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藥用植物·第二十三冊
- 葉華谷 易思榮 付紹智 曾飛燕
- 555字
- 2020-02-26 12:43:05
棒頭南星
Arisaema clavatum Buchet
【別 名】 蛇包谷
【基 原】 來源于天南星科天南星屬棒頭南星Arisaema clavatum Buchet的塊莖入藥。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塊莖近球形或卵球形,直徑2~4 cm。鱗葉3,膜質,外面的長1~2 cm,內面的長10~20 cm,下部筒狀,上部披針形。葉2枚,葉柄長40~60 cm,下部1/2鞘狀;葉片鳥足狀分裂,裂片11~15,紙質,長圓形至披針形,基部楔形,無柄。花序柄比葉柄短,長30~46 cm。佛焰苞長7.5~16 cm,綠色,管部帶紫色,檐部內面有5條蒼白色條紋,居中的1條向頂端隱失,管部圓柱形或長漏斗狀,長3.5~8 cm,上部粗1.3~2.5 cm,喉部邊緣斜截形或渾圓,不外卷;檐部近菱形或短橢圓形,寬1.5~3 cm,基部略狹縮。肉穗花序單性,雄花序圓柱形,長1.2~1.7 cm,向上稍狹;雌花序橢圓狀,長2~2.5 cm,粗7~8 mm;附屬器長6~7 cm,向上漸狹。雄花紫色,花藥2~3;子房淡綠色,倒卵圓形,花柱長約1 mm,柱頭半球狀。花期2~4月;果期4~6月。
【生 境】 生于海拔650~1400 m的林下或濕潤地。
【分 布】 四川、重慶、湖北、貴州。
【采集加工】 地上部分近枯黃時采收,去除莖葉和須根,加工干燥。
【性味功能】 味苦、辛,性溫;有毒。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
【主治用法】 治頑痰咳嗽、風疾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外治癰腫,蛇蟲咬傷。內服:煎湯,6~9 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