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心萼薯
Aniseia biflora (Linn.) Choisy

【別 名】滿山香、黑面藤、亞燈堂、華佗花、簕番薯

【基 原】來(lái)源于旋花科心萼薯屬心萼薯Aniseia biflora (Linn.) Choisy 的全草或種子入藥。

【形態(tài)特征】纏繞草本;莖細(xì)長(zhǎng),直徑約1.5~4 mm,有細(xì)棱,被灰白色倒向硬毛。葉心形或心狀三角形,長(zhǎng)4~9.5 cm,寬3~7 cm,頂端漸尖,基部心形,全緣或很少為不明顯的3裂,兩面被長(zhǎng)硬毛,側(cè)脈6~7對(duì),在兩面稍凸起,第三次脈近于平行,細(xì)弱;葉柄長(zhǎng)1.5~8 cm,毛被同莖。花序腋生,短于葉柄,花序梗長(zhǎng)3~15 mm,或有時(shí)更短則花梗近于簇生,毛被同葉柄,通常著生2朵花,有時(shí)1或3;苞片小,線狀披針形,被疏長(zhǎng)硬毛;花梗纖細(xì),長(zhǎng)8~15 mm,毛被同葉柄;萼片5,外萼片三角狀披針形,長(zhǎng)8~10 mm,寬4~5 mm,基部耳形,外面被灰白色疏長(zhǎng)硬毛,具緣毛,內(nèi)面近于無(wú)毛,在內(nèi)的2萼片線狀披針形,與外萼片近等長(zhǎng)或稍長(zhǎng),萼片于結(jié)果時(shí)稍增大;花冠白色,狹鐘狀,長(zhǎng)1.2~1.5 cm,冠檐淺裂,裂片圓;瓣中帶被短柔毛;雄蕊5,內(nèi)藏,長(zhǎng)3 mm,花絲向基部漸擴(kuò)大,花藥卵狀三角形,基部箭形;子房圓錐狀,無(wú)毛,花柱棒狀,長(zhǎng)3 mm,柱頭頭狀,2淺裂。蒴果近球形,直徑約9 mm,果瓣內(nèi)面光亮。種子4,卵狀三棱形。

【生 境】生于山坡、山谷、路旁或林下。

【分 布】廣東、香港、臺(tái)灣、福建、江西、湖南、廣西、云南、貴州等省區(qū)。越南也有分布。

【采集加工】夏秋采收,將全草曬干。

【性味功能】味甘、微苦,性平。清熱解毒,消疳祛積。

【主治用法】全草治感冒,蚊蟲(chóng)叮咬,小兒疳積。種子解毒,活血,治跌打損傷,蛇傷。用量15~25 g。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梓潼县| 策勒县| 莱芜市| 邵阳县| 犍为县| 图木舒克市| 林州市| 来凤县| 揭东县| 婺源县| 铁岭市| 历史| 和顺县| 麦盖提县| 台北县| 都江堰市| 高州市| 塔河县| 娱乐| 龙山县| 西华县| 衢州市| 林芝县| 福清市| 那曲县| 兖州市| 岳普湖县| 文昌市| 临猗县| 大英县| 社旗县| 府谷县| 河北省| 永清县| 泰兴市| 乌鲁木齐县| 馆陶县| 宁化县| 连州市| 云南省| 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