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經典:自然之書·老子
- 余世存 李克
- 430字
- 2019-11-15 20:08:27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語譯-天地是無所謂仁慈偏愛的,它對待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平等;圣人也是無所謂仁慈偏愛的,他對待百姓也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百姓自作自息。天地之間,不正像一個大風箱嗎?靜止的時候,它只是一個空虛的世界,一旦鼓動起來,就會運轉不息,永遠不會枯竭。政令過多反而會行不通,不如保持內心的虛靜。
◎ 和解
1. 柏拉圖《理想國》:“這些以及類似的特點就是民主制度的特征。這看來是使人樂意的無政府狀態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這種制度下不加區別地把某種平等給予所有人,不管他們是不是平等者。”
2. 赫胥黎《天演論》:“物競者,物爭自存也。天擇者存其宜種也。意謂民物于世樊然并生,同食天地自然之利矣。然與接為構民物,各爭有以自有。其始也種與種爭,弱者常為強肉,愚者常智者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遺種也,則必強忍魁杰,矯健巧慧,而與其一時之天時地利人事最其相宜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