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藥用植物·第二十三冊
- 葉華谷 易思榮 付紹智 曾飛燕
- 437字
- 2020-02-26 12:43:03
東北榿木
Alnus mandshurica (Callier) Hand.-Mazz.
【別 名】 東北赤榿
【基 原】 來源于樺木科榿木屬東北榿木Alnus mandshurica (Callier) Hand.-Mazz.的樹皮入藥。
【形態特征】 灌木或小喬木,高3~8 m;樹皮暗灰色,平滑;枝條灰褐色,無毛;小枝紫褐色,無毛;芽無柄,具3~6枚芽鱗。葉寬卵形、卵形、橢圓形或寬橢圓形,長4~10 cm,寬2.5~8 cm,頂端銳尖,基部圓形或微心形,有時寬楔形或兩側不對稱,邊緣具細而密的重鋸齒或單鋸齒,除下面的脈腋間具簇生的髯毛外,兩面均幾無毛,側脈7~13對;葉柄粗壯,長5~20 mm,無毛或多少被短柔毛,有時具腺點。果序3~5枚呈總狀排列,矩圓形或近球形,長1~2 cm;序梗纖細,下垂,長5~20 mm,無毛或多少被短柔毛;果苞木質,長3~4 mm,頂端具5枚淺裂片。小堅果卵形,長約2 mm,膜質翅與果近等寬。
【生 境】 生于海拔100~1700 m的林邊、河岸或山坡的林中。
【分 布】 黑龍江、吉林。俄羅斯、朝鮮也有分布。
【采集加工】 夏秋季剝取樹皮,切段曬干。
【性味功能】 味澀,性平;有小毒。平肝,清火,利氣。
【主治用法】 治鼻衄,崩漏,風火赤眼。內服:煎湯,6~1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