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氣焊焊接工藝
4.2.1 氣焊焊接工藝參數的選擇
焊接工藝參數指焊接時,為保證焊接質量而選定的各項參數的總稱。氣焊的焊接工藝參數包括焊絲直徑、火焰性質、火焰能率、焊嘴傾斜角和焊接速度等。
(1)焊絲直徑的選擇
焊絲的直徑應根據焊件的厚度、坡口的形式、焊縫位置、火焰能率等因素確定。焊絲直徑常根據焊件厚度初步選擇,試焊后再調整確定(見表4-4)。
表4-4 碳素鋼氣焊時焊件厚度與焊絲直徑的關系 mm

在火焰能率一定時,如果焊絲過細,則焊接時往往在焊件尚未熔化時焊絲已熔化下滴,這樣,容易造成熔合不良和焊波高低不平、焊縫寬窄不一等缺陷;如果焊絲過粗,則熔化焊絲所需要的加熱時間就會延長,同時增大了對焊件的加熱范圍,使焊接熱影響區增大,容易造成組織過熱,降低焊接接頭的質量。
在多層焊時,第一、第二層應選用較細的焊絲,以后各層可采用較粗的焊絲。一般平焊應比其他焊接位置選用粗一號的焊絲,右焊法比左焊法選用的焊絲要適當粗一些。
(2)火焰性質和火焰能率的選擇
①火焰性質的選擇。火焰性質即氣焊火焰的種類,分為氧化焰、碳化焰和中性焰三種。應根據焊接材料的種類和性能選擇火焰種類。由于氣焊焊接質量和焊縫金屬的強度與火焰性質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整個焊接過程中應不斷地調節火焰成分,保持火焰的性質,從而獲得質量好的焊接接頭。不同金屬材料的氣焊所采用氣焊火焰種類見表1-1。
②火焰能率的選擇。火焰能率指單位時間內可燃氣體的消耗量,單位為L/h。火焰能率的物理意義是單位時間內可燃氣體所提供的能量。
火焰能率的大小是由焊炬型號和焊嘴號碼大小來決定的。焊嘴號越大火焰能率也越大。所以火焰能率的選擇實際上是確定焊炬型號和焊嘴號碼。
火焰能率的大小主要取決于氧、乙炔混合氣體中,氧氣的壓力和流量及乙炔的壓力和流量。流量的粗調通過更換焊炬型號和焊嘴號碼實現;流量的細調通過調節焊炬上的氧氣調節閥和乙炔調節閥來實現。
火焰能率應根據焊件的厚度、母材的熔點和導熱性及焊縫的空間位置來選擇。如焊接較厚的焊件、熔點較高的金屬、導熱性較好的銅、釩及其合金時,就要選用較大的火焰能率,才能保證焊件焊透;反之,在焊接薄板時,為防止焊件被燒穿,火焰能率應適當減小。平焊縫可比其他位置焊縫選用稍大的火焰能率。
在實際生產中,在保證焊接質量的前提下,應盡量選擇較大的火焰能率。焊炬型號和焊嘴號碼與焊接鋼板的厚度之間的關系見表4-5。
表4-5 射吸式焊炬型號和焊嘴號碼與焊接鋼板的厚度之間的關系

(3)焊嘴傾斜角的選擇
焊嘴的傾斜角是指焊嘴中心線與焊件平面之間的夾角α,如圖4-9所示。焊嘴傾斜角的大小主要是根據焊嘴的大小、焊件的厚度、母材的熔點和導熱性及焊縫空間位置等因素決定的。當焊嘴傾斜角大時,因熱量散失少,焊件得到的熱量多,升溫就快;反之,熱量散失多,焊件受熱少,升溫就慢。

圖4-9 低碳鋼氣焊時焊嘴的傾斜角與焊件厚度的關系
一般低碳鋼氣焊時,焊嘴的傾斜角與焊件厚度的關系詳見圖4-10。一般來說,在焊接工件的厚度大、母材熔點較高或導熱性較好的金屬材料時,焊嘴的傾斜角要選得大一些;反之,焊嘴傾斜角可選得小一些。
焊嘴的傾斜角在氣焊的過程中還應根據施焊情況進行變化。如在焊接剛開始時,為了迅速形成熔池,采用焊嘴的傾斜角為80°~90°;當焊接結束時,為了更好地填滿弧坑和避免焊穿或使焊縫收尾處過熱,應將焊嘴適當提高,焊嘴傾斜角度逐漸減小,并使焊嘴對準焊絲或熔池交替地加熱。
在氣焊過程中,焊絲對焊件表面的傾斜角一般為30°~40°,與焊嘴中心線的角為90°~100°,如圖4-10所示。

圖4-10 焊嘴與焊絲的相對位置
(4)焊接速度的選擇
在保證焊接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提高焊接速度,以減少焊件的受熱程度并提高生產率。一般說來,對于厚度大、熔點高的焊件,焊接速度要慢,以避免產生未熔合的缺陷;而對于厚度薄、熔點低的焊件,焊接速度要快,以避免產生燒穿和使焊件過熱而降低焊接質量。
4.2.2 氣焊焊接工藝過程
氣焊工藝過程包括焊前準備、確定焊接工藝參數、定位焊、焊前預熱、焊接方法、焊接順序以及焊后處理等。此外,氣焊的工藝過程還應包括焊后對焊縫的檢驗、試驗及驗收等。
(1)焊前準備
①焊前清理。應根據被焊工件的材質和批量,確定焊件坡口的清理方法。一般批量小的焊件可采用機械清理;批量大的焊件應選用化學清理。
②根據被焊工件的材質選擇焊絲和氣焊熔劑。
③根據設計要求對焊接接頭進行坡口加工并進行組對。
(2)確定焊接工藝規范
①根據被焊件的材質及厚度、正確選擇氣焊火焰性質、火焰能率、焊炬的型號、焊嘴號碼、氧氣和乙炔的壓力、焊絲牌號、焊絲直徑、氣焊熔劑牌號和焊接速度等。
②為固定焊接的相對位置和防止焊件變形,對組對好的焊件進行定位焊。在定位焊時應確定定位焊的長度和間距及定位焊的注意事項。
③對焊前需要預熱的焊件,應明確預熱溫度范圍。
④選擇焊接的起止點。在焊接過程中,應明確氣焊的焊接方法(左向焊或右向焊)、焊接順序和基本操作方法及各種空間位置的焊接操作要點。
⑤焊后處理。需焊后熱處理的焊件,應在焊接工藝規范中說明加熱和保溫的溫度、方法、時間和冷卻方式等;對焊后需作表面處理的焊件,應明確表面處理的方法,如油漆、電鍍和氧化發黑等。
4.2.3 定位焊
為裝配和固定焊件接頭的位置而進行的焊接稱為定位焊。在氣焊施焊前必須對焊件進行定位焊,以保證焊件的裝配關系和坡口尺寸。
(1)薄板定位焊
薄板定位焊如圖4-11所示。定位焊縫的長度為5~7mm,間隙為50~100mm。為防止變形,應注意正確的定位焊接順序。

圖4-11 薄板定位焊順序
(2)較厚板定位焊
對于較厚的板,定位焊焊縫的長度為20~30mm,間距為200~300mm,較厚板定位焊一般應從兩端開始向中間進行,如圖4-12所示。

圖4-12 較厚板定位焊順序
(3)定位焊注意事項
①氣焊定位焊時,使用的焊接規范和焊工操作技術的熟練程度,應與正式焊縫的氣焊完全一樣。
②在定位焊時容易產生未焊透的現象,當發現定位焊縫有缺陷時,應將其除去并重新焊接。
③如果焊件需預熱,應加熱到規定溫度后進行定位焊。
④不能在焊縫交叉處和方向急劇變化處進行定位焊,應離開上述位置50mm左右距離。
⑤為防止開裂,應盡量避免強行組裝后進行定位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