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耳基水莧
Ammannia arenaria Kunth

【別 名】 水旱蓮

【基 原】 來源于千屈菜科水莧菜屬耳基水莧Ammannia arenaria Kunth的全草入藥。

【形態特征】 草本,直立,少分枝,無毛,高15~60 cm,上部的莖4棱或略具狹翅。葉對生,膜質,狹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1.5~7.5 cm,寬3~15 mm,頂端漸尖或稍急尖,基部擴大,多少呈心狀耳形,半抱莖;無柄。聚傘花序腋生,通常有花3朵,多可至15朵;總花梗長約5 mm,花梗極短,長約1~2 mm;小苞片,2枚,線形;萼筒鐘形,長1.5~2 mm,最初基部狹,結實時近半球形,有略明顯的棱4~8條,裂片4,闊三角形;花瓣4,紫色或白色,近圓形,早落,有時無花瓣,雄蕊4~8約一半凸出萼裂片之上;子房球形,長約1 mm,花柱與子房等長或更長。蒴果扁球形,成熟時約1/3凸出于萼之外,紫紅色,直徑2~3.5 mm,成不規則周裂;種子半橢圓形。花期8~12月。

【生 境】 生于水田或濕地上。

【分 布】 分布于我國南部各省區。廣布于全世界其他熱帶地區。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挖全草,洗凈曬干備用。

【性味功能】 味甘、淡,性平。健脾利濕,行氣散瘀。

【主治用法】 治脾虛厭食,胸膈滿悶,急、慢性膀胱炎,婦女帶下,白帶過多,跌打腫痛。用量12~25 g。

【附 方】

1.治脾虛厭食:鮮耳基水莧每次30 g,生蔥3株,水煎服。

2.治胸膈滿悶:耳基水莧研末,每次6 g,泡酒服。

3.治跌打腫痛:耳基水莧研末,每次9 g,泡酒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义县| 陆良县| 松滋市| 怀远县| 灵台县| 承德市| 闽清县| 龙川县| 汉源县| 五家渠市| 双鸭山市| 广饶县| 当雄县| 明星| 玛纳斯县| 历史| 滦平县| 河西区| 哈巴河县| 栾川县| 开封县| 云林县| 珠海市| 宁津县| 左云县| 绥宁县| 宣城市| 庄浪县| 丹阳市| 伽师县| 兖州市| 泰来县| 平安县| 安化县| 大足县| 抚松县| 泸定县| 襄汾县| 多伦县| 长垣县| 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