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內裝飾工程施工技術
- 李光耀
- 2615字
- 2020-02-26 12:59:47
第3章 樓地面裝飾工程
3.1 樓地面裝飾工程概述
3.1.1 樓地面的構造層次
(1)結構層(基層) 承受并傳遞荷載。樓層為樓板,底層為混凝土墊層(剛性和非剛性),包括填充層、隔離層、找平層、墊層和基土等。
(2)中間層 具有一定功能(防潮、防水、管線敷設等),包括功能層、找平層、結合層等。
(3)面層 具有舒適、美觀、裝飾作用,同時承受各種化學、物理作用。
3.1.2 樓地面飾面的功能
(1)保護樓板或地坪 建筑樓地面的飾面層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承擔保護地面主體材料這一功能的,但在類似加氣混凝土樓板以及較為簡單的首層地坪做法等情況下,因構成樓地面主體材料的強度比較低,此時有必要依靠面層來解決諸如耐磨損、防磕碰以及防止水滲漏而引起樓板內鋼筋銹蝕等問題。
(2)滿足正常使用要求
① 基本要求 具有必要的強度,耐磨損、耐磕碰,且表面平整光潔、便于清掃。對于樓面來說,還要有能夠防止生活用水滲漏的性能;而對于首層地坪而言,一定的防潮性能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當然,上述這些基本要求,因建筑的使用性質、部位不同等會有很大的差異。
② 隔聲要求 包括隔絕空氣聲和隔絕撞擊聲兩個方面。當樓地面的質量比較好時,空氣聲的隔絕效果較好,且有助于防止因發生共振現象而在低頻時產生的吻合效應等。撞擊聲的隔絕,其途徑主要有三個:一是采用浮筑或所謂夾心樓地面的做法;二是脫開面層的做法;三是采用彈性樓地面。前兩種做法構造施工都比較復雜,而且效果也不如彈性樓地面。
③ 吸聲要求 這個要求對于在標準較高、使用人數較多的公共建筑中有效地控制室內噪聲具有積極的功能意義。一般來說,表面致密光滑、剛性較大的樓地面,如大理石地面,對于聲波的反射能力較強,基本上沒有吸聲能力。而各種軟質樓地面可以起到比較大的吸聲作用,如化纖地毯的平均吸聲系數達到55%。
④ 保溫性能要求 這個要求涉及材料的熱傳導性能及人的心理感受兩個方面。從材料特性的角度考慮,要注意人會以某種樓地面的導熱性能的認識來評價整個建筑空間的保溫特性這一問題。對于樓地面的保溫性能的要求,宜結合材料的導熱性能、暖氣負載與冷氣負載相對份額的大小、人的感受以及人在這個空間的活動特性等因素來綜合考慮。
⑤ 彈性要求 當一個不太大的力作用于一個剛性較大的物體,如混凝土樓板時,根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原理可知,此時樓板將作用于它上面的力全部反作用于施加這個力的物體之上。與此相反,如果是有一定彈性的物體,如橡膠板,則反作用力要小于原來所施加的力。因此,一些裝飾標準較高的建筑的室內地面應盡可能采用具有一定彈性的材料作為樓地面的裝飾面層。
(3)滿足裝飾要求 地面的裝飾是整個裝飾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結合空間的形態、家具飾品等的布置、人的活動狀況及心理感受、色彩環境、圖案要求、質感效果和該建筑的使用性質等諸因素予以綜合考慮,妥善處理好樓地面的裝飾效果和功能要求之間的關系。樓地面因使用上的需要一般不做凹凸質感或線型,鋪陶瓷馬賽克、水磨石、拼花木地板樓的樓地面或其他軟地面,表面光滑平整且都有獨特的質感。
3.1.3 樓地面飾面的分類
① 按面層材料分 水泥砂漿、水磨石、大理石、地磚、木地板、地毯等。
② 按構造和施工方式分 整體式、塊材式、木地面、人造軟質制品鋪貼式。
建筑樓地面的構造層次名稱及作用見表3-1。
表3-1 建筑樓地面的構造層次名稱及作用

地面子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劃分見表3-2。
表3-2 地面子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劃分

地面工程的重量,實際上包括了樓地面面層及其以下各層的總重量。以下主要敘述整體面層、板塊面層和竹木面層等分部工程中分項工程以及上述面層下各類基層的施工工藝標準及施工質量檢驗標準。
3.1.4 地面工程施工準備
(1)地面工程施工基本規定
① 地面工程施工企業,應有質量管理體系并遵守相應的施工工藝標準。
② 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應按設計要求和國家規范的規定選用,并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進場材料應有中文質量合格證明文件及規格、型號和性能檢測報告,對不能進場的保溫材料其熱導率、密度、抗壓強度或壓縮強度、燃燒性能應見證取樣復驗。
③ 地面采用的大理石、花崗石等天然石材必須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10)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 50325—2010,2013年版)中有關材料有害物質限量的規定。進場材料必須具有近期檢測報告。
④ 膠黏劑、瀝青膠結材料和涂料等材料應按設計要求選用,并應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 50325—2010,2013年版)的規定。
⑤ 廁浴間和有防滑要求的建筑地面的板塊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廁浴間、廚房和有排水(或其他液體)要求的地面面層與相連接各類面層的標高差應符合設計要求。
⑥ 地面工程各層鋪設前與相關專業的分部分項工程以及設備管道安裝工程之間,應進行交接驗收,地面工程基層(各構造層)和面層的鋪設,均應待其下一層檢驗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層。地面工程各層鋪設前與相關專業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項工程以及設備管道安裝工程之間,應進行交接檢驗。
⑦ 鋪設有坡度的地面應采用基土高差達到設計要求的坡度;鋪設有坡度的樓面(或架空地面)應采用在鋼筋混凝土板上變更填充層(或找平層)鋪設的厚度或以結構起坡達到設計要求的坡度。
⑧ 地面工程施工時,各層環境溫度的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
a.采用摻有水泥、石灰的拌合料鋪設以及用石油瀝青膠結料鋪貼時,不應低于5℃。
b.采用有機膠黏劑粘貼時,不應低于10℃;采用砂、石材料鋪設時,不應低于0℃。
⑨ 地面鑲邊,當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a.有強烈機械作用下的水泥類整體面層與其他類型的面層鄰接處,應設置金屬鑲邊構件;
b.采用水磨石整體面層時,應用同類材料以分格條設置鑲邊;
c.條石面層和磚面層與其他面層鄰接處,應用頂鋪的同類材料鑲邊;
d.采用竹、木面層和塑料板面層時,應用同類材料鑲邊;
e.地面面層與管溝、孔洞、檢查井等鄰接處,均應設置鑲邊;
f.管溝、變形縫等處的地面面層的鑲邊構件,應在面層鋪設前裝設。
⑩ 各類面層的鋪設宜在室內裝飾工程基本完工后進行。竹、木面層以及活動地板、塑料板、地毯面層的鋪設,應待抹灰工程或管道試壓等施工完工后進行。
地面工程完工后,應對面層采取保護措施。
(2)地面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① 按照設計要求對基層進行處理。
② 依據統一標高,施工前在四周墻身彈好500mm水平線,各單元的地面標高除根據地面建筑設計要求對室內與走道、走道與衛生間等標高的不同要求來控制基層標高外,還要根據每個單元所采用的面層材料的不同來控制基層標高和墊層厚度,如室內和走道高差20mm,而不同室內單元面層采用條木地板、花崗石或地毯,則墊層上標高就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