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氣焊、氣割用氣體火焰
氣焊用氣體火焰既是氣焊的熱源,又起到機械保護作用,隔絕空氣,同時還和熔池金屬發生一些化學冶金反應,影響焊縫的化學成分。
1.4.1 氧-乙炔火焰
圖1-5所示氧-乙炔火焰具有很高的溫度(約3200℃),熱量集中,是氣焊主要采用的火焰。氧-乙炔火焰根據氧和乙炔混合比的不同,可分為中性焰、碳化焰和氧化焰三種類型,如圖1-5所示。

圖1-5 氧-乙炔火焰
(1)中性焰
中性焰是氧乙炔混合比為1.0~1.2時燃燒所形成的、在一次燃燒區內既無過量氧又無游離碳的火焰。中性焰由焰芯、內焰和外焰三個區組成,如圖1-5(a)所示。焰芯呈亮白色,是乙炔分解為游離碳和氫的區域,即燃燒的第一個階段。由于游離碳很多,所以很亮。內焰是一次燃燒區,即游離碳與預先混合好的氧燃燒,生成一氧化碳階段。中性焰的內焰區,既無過量氧又無游離碳,所以呈藍白色,不易分清。中性焰的內焰是一氧化碳和氫。因此,中性焰的內焰有一定的還原性。外焰是二次燃燒區,即氧化碳和氫與外圍空氣中的氧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中性焰的主要特征是焰芯為尖錐形,呈亮白色,輪廓清楚,內焰呈藍白色,外焰與內焰無明顯的界限,從里向外,由淡藍色變成橙黃色。中性焰的焰芯端部有淡白色火苗時隱時現地跳動,中性焰在離焰芯端前面2~4mm處(內焰區內)溫度最高,達3150℃左右。
氣焊一般都可以采用中性焰(黃銅氣焊除外),它廣泛地用于低碳鋼、中碳鋼、普通低合金鋼、合金結構鋼、不銹鋼、銅、鋁及鋁合金等金屬材料的氣焊。
(2)碳化焰
碳化焰是氧乙炔混合比小于1.0,火焰中含有游離碳,具有較強的還原作用并有一定的滲碳作用的火焰,如圖1-5(b)所示,碳化焰的主要特征是整個火焰長而軟,焰芯較長,呈白色,外圍略帶藍色,內焰呈藍色,外焰呈橙黃色。當乙炔過多時,還會冒黑煙。焰芯、內焰和外焰三個區很明顯。碳化焰的最高溫度不超過3000℃。輕微的碳化焰可用于鑄鐵、高碳鋼、高速鋼等氣焊和硬質合金堆焊、釬焊等。
(3)氧化焰
氧化焰是氧乙炔混合比大于1.2,火焰中有過量的氧。如圖1-5(c)所示,在尖形焰芯外面形成一個有氧化性的富氧區的火焰。氧化焰的主要特征是焰芯縮短,短而尖,焰芯顏色不很亮,既沒有淡白色的內焰,焰芯端部也沒有淡白色火苗跳動,焰芯外面沒有內焰、外焰之分,比較短,帶藍紫色。氧化焰筆直有勁,并發出“嘶,嘶”的響聲。氧化焰有氧化性。氧化焰最高溫度可達3300℃。氣焊一般不用氧化焰,只有在氣焊黃銅、錫青銅和鍍鋅鐵皮等時才采用輕微氧化焰,以利用其氧化性,生成一層氧化物薄膜覆蓋在熔池表面上,減少低沸點的鋅、錫的蒸發。
氧-乙炔焰的溫度與混合氣體的成分有關,隨著氧氣比例的增加,火焰溫度增高。另外,還與混合氣體的噴射速度有關,噴射速度越高則火焰溫度越高?;鹧娴臏囟仍谘亻L度方向和橫方向上都是變化的,沿火焰軸線的溫度較高,越向邊緣溫度越低。如圖1-6所示,中性焰沿火焰軸線距焰芯末端以外2~4mm處的溫度為最高。

圖1-6 中性焰的溫度分布
1.4.2 氧-液化石油氣火焰
氧-液化石油氣火焰的構造,同氧-乙炔火焰基本一樣,也分為氧化焰、碳化焰和中性焰三種。其焰芯也有部分分解反應,不同的是焰芯分解產物較少,內焰不像乙炔那樣明亮,而有點發藍,外焰則顯得比氧乙炔焰清晰而且較長。由于液化石油氣的著火點較高,使得點火較乙炔困難,必須用明火才能點燃。
液化石油氣的溫度比氧-乙炔焰略低,火焰溫度可達2800~2850℃。調節時,先送一點氧氣,然后再慢慢加大液化石油氣量和氧氣量,當火焰最短,呈藍白色并發出“嗚、嗚”響聲時,該火焰溫度最高。
氧-液化石油氣火焰主要用于金屬切割(即氣割)。用于氣割時,金屬預熱時間稍長,但可以減少切口邊緣的過燒現象,切割質量較好,在切割多層疊板時切割速度比使用氧乙炔預熱快20%~30%。氧-液化石油氣火焰除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鋼材的切割外,還用于焊接有色金屬。
1.4.3 各種金屬材料氣焊時采用的火焰
各種金屬材料氣焊時采用的火焰見表1-1。
表1-1 各種金屬材料氣焊時采用的火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