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藥用植物·二十四
- 葉華谷 裴男才 廖文波 曾飛燕
- 627字
- 2020-02-26 12:41:09
葡 蟠
Broussonetia kaempferi Sieb. var. australis Suzuki
【別 名】小構(gòu)樹、藤構(gòu)、谷樹
【基 原】來源于桑科構(gòu)屬葡蟠Broussonetia kaempferi Sieb. var. australis Suzuki的全株入藥。
【形態(tài)特征】攀援狀灌木。枝蔓生,幼時被淺褐色柔毛,后脫落。葉互生,螺旋狀排列,紙質(zhì),卵狀橢圓形,長3.5~8 cm,寬2~3 cm,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心形或近截形,常偏斜,邊緣有小鋸齒,不裂或有時不規(guī)則分裂,腹面略粗糙,有稀疏粗毛,背面有較密的毛;葉柄長8~10 mm,有粗毛。花雌雄異株,雄花序有毛,長1.5~2.5 cm;雄花:花被片4~3片,裂片外面被 毛,雄蕊4~3枚,花藥橢圓形,退化雌蕊小;雌花集生為球形的頭狀花序,有毛。聚花果成熟時直徑8~10 mm;小核果近橢圓形。花期4~6月;果期5~7月。
【生 境】生于山坡、丘陵灌叢或次生雜木林中,常攀援于它物上。
【分 布】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云南、四川、貴州、臺灣等省區(qū)。
【采集加工】夏秋采收,根、根皮、樹皮、葉曬干備用。
【性味功能】味甘、淡,性平。根、根皮:散瘀止痛。葉、樹皮汁:解毒,殺蟲。
【主治用法】根、根皮:治跌打損傷,腰痛。葉、樹皮汁:外用治神經(jīng)性皮炎,頑癬。用量根、根皮30~60 g;樹皮、葉汁外用適量,涂擦患處。
【附 方】
1.治跌打損傷:小構(gòu)樹(葡蟠)根皮、苦參根各30 g,水煎沖酒,每日早、晚飯前各服1次。
2.治黃疸型肝炎:小構(gòu)樹(葡蟠)125 g,豬肚半只,水燉服,連服3~7劑。
3.治虛弱浮腫:小構(gòu)樹(葡蟠)皮或嫩芽30 g,與米煮粥吃。連服7天。
4.治癰癤、外傷感染、扁桃體炎、急性胃腸炎:小構(gòu)樹(葡蟠)30 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