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M概論及Revit精講
- 朱溢镕 焦明明
- 2004字
- 2019-11-15 18:29:31
3.8 新建構造柱
3.8.1 內容前瞻
在學習Revit軟件具體操作之前,先從以下三方面簡單了解本節【新建構造柱】所涉及的業務知識、圖紙信息、軟件操作等內容,幫助讀者對本節內容有總體認識,降低后面操作難度。知識總體架構如表3-22所示。
表3-22

3.8.2 實施操作
Revit軟件中沒有專門繪制構造柱構件的命令,一般情況下使用“結構”選項卡“結構”面板中的“柱”工具創建構造柱構件類型,在命名中包含“構造柱或GZ”字眼即可。下面以《BIM算量一圖一練》中的專用宿舍樓項目為例,講解創建項目構造柱的操作步驟。
(1)首先建立構造柱構件類型。雙擊“項目瀏覽器”中“屋頂層”進入“屋頂層”樓層平面視圖,按照建立結構柱構件類型的方式建立GZ1的構件類型。如圖3-94、圖3-95所示。

圖3-94

圖3-95
(2)構件定義完成后,開始布置構件。根據“結施- 09”中“屋頂層板配筋圖”布置構造柱。按照布置結構柱的流程布置構造柱。查閱“結施- 09”中“屋頂層板配筋圖”可知構造柱沒有在軸線交點位置,為了確定構造柱的平面定位,需要利用參照平面輔助構造柱位置定位。單擊“建筑”選項卡“工作平面”面板中的“參照平面”工具,繪制方式選擇“拾取線”,選項欄中“偏移量”設置為“800”。縮放區域,鼠標放在A號軸線位置,下側顯示綠色的參照線后,左鍵點擊A號軸線,參照平面繪制完畢。Esc鍵兩次退出操作命令。點選剛才繪制的參照平面,在“屬性”面板“名稱”位置輸入“A′”,Enter鍵確認修改。如圖3-96、圖3-97所示。

圖3-96

圖3-97
(3)再次使用“參照平面”工具,繪制方式選擇“拾取線”,選項欄中“偏移量”設置為“350”。縮放區域,鼠標放在1號軸線位置,左側顯示綠色的參照線后,左鍵點擊1號軸線。生成的新的參照平面命名為“1′”。
再次使用“參照平面”工具,繪制方式選擇“拾取線”,選項欄中“偏移量”設置為“600”。縮放區域,鼠標放在F號軸線位置,上側顯示綠色的參照線后,左鍵點擊F號軸線。生成的新的參照平面命名為“F′”。
再次使用“參照平面”工具,繪制方式選擇“拾取線”,選項欄中“偏移量”設置為“700”。縮放區域,鼠標放在F號軸線位置,上側顯示綠色的參照線后,左鍵點擊F號軸線。生成的新的參照平面命名為“F′-1”。
再次使用“參照平面”工具,繪制方式選擇“拾取線”,選項欄中“偏移量”設置為“350”。縮放區域,鼠標放在14號軸線位置,右側顯示綠色的參照線后,左鍵點擊14號軸線。生成的新的參照平面命名為“14′”。
參照平面建立完畢后,結果如圖3-98所示。

圖3-98
(4)平面定位建立完成后,可以進行構造柱布置。首先在A′參照平面與1′參照平面交點位置布置構造柱。如圖3-99所示。
(5)對剛剛布置的構造柱圖元進行位置的精確修改。單擊“修改”選項卡“修改”面板中的“對齊”工具,鼠標指針變成帶有對齊圖標的樣式,左鍵點擊要對齊的A′參照平面,作為對齊的參照線,然后選擇要對齊的構造柱圖元的下側邊線,此時,構造柱下側邊線與A′參照平面對齊。繼續點擊要對齊的1′參照平面,作為對齊的參照線,然后選擇要對齊的構造柱圖元的左側邊線,此時構造柱左側邊線與1′參照平面對齊。如圖3-100所示。

圖3-99

圖3-100
(6)按照上述操作方法,布置其他位置構造柱,布置完成后利用“對齊”工具進行精確位置的修改。完成后如圖3-101所示。

圖3-101
(7)單擊“快速訪問欄”中三維視圖按鈕,切換到三維,查看模型成果如圖3-102所示。

圖3-102
(8)最后對構造柱進行標高修改。單擊選擇一個構造柱圖元,右鍵點擊“選擇全部實例”—“在視圖中可見”,選擇當前視圖中的所有構造柱,在“屬性”面板中設置“底部標高”為“屋頂層”,“底部偏移”為“0”,“頂部標高”為“屋頂層”,“頂部偏移”為“1300”,Enter鍵確認。Esc鍵退出選擇狀態。操作步驟如圖3-103~圖3-106所示。

圖3-103

圖3-104

圖3-105

圖3-106
(9)單擊“快速訪問欄”中保存按鈕,保存當前項目成果。
3.8.3 總結拓展
3.8.3.1 步驟總結
在創建構造柱前一定梳理清楚相應思路,理解軟件的同時也能更好地理解業務和圖紙。總結上述Revit軟件建立構造柱的操作步驟主要分為兩步。按照本操作流程讀者可以完成專用宿舍樓項目構造柱的創建。具體步驟如表3-23所示。
表3-23

3.8.3.2 業務拓展
構造柱是磚混結構建筑中重要的混凝土構件。為提高多層建筑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規范要求應在房屋的砌體內適宜部位設置鋼筋混凝土柱并與圈梁連接,共同加強建筑物的穩定性。對構造柱的其他業務擴展如表3-24所示。
表3-24

3.8.3.3 軟件拓展
上述內容詳細講解了【新建構造柱】的操作方法,按照規范要求并結合本專用宿舍樓項目可知:女兒墻位置應設置構造柱,構造柱間距不宜大于4m,且構造柱應伸至女兒墻頂并與現澆鋼筋混凝土壓頂整體澆筑在一起。構造柱高度為500~1300mm,施工順序為先砌墻后澆柱。在實際項目中,當砌體不能同時砌筑的時候,在交接處一般要預留馬牙搓,以保持砌體的整體性與穩定性,常用在構造柱與墻體的連接中,為構造柱上凸出的部分。下面將詳細講解馬牙搓的操作命令,具體操作步驟讀者可以掃描下面的二維碼,進入教學補充鏈接進行更詳細直觀的視頻收聽。具體視頻內容如表3-25所示。
表3-25


- C程序設計簡明教程(第二版)
- PyTorch自動駕駛視覺感知算法實戰
- Visual Basic編程:從基礎到實踐(第2版)
- 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實訓100例:基于STC8051+Proteus仿真與實戰
- We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with R Using Shiny(Second Edition)
- Essential Angular
- 機械工程師Python編程:入門、實戰與進階
- Podman實戰
- Visual Basic學習手冊
- Web程序設計(第二版)
- SQL Server實用教程(SQL Server 2008版)
- 零基礎學Kotlin之Android項目開發實戰
- TypeScript 2.x By Example
- OpenCV Android Programming By Example
- 零基礎學C++(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