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病臨床診療技術與典型醫案
- 劉永明 趙四喜
- 861字
- 2020-03-13 17:52:59
熱 喘 癥
熱喘癥是指羊肺經積熱,引起以發熱、氣喘、呼吸困難為特征的一種病癥。
【病因】 多因天氣炎熱,放牧奔走驅趕過急,或圈舍低矮潮濕,空氣流通不暢,導致羊肺經壅熱,清氣不升,濁氣不降,痰瘀停滯胸膈,肺氣不利,呼吸喘促而發病;喂養失節,正氣虛弱,外感熱邪,或風寒郁而化熱,肺熱壅盛,痰熱瘀阻,肺氣不利而發喘。
【主癥】 病羊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反芻減少,低頭張口,啌咳有力,全身發熱,氣粗喘促,鼻翼翕動,胸腹擴張,糞干燥,尿短赤,口色紅,口腔濕潤有涎,脈洪數。
【治則】 清熱止咳,定喘化痰。
【方藥】
(1)掃日浪散。沙參、甘草、紫草茸、草河車各10g,訶子、川楝子、梔子各6g。混勻,粉碎,分裝。25~35g/只,開水沖調,候溫灌服。共治療1573例,治愈1384例。
(2)白礬散加減。白礬、白芷、郁金、葶藶子、黃芩各5g,貝母、大黃、甘草各3g。水煎取汁,候溫,加蜂蜜100g、雞蛋清1個,灌服。共治療600余例,效果顯著。
【典型醫案】
(1)1993年5月10日,烏中旗溫更西4隊寶某的1只羊患病邀診。檢查:病羊消瘦,咳嗽連聲,呼吸快,糞干,尿黃,舌色微紅,舌質綿軟。診為肺熱喘咳。治療:掃日浪散,用法同方藥(1),30g/只,1次/天,連服2天。5天后追訪,病羊痊愈。(杜吉婭等,T81,P28)
(2)2004年8月21日,蓬萊市劉家溝鎮六十里堡村李某的1只波爾山羊患病就診。主訴:前幾天該羊拴在山上,突降大雨,被雨苦淋后食欲減退,呼吸迫促,現已3天,村醫肌內注射青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療效不顯著。檢查:病羊呼吸喘粗,有時伴有咳嗽,體溫41℃,結膜充血,鼻鏡無汗,鼻孔開張,鼻翼翕動,糞干小,尿赤,脈洪數。診為熱喘癥。治療:取方藥(2),用法相同。服藥3劑,病羊熱退,喘止,采食量逐漸恢復正常。
(3)2004年9月2日,蓬萊市劉家溝鎮上營村孫某的1只10月齡波爾山羊,由于天氣悶熱,放牧歸途驅趕過急,致使采食量減少,不時惡喘,其他醫生用青霉素、土霉素等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邀診。檢查:病羊體溫40.8℃,脈搏84次/min,糞干,有時咳喘。診為熱喘癥。治療:取方藥(2)加生石膏100g,用法相同。服藥4劑,痊愈。(韓仁雪等,T133,P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