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雞場規劃與布局

第一節 場址的選擇

雞場場址的選擇是建場養雞的首要問題,應該從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慮。

一、自然條件

自然條件的選擇包括地勢、地形、水源水質、土壤等方面。

1. 地勢

雞場應選在地勢較高燥、平坦、排水良好和向陽背風的地方,這樣有利于雞場的保暖、采光、通風和干燥,有利于建立場內良好的小氣候(圖1-1)。

 雞場環境
(提金鳳 拍攝)

平原地區建場應選擇地勢高燥、排水條件良好、地面有1%~3%的坡度、地下水位要低(地下水位應在2米以下)的地方。山區建場應選在平緩的坡上,坡面向陽,建筑區地面坡度以不超過3%、場區總坡度以不超過25%為宜。在靠近河流、湖泊的地區建場,要選擇在較高的地方,應比當地水文資料中最高水位高1~2米,以防漲水時被淹沒。

2. 地形

地形是指場地的形狀范圍及地物,如山嶺、河流、草地、樹林、道路、居民等的相對平面位置狀況。場區地形要開闊、整齊和緊湊,不宜過于狹長和邊角太多,尤其要避開坡底、長形谷地以及風口,這樣便于合理布置場區內的建筑物和各種設施,以縮短道路和管線的長度,節約投資和便于管理。應充分利用自然存在的地形、地物,如可以利用原有的林帶河川、溝渠、樹木、山嶺等作為場界的天然屏障等。

3. 土壤

建造雞場時應選擇透氣性、透水性強,吸濕性、導熱性小,抗壓性、自凈能力強,毛細管作用弱,質地均勻的土壤。從建筑學和家禽環境衛生等觀點來看,沙壤土是建造雞場的理想土壤。但在一定地區內,由于受到某些客觀條件的限制,很難選擇最理想的土壤來建造雞舍。這就要求在雞舍的設計、施工、使用以及其他日常的管理上,應盡量設法彌補當地土壤的缺陷和不足,以選擇較理想的土壤。

4. 水源水質

雞場的水源應符合一定要求,即水量要充足、水質要好、取用方便以及便于防護。雞場用水包括雞的飲用水、消毒洗滌用水,以及飼料調制、環境綠化、夏季降溫和職工用水等,因此雞場必須保證有充足、可靠的水源,水質必須符合衛生條件和標準(圖1-2)。

 符合條件的飲水
(提金鳳 拍攝)

5. 氣候因素

建場時需了解擬建地區與建筑設計、雞場小氣候有關的氣象資料和常年氣象變化,包括平均氣溫、絕對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土壤凍結深度、降水量與積雪深度、最大風力、常年主導風向、日照情況等。

二、社會條件

社會條件是指雞場與其周圍環境的聯系,如位置、交通、電力、環境等。

1. 位置

雞場應建在居民區的下風處,地勢低于居民區,遠離居民區污水排放口。與居民區之間要保持適當距離,一般在3000米以上。新建規?;u場與其他雞場距離不少于5000米。

2. 交通

雞場要求交通便利、路基堅固、路面平坦、排水性好,以免車輛顛簸造成種蛋破損。噪聲干擾要少,雞場應距鐵路、公路干線、航運河道1000米以上,距普通公路500米以上。

3. 電力

了解供電位置與雞場的距離,最大供電允許量,是否供電正常,有無可能雙路供電等。雞場可自備發電機,以保證場內供電穩定性和可靠性。

4. 環境

考慮到養殖污染,為了將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保護和改善環境,禁止在下列區域內建設雞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城鎮居民區、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區等人口集中區域;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禁止養殖區域。新建、改建、擴建雞場,應當符合畜牧業發展規劃、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滿足動物防疫條件,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總之,合理科學地選擇雞場場址,為雞場安全高效的生產奠定堅實的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丰县| 宝兴县| 长岭县| 雷山县| 九寨沟县| 花垣县| 射洪县| 莱芜市| 南木林县| 鹤岗市| 同德县| 游戏| 万盛区| 榆社县| 津南区| 武义县| 东源县| 辉县市| 万安县| 永昌县| 南丹县| 阿拉善左旗| 长宁区| 万荣县| 牡丹江市| 堆龙德庆县| 夏邑县| 蒲江县| 周宁县| 阳信县| 潼南县| 利津县| 天祝| 阳原县| 泾源县| 贵港市| 峨边| 济宁市| 西和县| 柏乡县| 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