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之十二:飼料配制應注意哪些問題?
一、科學性原則
日糧配制的依據是參考飼養標準,但“參考飼養標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關鍵要看實際飼養效果,若生產鴿養的太胖,會降低生殖率,就要適當降低能量標準;反之,則需增加能量標準。要結合肉鴿生長情況靈活掌握,根據飼喂實踐效果及時修正。
二、飼料品種的選擇要多樣化
單一的飼料往往營養成分不平衡或不足,必須采取多種飼料原料互相搭配,使各種營養成分相互補充,以提高飼料總體的營養水平和飼料的利用率,滿足肉鴿生長生產所需的營養物質。配合飼料就是選取若干種飼料,確定其數量和比例,使提供的各種營養物質都能基本符合肉鴿飼養標準中所規定的要求。通常用5~6種飼料進行配合就可以了,并非多多益善。但一定要注意飼料中主要營養成分與氨基酸、維生素的比例,不足部分應當及時補給,以免影響肉鴿的生產和健康。
三、控制粗纖維的含量
鴿子體型小、消化道短,飼料在腸道中停留時間短,且鴿腸道中沒有粗纖維消化酶。因此,要嚴格控制飼料中粗纖維的含量。帶殼的飼料(如稻谷、大麥、火麻仁等),鴿子不宜多吃。帶仔的親鴿最好少用帶殼飼料,以利消化吸收。綠豆不易消化,其用量應當控制在7%以內?;鹇槿视昧坎荒艹^4%~5%。
四、保持日糧品種的相對穩定性
鴿子能對經常采食的飼料形成習慣,并喜歡吃。如果突然改換飼喂新的飼料品種,鴿子開始會不喜歡吃,從而影響采食量。這不僅表現在飼料品種上,就是同一品種不同顏色,不同大小顆粒的飼料也是這樣,如鴿子吃慣黃玉米,改喂白玉米就不喜歡吃,吃慣珍珠玉米就不喜歡吃大粒玉米,吃慣黑色豌豆就不喜歡吃白色豌豆。故不宜經常變化飼料品種,若必須改變時,應由少到多,逐漸加入,使之有個適應過程。
五、降低飼料成本
有些飼料的營養價值相似,但其價格的差異則很大,所以要考慮飼料營養價值和成本的關系。在滿足肉鴿營養需要和不發生不良作用的前提下,可選用價格相對低廉的飼料,充分利用當地的飼料資源,多選用當地產的飼料,減少運輸費用,降低飼料生產成本。
六、衛生安全性
飼喂肉鴿的飼料要求新鮮和干燥,絕對不能使用已經發霉變質的飼料,若發現有霉變的飼料,應立即將其處理掉,以防后患。發芽的飼料也不能喂,被老鼠和蟲吃蛀的飼料,其里面的營養物質已被吃掉,只剩皮殼,且這種飼料常帶有病原菌或毒素,鴿子食后易導致發病或中毒。另外,飼料中發現有玉米棒子的外殼、豌豆夾、小麥毛殼及塵土等雜物,應當吹去后經洗凈晾干后再用來喂鴿,以確保肉鴿的正常消化功能。
七、滿足鴿子對飼料的選擇性
鴿子根據味覺的喜愛程度對不同飼料有選擇性。鴿子喜歡吃小粒飼料(如珍珠玉米、小麥和火麻仁),而對于適口性較差且顆粒較大的飼料則不喜歡吃,常常見到鴿子在采食時,叼著大粒玉米遲遲不咽,有時叼著大粒玉米隨即拋出飼槽。鴿子還能根據身體的需要有選擇性地采食飼料,不同個體在不同生長階段也有選擇不同食物的特性。當鴿子缺乏維生素B時,鴿子就喜歡吃粗米,而當維生素B充足時,就喜歡吃白米了。
八、注意飼料體積
配制日糧時,應注意飼料體積,既要保證營養水平又要考慮食量,一般鴿子1天內消耗30~60克,如果日糧中粗纖維含量較大,則易造成體積較大,鴿子按正常量食入時,營養不能滿足其需要。要讓鴿子既能吃得下,又能吃得飽,且能滿足鴿子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