保障,沒有會計監督就難以保證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

4. ABC 資金運動包括資金的投入、資金的循環與周轉和資金的退出。

5. ABC 資金的退出包括償還債務、上交稅金、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等。

6. ABD 會計對象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即特定主體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而不是企業所有日常活動,所以選項C不正確。

7. ABCD 企業的會計要素由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項構成。

8. ACD 資產的特征包括三項:第一,資產是由于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形成的;第二,資產是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第三,資產能夠給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選項B指的是收入。

9. BCD 預付賬款、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屬于流動資產,預收賬款屬于流動負債。

10. ACD 在企業清算時,負債具有優先清償權。

11. CD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所有者權益增加不一定表明企業獲得了收入;處置固定資產屬于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凈利益就不應確認為收入,而應當確認為利得。

12. ABCD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企業的收入可能會導致現金的增加、銀行存款的增加、企業其他資產的增加或者企業負債的減少等情況。

13. ABC 會計核算的七種方法包括:①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②復式記賬;③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④登記賬簿;⑤成本計算;⑥財產清查;⑦編制財務報告。

14. ABCD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采用專門方法和程序,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和綜合的核算和監督,以提供經濟信息和反映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為主要目的的經濟管理活動。

15. ABCD 《會計法》規定會計核算的對象和內容主要包括: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資本、基金的增減;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等。

16. BCD 會計監督是一個過程,它分為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后監督。

17. ABCD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四項。

18. ABCD 會計主體又稱會計實體、會計個體,是指會計人員為其服務的特定單位或組織,即會計人員所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

19. ABCD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中期,中期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0. AC 權責發生制基礎要求,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21. ABD 《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做出了明確規定,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

22. ABCD 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會計信息的首要質量要求,是企業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信息應具備的基本質量特征;及時性是會計信息的次級質量要求。

23. ACD 可理解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于投資者等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24. AD 可比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相互可比。它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同一企業不同會計期間的會計信息相互可比;二是不同企業相同會計期間的會計信息相互可比。

25. ABC 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過程中貫徹及時性,要求及時收集會計信息,及時處理會計信息和及時傳遞會計信息。

26. AB 會計按其報告的對象不同,可分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財務會計是指為外部利害關系人提供會計信息的對外報告,管理會計是為企業內部管理人員提供有關會計信息的對內報告。

(三)判斷題

1. 錯誤 會計的計量單位主要是貨幣,但貨幣并不是會計的唯一計量單位。

2. 錯誤 會計的職能是指會計在經濟管理過程中所具有的功能,會計的基本職能包括進行會計核算和實施會計監督兩個方面。除上述基本職能外,會計還具有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等職能。

3. 正確 會計核算所提供的各種信息是會計監督的依據。

4. 錯誤 能夠以貨幣計量的經濟活動才是企業的會計對象。

5. 錯誤 提取盈余公積不會導致資金離開本企業,不屬于資金的退出。

6. 錯誤 有的資產雖然不為企業所擁有,但企業控制了這些資產,能夠從資產中獲取經濟利益,所以并非所有資產都擁有所有權。

7. 錯誤 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8. 正確 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利得包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損失包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損失和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

9. 錯誤 日常活動是確認收入的重要判斷標準,凡是日常活動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入都應當確認為收入;反之,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入不能確認為收入,而應當計入利得。

10. 錯誤 會計方法是指從事會計工作所使用的各種技術方法,一般包括會計核算方法、會計分析方法和會計檢查方法。

11. 錯誤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的基本分類。

12. 正確 這句話體現了會計核算的各前提之間的關系。

13. 正確 會計主體指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者組織,所以,會計主體前提為會計核算確定了空間范圍。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會計主體持續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若干相等的會計期間,因此,會計分期前提為會計核算確定了時間范圍。

14. 錯誤 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并非對等概念,一般來說,法律主體必然是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

15. 錯誤 持續經營只是一個假定,任何企業在經營中都存在破產、清算等不能持續經營的風險,企業一旦進入破產清算,就應當改變會計核算的方法。

16. 錯誤 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擇以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制的財務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17. 錯誤 遵循現行會計準則的要求,企業和其他具有營利性質的組織和機構的會計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及事業單位會計大部分業務采用收付實現制。

18. 正確 重要性需要依賴職業判斷,企業應當根據其所處環境和實際情況,從項目的性質和金額大小兩方面加以判斷。

19. 錯誤 企業在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如果低估資產或者收益、高估負債或者費用,則違背了謹慎性要求。

20. 錯誤 對于發生的經濟業務推遲入賬,違背了及時性要求。

(四)業務題

習 題 一

資產總額=200 000+260 000+3 000+120 000+13 000+80 000+56 000+7 500=739 500(元)

負債總額=120 000+15 800+12 000+6 500=154 300(元)

所有者權益總額=560 000+8 000+8 200+9 000=585 200(元)

習 題 二

(1)收付實現制基礎:

收入=30 000+800+26 000=56 800(元)

費用=900+15 000+500=16 400(元)

(2)權責發生制基礎:

收入=70 000+1 900+18 000=89 900(元)

費用=900+600+1 200=2 700 (元)

(五)案例題

該公司的會計人員在處理經濟業務時不完全正確,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李明從公司取錢用于私人開支,不屬于公司的業務,不能作為公司的辦公費支出。會計人員違背了會計主體假設。

(2)我國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公司將兩個月的業務合并編制財務報表,會計人員違背了會計分期假設,同時也不符合會計信息的及時性要求。

(3)我國《會計法》規定,企業應當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企業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可以選擇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而會計直接將12 000美元記賬,需看其究竟以何種貨幣為記賬本位幣。

(4)預付保險費應在受益期內攤銷,不能記入當月的管理費用,會計人員違背了權責發生制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山市| 隆安县| 莆田市| 逊克县| 札达县| 深水埗区| 呼和浩特市| 墨竹工卡县| 平度市| 望江县| 安阳市| 禄丰县| 静安区| 阿拉善盟| 勃利县| 五家渠市| 抚松县| 灯塔市| 勐海县| 锦州市| 普陀区| 铜陵市| 鱼台县| 鄂尔多斯市| 双牌县| 华池县| 舒兰市| 鄂伦春自治旗| 临朐县| 大丰市| 莱西市| 于田县| 元阳县| 广东省| 天祝| 江口县| 洪洞县| 资阳市| 绥芬河市| 阜新市| 凭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