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藥用植物·二十一
- 葉華谷 張鳳秋 劉梅 曾飛燕
- 866字
- 2020-02-26 12:36:22
射 干
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
【別 名】 射干鳶尾
【基 原】 來源于鳶尾科射干屬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 的根狀莖入藥。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為不規則的塊狀,黃色或黃褐色。莖高1~1.5米,實心。葉互生,嵌迭狀排列,劍形,長20~60 cm,寬2~4 cm,基部鞘狀抱莖,頂端漸尖。花序頂生,叉狀分枝,每分枝的頂端聚生有數朵花;花梗細,長約1.5 cm;花梗及花序的分枝處均包有膜質的苞片,苞片披針形或卵圓形;花橙紅色,散生紫褐色的斑點,直徑4~5 cm;花被裂片6,2輪排列,外輪花被裂片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約2.5 cm,寬約1 cm,頂端鈍圓或微凹,內輪較外輪花被裂片略短而狹;雄蕊3,長1.8~2 cm,花藥條形,外向開裂,花絲近圓柱形;花柱上部稍扁,頂端3裂,裂片邊緣略向外卷,子房下位,倒卵形,3室,中軸胎座,胚珠多數。蒴果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2.5~3 cm,直徑1.5~2.5 cm,頂端無喙,常殘存有凋萎的花被,成熟時室背開裂,果瓣外翻;種子圓球形,黑紫色,有光澤,直徑約5 mm。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 境】 生于干山坡、草甸草原及向陽草地等處。
【分 布】 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臺灣、山西、陜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甘肅、四川、貴州、云南、西藏;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印度、越南也有分布。
【采集加工】 春、秋季采挖根狀莖,剪去須根,除去泥沙,洗凈,曬干,切片,生用。
【性味功能】 味苦,性寒;有小毒。清熱解毒,祛痰利咽。
【主治用法】 治咽喉腫痛,痰咳氣喘,痰涎阻塞,乳蛾,痄腮紅腫,牙根腫爛,便秘,閉經,跌打損傷,水田皮炎等。水煎服。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無實火及脾虛便溏者不宜服用,孕婦忌服。
【附 方】
1. 治咽喉腫痛:射干15 g,水煎服;或射干、山豆根各10 g,桔梗、金銀花、玄參各15 g,水煎服。
2. 治水田皮炎:射干0.75 kg,加水13 kg,煎1小時,加食鹽200 g,保持藥液溫度在30~40 ℃左右,搽患部。
3. 治肝昏迷:射干、虎杖各25 g,豬膽3個,釀酒200 g。前兩藥水煎,取藥液加豬膽汁,用釀酒沖勻,每日1劑,分4次灌服。
4. 治腮腺炎:射干鮮根15~25 g,酌加水煎,飯后服,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