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天師栗
Aesculus chinensis Bunge var. wilsonii (Rehder) Turland et N. H. Xia

【別 名】娑羅果、娑羅子、猴板栗

【基 原】來源于七葉樹科七葉樹屬天師栗Aesculus chinensis Bunge var. wilsonii (Rehder) Turland et N. H. Xia [A. wilsonii Rehd.] 的果實或種子入藥。

【形態特征】落葉喬木,常達25 m。掌狀復葉對生,有長10~15 cm的葉柄;小葉5~7枚,稀9枚,長圓倒卵形、長圓形或長圓倒披針形,長10~25 cm,寬4~8 cm,頂端銳尖或短銳尖,基部闊楔形或近于圓形,稀近于心臟形,邊緣有小鋸齒,側脈20~25對在上面微凸起,在下面很明顯凸起,小葉柄長1.5~2.5 cm。花序頂生,直立,圓筒形,長20~30 cm,總花梗長8~10 cm;花梗長約5~8 mm;雜性花,雄花與兩性花同株;花萼管狀,長6~7 mm,外面微有短柔毛,裂片大小不等,鈍形,長1~2 mm,微有纖毛;花瓣4片,倒卵形,長1.2~1.4 cm;雄蕊7枚,伸出花外,長短不等,最長者長3 cm,花絲扁形,無毛,花藥卵圓形,長1.3 mm;花盤微裂,無毛,兩性花的子房上位,卵圓形,長4~5 mm,有黃色茸毛,3室,每室有2胚珠,花柱除頂端無毛外,其余部分有長柔毛,連同子房長約3 cm,在雄花中不發育或微發育。蒴果黃褐色,卵圓形或近于梨形,長3~4 cm,頂端有短尖頭,無刺,有斑點,殼很薄,干時僅厚1.5~2 mm,成熟時常3裂;種子常僅1(2)枚發育良好,近于球形,直徑3~5 cm,栗褐色,種臍淡白色,近于圓形,比較狹小,約占種子的1/3以下。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 境】生于山地林中。

【分 布】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河南、廣西、廣東、云南、四川、貴州。

【采集加工】秋季采收,果實或種子曬干。

【性味功能】味甘,性溫。疏肝理氣,止痛。

【主治用法】治胸乳脹痛,胃脘痛,痛經。用量15~25 g。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唐县| 闸北区| 凤台县| 故城县| 黄梅县| 龙山县| 陇南市| 通化县| 南漳县| 大荔县| 大同市| 舞钢市| 泸州市| 共和县| 含山县| 桐城市| 古交市| 疏附县| 邵武市| 蚌埠市| 赤壁市| 盖州市| 留坝县| 和田县| 鄱阳县| 广灵县| 眉山市| 海门市| 张北县| 五家渠市| 双流县| 泗洪县| 阳春市| 莫力| 永顺县| 定州市| 百色市| 姜堰市| 从化市| 盐源县| 逊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