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病臨床診療技術與典型醫案
- 劉永明 趙四喜
- 584字
- 2020-03-13 17:53:00
尿 不 利
本病是指羔羊尿不利,是以尿量減少、排尿困難或癃閉為特征的一種病癥。
【病因】 多因羔羊陰虛、發熱、大汗、吐瀉、失血等,導致氣血化源不足,或肺失宣降、脾虛不運、腎關不利,導致水濕失運,或肺熱氣壅、熱結膀胱、氣機瘀滯、瘀腐阻塞水道、腎元虛衰等,導致尿蓄膀胱,排出不利。
【主癥】 病羊頻頻排尿但淋漓難出,觸診膀胱高度膨脹。初期,病羊食欲減退,不時叫喚,患病半天或1天后食欲廢絕,腹部膨脹,呼吸困難,心力減弱,心動過速,空嚼磨牙。
【治則】 溫陽利水。
【方藥】 八正散加減。瞿麥、木通、車前子各10g,梔子、萹蓄各8g,豬苓15g。體溫升高者加大黃10g,黃柏、苦參各6g;尿中有小粒結石者加海金沙10g,金錢草8g;腹瀉者加茯苓6g,蒼術8g。水煎取藥汁1碗,候涼灌服。
【典型醫案】
(1)民勤縣新河公社西湖3隊的1只5月齡綿羔羊,因不食草、時時排尿但點滴難下就診。檢查:病羊臥地不起,心率160次/min,呼吸50次/min,體溫38.7℃,口腔濕潤,空嚼磨牙,腹脹,觸診膀胱高度膨脹。治療:取上方藥加海金沙10g、竹葉6g,用法相同,1劑治愈。
(2)民勤縣三雷公社某大隊3隊的1只4月齡綿羔羊,因夜間叫喚、不食草、不飲水、時時排尿但尿排不出邀診。檢查:病羊營養良好,口吐白沫,不時空嚼磨牙,心跳140次/min,呼吸65次/min,體溫39.8℃,腹脹,觸診膀胱高度膨脹,疼痛明顯。治療:取上方藥加大黃10g,黃柏、苦參各6g,用法相同,1劑治愈。(劉義,T1,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